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养生”说

  茶是一种无糖无热量的饮料,这就使它足够“健康”了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制茶工艺和茶叶品类。由于人们体质不同,也有“不同茶叶适宜不同人群”等说法。这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只要有咖啡因,都可以“提神解乏”

  有一篇宣称“澄清饮茶误区”的文章写道:“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是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胃的红茶,或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红糖;花茶适宜女性饮用,特别是处于经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饮用花茶可减轻烦躁;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有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还可在熬夜时饮用,能提神、解乏……”

  类似的说法在各种健康养生的文章和电视节目中很流行,其实错误不少。

  先说咖啡碱(规范表述是咖啡因,但茶行业以前一直用咖啡碱的说法)。不同茶类的咖啡因含量是一个很宽的范围,泛泛地说“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并不准确。一杯茶中有多少咖啡因,放多少茶叶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绿茶中的茶多酚中有大量儿茶素,而其他茶类中儿茶素发生了氧化聚合而已。

  其次,花茶实质上是吸附了茉莉花芳香物质的绿茶。如果说“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所以“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那么花茶也是一样的。

  所谓的“醉茶”,其实是短时间内咖啡因含量摄入过多所致,并不只有绿茶会出现,空腹大量喝下高浓度的其他茶,也可能出现“醉茶”。

  文中所提的乌龙茶“提神解乏”也是咖啡因的作用。实际上,乌龙茶的原料是比较老的鲜叶,所以咖啡因的含量相对而言还要低一些。只要有咖啡因,都可以“提神解乏”,在比较茶类的时候强调“乌龙茶提神解乏”,相当于暗示其他茶类没有或者不擅长这种作用,其他茶类会不服吧。

  不同茶叶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茶”的概念比茶行业中所指的要宽泛。各类“茶”,都宣称自己有很好的“健康”“养生”功效。那么到底如何呢?

  中国把茶分为6大类: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每一大类又细分为更多品类,其原料都来自于茶树的叶子。

  茶树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季节的叶片中,某些成分在含量上会有一些不同,因而可能“更适合”做成某些茶类。比如白叶1号和龙井43茶氨酸含量高,就适合做绿茶,而普洱茶一般要用大叶种的茶树。再比如,绿茶需要嫩芽嫩叶,而乌龙茶就需要成熟的叶片。它们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各种成分这种多点那种少点而已。

  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鲜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黑茶中还会有微生物发酵,在烘焙和干燥中也会发生相关反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茶各具特色的风味。

  这些物质的不同往往被演绎为不同的“养生功效”,诸如“刮油”“降血脂”“养胃”“抗癌”等。其实,这些说法算不上“科学”。但是,茶是一种无糖无热量的饮料,这就使它足够“健康”了。

  “代茶饮料”

  茶类中的“花茶”是指茉莉花茶。

  茉莉花比较特殊,其花香物质只在花开的时候释放,不能在花瓣中保存。茉莉花茶是把制作好的绿茶与茉莉花骨朵混合,称为“窨”,等到茉莉花盛开之后,去掉花瓣,再与新的茉莉花骨朵进行“二窨”。高级的花茶,能进行“五窨”之多。在这里,绿茶相当于茉莉花香的存储器。等到冲泡的时候,再把花香释放出来。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用红茶制作的茉莉花茶,称为“茉莉红茶”或者“茉莉红韵”,并不会简称“花茶”。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人用各种花瓣泡水喝,也称之为“花茶”,比如菊花、玫瑰、桂花、木槿花,等等。严格说来,这些只能称为“代茶饮料”。

  有时候,人们把泡水喝的植物也都叫做“茶”,也就出现了“花果茶”和“花草茶”的概念。

  除了前面提到的“花”,山楂、柠檬、陈皮、枸杞、罗汉果、胖大海等是常见的“果”,而很多植物的叶、根、茎都可以称为花草茶中的“草”。

  各种花、果和草往往都含有比较多的黄酮类物质,以及一些特有成分,比如菊花中有绿原酸,柠檬中有柠檬酸,罗汉果中有罗汉果甜苷,等等。这些物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外观和风味。

  是否有保健功能

  在各种茶以及花草、花果饮料的营销中,总能见到“含有XX种氨基酸、XX种矿物质、XX抗氧化剂、XX活性成分”“长期饮用具有某某功效”的说法。其实这些茶的“活性”“保健功能”本身没有定论,只是基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推测和演绎。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泡水喝,远远达不到实验中的“有效剂量”。

  也就是说,花果茶中的那些“功效成分”,对于健康的价值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不管是茶还是花果茶,本身都是低糖低热的,在不添加糖等其他成分的前提下,用它们来代替各种碳酸饮料、高糖饮料,就是很“健康”的选择。

  需要提醒的是,有一些花含有有毒成分,不应该用来泡水喝,比如夹竹桃的花。一般而言,超市销售的花和果都经过了一定的安全性评估,或者经过前人的多年饮用,不会有“明显危害”。其他的花,哪怕是自己很熟悉的,也都最好不要去尝试。

  文/云无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