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明诚的“转体”之路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2-05 14:10

  变现难题不仅是当代明诚需要面对的,也拷问着整个行业。

  2017年12月30日,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明诚)发布了一系列收购新英体育公司(简称新英开曼)的公告。当代明诚将以5亿美元(约34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英体育全部股权。

  卖过螺旋藻、卖过羊绒、涉足IT业、做过房地产……堪称“多才多艺”的当代明诚为何转向进军体育产业?本次交易,将给当代明诚带来何种变化?

  当代明诚:一家神奇的上市公司

  当代明诚前身为武汉道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正式更名为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道博股份时期的当代明诚曾经营过羊绒制品、能源、房地产开发、冶金电子、租赁业等。业务范围之广,在上市公司中实属罕见。

  转变发生在近两三年。2015年2月,当代明诚以6.5亿元收购强视传媒,一年后又以8.2亿元收购了双刃剑体育。

  强视传媒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影视节目制作、引进、发行、广告、演员经纪、动画制作及新媒体为一体的影视传媒机构。双刃剑体育则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体育营销公司,其上游包括国际奥委会以及澳网、ATP、WTA、NBA等赛事方,下游客户包括鸿星尔克、361°、新百伦、VIVO等。

  两次收购,帮助当代明诚确定了“影视+体育”的产业方向。

  相比腾讯投入重金购买赛事版权,当代明诚走的是版权销售代理的路数。简单说,其角色可以理解为寻找赞助商、推荐赞助商候选人的中介机构,意在从中赚取佣金。此前,双刃剑体育帮助乐视体育分销世界杯香港版权,从撮合双方买卖中赚取200万美元收益,就属于这类交易。

  有业内人士表示,做版权代理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搭建赛事播放平台,负担较小。当代明诚2016年财报显示,其体育板块收入约1.7亿元,大部分都来自双刃剑体育的营销业务。

  收购原因:版权分销收入是大头

  既然已有了双刃剑体育,当代明诚为何还要收购新英体育?

  据了解,新英体育是IDG资本与新雅迪传媒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体育传播机构,其经营范围包括体育节目营销、推广、发布及其附属服务和相关业务,拥有2010/11至2018/19赛季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独家转播权。

  2017年7月,当代明诚首次宣布拟以5亿美金收购新英体育,意味着当代明诚不再满足于体育赛事的版权销售代理,要正式进军体育赛事版权市场。原因不难理解,版权销售代理的短板十分明显--除赚取中介费以外,无法直接获取、分销版权。但在当前各项赛事中,版权分销收入才是大头,占整体赛事收入的70%左右。

  2017年12月29日,当代明诚发布新英体育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公告显示,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1-5月,新英体育营业收入分别为3.85亿元、7.05亿元和4.66亿元,营业利润也分别达到了1.74亿元、2.10亿元和2.19亿元。

  相关机构预测,新英体育盈利能力还有上升空间,这也是促成此次收购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英体育:不是首次当标的

  此次收购消息一传出,就有人翻出了与新英体育相关的另一则收购消息。2016年,文化传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传信)曾发出公告,拟以38.75亿港元收购新英体育。

  当时的收购并未成功。2017年3月13日,文化传信公告称签订终止收购协议,直接原因是新英体育未能获得英超2019年至2022年在中国大陆和澳门的独家转播权。

  拿走英超独家转播权的是苏宁集团。在参与竞标英超2019-2022赛季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独家媒体版权时,苏宁集团以7.21亿美元(约50亿元人民币)获胜。

  有人替当代明诚担忧:虽收购了新英体育,但失去了其核心资源英超版权,实在不划算。实际上,为了弥补欠缺,去年6月当代明诚曾与苏宁体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武汉当代明诚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明诚传播)。作为国际足球赛事进行版权分销业务的合作平台,明诚传播将向苏宁体育版权方以一定对价获取其现拥有的全部欧洲足球赛事版权,且合作期限不少于10年。

  这就意味着,明诚传播将拥有英超2019年至2022年3个赛季等欧洲足球赛事版权在约定地域范围内的分销权。

  或遇变现难题

  实际上,版权争夺传统早已有之。

  2014年,体育产业曾一度成为投资风口,以乐视体育为例,两年间买下包括亚冠、中超、英超等热门赛事在内的310项赛事版权,公司估值一度超过两百亿元。

  不过,版权虽然可以吸引用户、占领市场,但高昂的费用也给购买方带来了不小压力。就乐视体育而言,随着2016年乐视各大板块相继爆发资金危机,乐视体育各类版权相继出现欠款,遭遇停播。2017年,因未能按期支付版权费用,乐视体育又接连失去亚冠、中超等核心版权,用户随之流失,其苦心经营的版权帝国开始瓦解,风光不再。

  不少业内人士担忧,赛事版权已是红海,当代明诚此时入场可能已晚。而且,赛事版权用户付费习惯也尚未养成,或将给当代明诚构成不小压力。就版权分销而言,新英体育的英超版权即将到期。那么,广告收入能否支撑飞涨的版权开支?这一变现难题不仅是当代明诚需要面对的,也拷问着整个行业。

  各类业务协同共进,或许是一大出路。如今,万达成立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购物中心,探索“体育+购物”新模式;恒大立足于足球俱乐部,成立体育集团等。

  而收购新英体育后的当代明诚,手握英超、西甲、德甲、欧足联四大顶级足球赛事版权,拥有格拉纳达、重庆当代力帆两家俱乐部运营权及欧洲足球经纪机构MBS,加之与下游营销业务有效协同,业务结构在逐步优化。但最终成效如何,只能拭目以待。(支点杂志2018年2月刊)

  《支点》记者 李章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