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让文化造福市民生活
- 来源:民生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岛,文化,市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08 14:28
青岛将进一步优化文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让市民走进幸福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近年来,青岛市始终以市民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为基准,以提升百姓幸福感为出发点,坚持“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催生了众多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样本,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日益增强。
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明表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文化激发的精神动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系列战略部署指引下,青岛将进一步优化文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让市民走进幸福新时代。
文化活动“沉下去”
用文化凝聚城市力量,用艺术点亮百姓精神家园。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养,2017年10月,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打造了以“欢动青岛、书香青岛、诗韵青岛、光影青岛、创意青岛”为主要内容的市民文化艺术节,启动“百个社区大展示、千支队伍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百万市民共享受”的“城市文化嘉年华”,市区两级组织文化活动6万余场。
作为市民文化艺术节的重头戏,“五王”大赛通过海选全市“歌王、舞王、戏王、琴王、秀王”,引领全市百姓“唱响中国好歌曲,舞出中华好风采,演绎经典好戏曲,琴颂古今好乐章,展现传统好技艺”。
从2014年首届4万多人报名,发展到2017年全市10个区市,来自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学校部队等各个行业的15万人报名参加,160万人收看比赛,“五王”大赛搅热一座城市的文化激情。
经过多年精心打造,“五王”大赛已组织20余万普通市民走上舞台,一展风采,成为岛城一块家喻户晓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荣获山东省政府创新奖,入选文化部全国百个基层文化志愿活动典型案例。
为擦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电影之都”这张城市文化新名片,2017青岛市民文化艺术节还特别设置了“光影青岛”板块,其中的“我爱电影之我陪爸妈看电影”征文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投稿3000余篇,多篇文章成为微信朋友圈爆款。
在此期间,青岛市民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与父母一起看电影的点点滴滴。有网友留言说,“工作节奏快,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但我内心却希望多陪陪爸妈,今年我可以选择看电影这种生动而艺术的方式陪伴他们,父母和我感觉更温暖了。”
作为2017青岛市民文化艺术节的一项文化创新,青岛市“十大文化工匠”评选令人耳目一新。该项评选共收到参赛作品近500件,其中诸多精品力作,显示了青岛传统手工艺界藏龙卧虎的文化底蕴和中西交融的文化魅力。
在这个平台上,众多青岛文化匠人纷纷“献宝”: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的艺术家们联袂报送了一系列走在国际国内前沿的艺术作品;有基层的手工艺者送来饱含着传统审美和泥土芬芳的作品;更有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关注到活动的市民,送来了他们的心血之作。
文化供给“提上来”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良的优秀作品。青岛创排的一批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精品广受群众喜爱。
舞剧《法显》等12件作品获第十届“泰山文艺奖”,《青岛往事》等6部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获全国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2017年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青岛市歌舞剧院重点打造了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该剧根据同名热播电视剧改编,讲述了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担任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感人故事。全剧共6场戏,40多个唱段,其中既有山东吕剧风格的唱段以及山东快书植入,又有接地气的胶东方言对白,音乐旋律悦耳动听,舞美设计匠心独运,演出效果视听俱佳。
目前,《马向阳下乡记》已经到青岛乡镇、社区、学校等地进行了近百场公益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这部国家级名剧的独特魅力。
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青岛市城阳区自2011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文化超市”惠民服务项目。该项目以“文化超市”网站为基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民受益”的原则,由基层社区和群众自主选择文化产品,区、街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购买,向街道、社区、新市民集聚区、企业等配送。
“文化超市”服务项目包括:第一,文化演出惠民服务。每年向基层社区免费配送综艺、戏曲等专场演出1000余场,并聘请专业院团每月举办话剧、各类音乐会等高雅艺术惠民演出。
第二,图书报刊惠民服务。每年向基层配送实用图书4万余册,报纸杂志、音像资料1万余期,所配送的图书全部纳入总分馆制进行管理。
第三,公益电影惠民服务。按照每个社区及新市民聚集区每月一场电影的标准,每年配送电影2000场。
第四,文化培训惠民服务。建立群众文化工作人才库,每年深入基层进行舞蹈、器乐、书画等艺术培训和国学、礼仪、养生保健等知识讲座300余场。
“文化超市”项目从群众需求出发,有效避免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一厢情愿”,以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端去指导供给侧,从而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衡。
近年来,青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搭建新平台。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82个,国办美术馆3个,剧场9处,电影院56家,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9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了15分钟文化圈。
2017年,全市共有87处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参观群众422万人次,提供书刊借阅607万册次。扶持510个贫困村文化设施资金760万元,为全市5000多个农家书屋更新了图书。全年公益电影放映7.2万场次,惠及群众726万人次。
青岛市财政投入资金新建改扩建了青岛大剧院、市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规划建设面积16.7万平方米。举办“领读一百天,改变人生路”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0余项,被评为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成立青岛市图书馆联盟,30家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方便了市民借阅。
文化消费“促上去”
培养市民消费习惯,才能引爆文化消费动能。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扩大文化消费工作高度重视,以看书、看演出、看电影和共享培训体验的“三看一共享”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一卡一云一平台”,即发放文化惠民卡、建设惠民社群云、搭建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影院、书店、剧院、文化培训机构等文化消费资源,以政府补贴、专属折扣、积分奖励等形式,对参与看电影、看书、看演出、艺术培训的市民给予最高50%、年度总额不超过500元的补贴。
从今年3月9日起到10月31日,青岛市文化惠民消费季读书主题活动、艺术培训体验主题活动、观影主题活动、剧场主题活动等精彩活动将逐步开展,丰富的主题体验活动、文化让利活动、文化演出活动将营造浓厚的文化消费氛围。
“三看一共享”活动将坚持“文化惠民”,扶持培育优势文化创新企业,以文化消费补贴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促进文化消费结构升级,致力于充分发挥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文化惠民的春风雨露将覆盖更多百姓。
张本成 薛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