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 银行理财如何华丽“蜕变”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资管,新规,银行理财
  • 发布时间:2018-03-20 14:32

  站在2017年年尾,资管行业从业者可谓心情复杂。全行业增速下降,结构调整在即,资管细分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和期货在内的各资管业态中,银行理财可谓受到了巨大冲击,甚至有市场评论称,新规主要是“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一次规范”。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银行理财将如何华丽“蜕变”?

  银行理财何去何从

  按照收益类型,银行理财可以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保本型又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根据资管新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属于资产管理产品,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不在其列。同时,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保本理财属于银行表内业务,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上半年)》指出,保本理财产品实为国际通行的结构性存款,其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已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视同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已按银监会规定计提了资本和拨备。因此,只有非保本理财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分析师魏骥遥表示,未来,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被迫转型为净值型。在净值化转型初期,银行理财产品为保证产品收益,经营投资策略或更为保守,整体产品收益或会下滑。在产品端,银行理财产品也将迎来较大调整。一是产品必须净值化;二是开放式产品的具体形态和运作逻辑,也可能面临巨大调整。实行净值化管理,是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的明确方向。净值型产品运作模式类似于基金,定期公布产品净值,投资者在购买时无法预知实际收益率。不过,目前净值型产品占比仍然较小。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国内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一部分属于“伪净值”,这类产品仍然给客户提供预期收益,名义上有别于预期收益率产品,但实际上不过是采用了另外一种产品报价形式。另一部分银行发行的更为接近市场理念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因为相当程度上难以消除资本市场动荡的传递,导致产品净值波动剧烈,发售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这类产品规模占比为5%~10%,并未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

  产品流动性成关注重点

  在“打破刚兑”要求下,银行理财将逐步告别“保本理财”,如何增强理财产品流动性也将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表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非保本理财,虽然在定义上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代客理财产品,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按照成本计价法操作,和保本理财一样具有刚性兑付特征。刚性兑付的存在制约着银行机构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三单”(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根据产品期限设定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以此纠正资管产品过于短期化倾向,切实减少和消除资金来源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对于期限错配风险管理的日益趋严,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期限将明显增长。在当前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流动性愈加看重之时,流动性较差的理财产品显然不符合投资者的需求。但从目前银行资产配置比例看,“非标”资产配置仍然是理财产品的重要配置方向。在此情况下,如何增强产品流动性成为了银行关注的重点。此前不温不火的理财产品转让(行内)有可能重新受到银行的重视。

  中小银行业务面临较大压力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随着银行刚性兑付预期被打破,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将转到更低风险的资产。同时,净值管理导致收益率波动加大,投资者需要承担更大的理财风险。整体看来,中小客户的银行理财,未来面临较大压力。小银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预计受影响更大。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和净值化后,银行理财短期内或面临规模收缩,但长期来看仍有竞争力。而非保本产品收益率明显上升。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16日-12月22日306家银行共发行了190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11家,产品发行量增加117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85%,较上期上升0.06个百分点。28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3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

  中泰证券分析人士预计,银行将更强调投资分散化、集约化、专业化,或将以FOF/MOM模式进行资产管理,通过将资金分配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另类投资、现金等领域,锁定组合整体风险。大行、部分资管能力优异的股份行将成立资管子公司,有自己投研团队,部分以与全市场基金合作的FOF模式运作;其他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设立资管部门,自己投一部分,部分或与第三方顾问机构运作;投研能力欠缺的小银行则完全采用投顾模式。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