别低估消费者的品质需求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1-13 09:25

  真正要学德国经验,恐怕还是要从学校抓起,要有非常好的职业培训系统。

  大学教科书中有个偏颇之处:老师们教经济学时,在黑板上讲需求定理、供给曲线,基本都是“两维”,好像市场就是价和量的关系--价格高,需求量就会小,如果价格低,需求量就会大。实际上,黑板上的两维世界和真实世界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这种两维思维,使“量”成为衡量经济的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尤其当量成为上级政府考核地方竞争、官员政绩的唯一指标时,其偏颇就越来越大。

  比如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个数字,在商品高品质前提下,这个数字的高速增长才有意义。如果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打了折扣,高速增长的速度也要打折扣,“GDP赢家”是不是真的赢也成为一个大问题。

  其次,在企业竞争中,如果只强调以价格战提升需求度,竞赛准则就偏了。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赢家基本靠价格低、数量大取胜,这成为中国制造提升品质的阻碍。

  真实世界远远不只是需求和价格的两维--消费者买东西,不光比价,更在意质量,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可靠、耐用,有没有危害。尤其在现代消费中,需要持久使用或关系到健康的产品,品质就更加重要。

  据我观察,我们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中国人到日本,不光买马桶盖,还把“白色恋人”饼干抢成了每人限购5盒。但问题是,现在市场对品质出价了,但“中国造”的品质却满足不了内需。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这中间鸿沟有多大。那些东西我们不会造吗?大部分都会造,就是品质上总会差那么一点。

  形势逼着中国企业面对这个问题,不能老用速度和总量当名片,要积极应对消费者市场的“品质革命”。谁带这个头,谁就能发展上去。我个人认为小米手机的成功具有历史意义,它给整个中国制造发出信号--真材实料造好东西,市场会认账。

  中国制造业杀价杀了多少年,甚至不惜降质来降价。现在看来,反着走倒是可能杀出一条路来。但这也是很大的挑战,不仅是成本问题,企业队伍、产品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等都要变,要扳过来其实非常困难。

  我去德国考察了工业4.0,发现德国产品好不是一两个工匠好,而是因为大批劳动者都受过严格培训。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行会一起制定350个工种的操作标准,50%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职业学校,学校以这些标准培训学生。

  如今全德范围内,没有一个摸机器的工人是没有受过严格标准训练的。真正要学德国经验,恐怕还是要从学校抓起,要有非常好的职业培训系统。这个培训标准确定不下来,仅靠外在监督从本质上提升产品品质,是非常难的。(支点杂志2018年1月刊)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