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重在人才培养

目前,各整车企业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和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体系。

关于我国燃料电池体系能力的建设,以前,我们做研发比较多,大企业跟进的少。最近一两年,我们已经开始和一汽、上汽和长安等整车企业展开合作了。

那么,目前,我国怎么进行燃料电池的体系建设?

首先,是机理分析和优化过程体系,这主要是集中在基础领域,尤其是在材料和传热领域。

其次,是在电堆设计、集成制造、部件配套、测试评价、整车应用与售后保障、氢能供给和安全运维等领域。

最后,是行业的人才储备方面。

我们在两年前向北京市科委建议,在北京的大学当中建立做催化剂材料的项目立项,通过科委给大学老师以资金支持,让大学老师把学生带出来做一些实践工作。比如,前年、去年、和今年北京市科委陆续成立了一批项目,就是专门支持高校做机理分析和电堆设计的。虽然课题不大,也不可能做到产业化,但主要的目标就是让这些高校为燃料电池行业培养人才。因为,目前燃料电池行业太缺人了,所以,我们把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结合在一起,叫做电化学动力人才培养体系。以前,汽车系培养的人主要以教授发动机、变速箱、传动、底盘这些内容为主,现在,我们增加了电化学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催化剂载体、膜和膜电极。

另外,过程优化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模拟计算,就是传热传导的效果。我认为,这方面最关键的是怎么评价仿真和模拟计算,一定要能够测到不同地方物质的组分。

此外,电堆集成方面也有很多制造方面的问题。比如,怎么提高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的制造效率,还有相应发动机的外围配套。现在我们国家外围的配套还很不健全,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以空压机为例子,国外有蜗杆式空压机和罗茨式空压机,罗茨式空压机是丰田的MIRAI自己做的,但现在用的更多的是高速离心式空压机,也是就是我们说的8—12万转,然后用空气轴承,使电机和压气机直接形成一体化系统。

空压力方面对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挑战,目前,高速机和离心压气机已经有人在做,但是三个轴承连在一起的没有人做,同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有是关于汽车动力系统、售后服务、运维体系等方面的,不过,我想强调的是,电化学动力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涉及到传统内燃机的流动和传热学科,也涉及到动力电池的电化学和材料学科,还涉及到DCDC变换器。

因此,我们正在考虑怎样把传统的燃烧、传热、传质方向上的人才培养与电化学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已经在课程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些实质性的改革,相信很快就会看到效果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