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食拍成一种艺术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2-05 14:38

  美食摄影并不难,让人看到有食欲,便成功了。

  自嘲“斜杠中年”的朋友,最近很神秘地说自己又找到一个收入开源的渠道,与大多数“斜杠青年”一样,她在设计师工作之外还有好几份兼职,当问及她最近又发现了什么“发财”渠道时,她故弄玄虚地说,手机拍照。多次追问后才明白,原来,经常爱在朋友圈分享美食照片的她,居然被一家美食杂志相中,为他们拍与美食相关的作品。

  自从智能手机流行以来,先拍照才能吃饭成为基本的餐桌“礼仪”,于是,自拍、晒娃、拍美食成了朋友圈点赞数最高的三大主题。有一个喜欢做饭的朋友,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早餐,她说,有时候拍比吃更重要,早晨厨房里的15分钟是她最快乐、最有意义的时间。

  沉醉于拍早餐这事,我的朋友不是个例,这可谓当下的一股潮流,一度风靡世界。在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开贴坚持每天晒早餐的不在少数,图片里,全麦面包、牛油果、煎鸡蛋、水果或蔬菜沙拉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在Instagram上,拍美食捧红了一帮人,他们大多是造型师、设计师、厨艺爱好者等等,有人因此成了专业的美食摄影家或买手,靠一部手机走天下。在他们看来,色彩、造型、健康与好吃一样重要。

  不过,拍美食也不是简单的“咔嚓咔嚓”,很多人会发现,别人拍的美食总让人垂涎欲滴,看起来特别美味,再看看自己手机的相册里,怎么都找不到一张满意的美食图。要么角度太死板,要么构图太杂乱,水平基本处于大排档级别,根本无法满足社交分享的需求。其实,对于“小白”而言,记住几个关键点,你也可以很容易掌握美食摄影的技巧。

  光线是拍摄最基础的要素,不管是拍摄静物、人像还是美食,都非常重要。最好的光线是自然光,它能很好地突出食物本来的面貌。在外吃饭,可以选择靠窗的位置,大大的落地窗透过来的光线是拍美食的绝佳条件。如果在家拍摄,那么,客厅或者卧室飘窗会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在家庭美食摄影中,你可能会身兼厨师、摄影师、灯光师、造型师等各种角色,有时候很难兼顾。一切都需要提前布置,尤其是拍摄地的选择,因为拍摄时间很有限,只有新鲜的食物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尽量避免在强光下拍摄,过度曝光对美食拍摄也是禁忌。比如蔬菜和水果形状不规则,全麦面包质地粗糙,都应该选择透过散射柔光呈现;对于一些肥厚、油腻的食物,则需要尝试使用偏侧的主光和有个性的辅光;为了让食物看起来更有光泽和质感,煎炸和烘烤的食物一般采用暖光,而对于果冻、饮料,拍摄时适当地运用轮廓光和逆光就显得尤为关键。专业的大闪灯,是追求严谨的商业摄影才需要用到的,切记,尽量不要用闪光灯。

  背景的选择比较多,但切忌过于杂乱。除了常见的餐桌外,茶巾、毛毯、毛衣、地毯,甚至被子都可以用来做背景。黑白灰是常用的颜色,尤其是白色,可以很好地衬托出食物明亮的风格,简约素色棉麻餐垫、大理石或木质纹理背景,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背景。如果再添加一些道具,如鲜花、干花、绿叶、餐垫、杂志、手机等等,只要与画面主体风格色调一致,就能拍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照片。如果手持食物拍照,街道背景或有特色的建筑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建筑物的线条可以为构图提供很好的衬托。

  在摄影法则里,“三分之一”的黄金构图原则在美食拍摄中同样适用。S型、对角线、中心构图是常用的形式,一般这3种方法即可拍出具有层次感的美食。角度选择上,俯拍是比较常用的形式,手持手机,垂直于食物,与桌面平行,全局感非常强。45度拍摄一般用在特写中,可以让焦点集中在食物本身,柔化背景中不必要的部分,更突出主题。远景拍摄则比较考验拍摄者的构图技巧以及背景的搭配。初学者可以从俯拍开始练习。

  当一切准备就绪,如果你还觉得怎么拍都不满意,很有可能是你的盘子出了问题。纵观“拍食界”的杰出者,都在餐具上下了“血本”,同样一块酱豆腐,放在梨花木质方盘上叫佐餐前菜,放在罐头盖上,充其量就是块腐乳。

  木质、带英文字母的透明款、单色陶制或铝制混搭都是美食界的“爆款”。白色瓷盘也是美食界的最爱,不过如何处理好留白问题比较考验技巧,带木质的手柄托盘是比较流行的选择,可以适当地填补构图中的空白。除了盘子之外,与盘子搭配的餐具从视觉的角度来讲也比较重要,金属餐具、粗陶碗碟、日式和风都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要想让你的图片有意想不到的改变,后期处理必不可少,VSCO、Instagram、Picsart都是不错的手机修图软件。

  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你会发现美食摄影并不难,让人看到有食欲,便成功了,但这似乎又没那么简单。(支点杂志2018年2月刊)

  郭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