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以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为背景,结合自我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字】高中数学;存在问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7)11-006-01

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提高升学率及学生的成绩,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用不巧当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各种教学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师生主体定位失衡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随着课改的实施,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仍然无法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表演者,学生沦为观众,这样做使教学变成一言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

1.2忽视知识形成过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数倾向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部分教师认为考试考的就重点讲,不考的选择不讲或者少讲,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直接给出总结性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起简单明了、具有针对性,学生在短时间内利用题海战术机械记住相关知识,但是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对知识不能长期记忆和理解,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较多,不止以上指出的两方面,不良的课堂教学严重影响新课改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从师生地位的改变、教学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改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给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

2.1 转变教师角色是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高中的数学学习,更是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一、被动、封闭、单向的知识接受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呈现出鼓励参与、关注过程、注重体验、崇尚合作、突出创新、强调沟通与倡导自主的特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参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必须首先重新审视自身的专业角色,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并不断地以教师新角色的要求来变革和评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2 优化教学设计是关键

2.2.1 明确教学目标

要达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大量事实证明,教学的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必要的内容整合。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认知等各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导数的概念》这一课是整个导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导数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微积分打好基础。

2.2.2 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教师要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新授的课程,多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而在立体几何讲述过程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推理。在上立体几何课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硬纸片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每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当然现在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2.3 合理选用教学情境

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合作”,让课堂精诚团结。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趣味游戏或者典故;(2)通过悬念巧设;(3)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

2.2.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特点:(1)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2)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3)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一节课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在有些教学内容上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函数图像及性质、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让抽象过程直观化,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建议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海新,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2015年 1 期.

[2]张志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10 年 10 期.

[3]沈红娟,浅议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J],高中数学教育学,2011 年 06 期(常家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