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约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如果国宝会说话,导演
  • 发布时间:2018-04-17 13:59

  绵绵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相关部门经过历时五年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登记的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是1.08亿件,其中珍贵文件380多万件。《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共同测试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导演团队很年轻,哪怕去讲述一件几千年宝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导演都能让片子呈现出青春的活力,而国宝的灵动美感就在与观众平等对话的通俗语言之中。文物虽然在静处,但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表达。走近文物,您能欣赏到它的工艺之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展示文物的惊艳与不俗的同时,更让我们倾听到文物讲述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

  导演冯雷的感想代表了100集片子20位导演组的心情。他说这些古老的文物里头包含的是一种道、是一种方向,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指引给我们的方向。所以我们做这些片子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没有把祖先的这些话传递出来。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些年轻导演,看他们在选文物、拍摄文物、讲述文物、研究文物的过程中被几千前的人激发出来的智慧吧!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导演 潘懿

  我是《错金银铜版兆域图》这集的导演。我第一次到河北博物院看到这件文物时,它就在中山国展厅的出口位置。中山国的展品都很漂亮,工艺都非常精致,只有这件文物看起来像是一块很破旧的铜版。但是它有一个特别的展台,展台上面有按照这块铜版做的复原图。河北博物院给王的陵墓做了一个地上建筑的复原图,旁边还有投影播放其可能规划成的样子。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特别的文物。在中国国宝中,漂亮的文物千千万万,这块铜版看似不起眼,其实非常别致。这就像是一个建筑的平面规划图,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做平面图的人是在俯瞰这个平面图。商代殷墟亚字形大墓、中字形大墓做得很规整,应该也是有规划设计的。但我们找不到依据了,我们能找到建筑规划图方面最早最确切的依据就在这里。

  《如果国宝会说话》拍摄的初衷之一就是要以文物看文明。这件文物体现的文明就是战国时期的工程技术和它的建筑设计思维方式,所以我回来就力荐了。总导演徐欢第一次看到这件文物后并没有通过。她感觉文物不太美,我就给她阐述它的内涵。后来,她报给河北博物院的罗向军院长时,罗院长也反问了她,其他摄制组都没有选,你们为什么会选?

  据罗院长介绍,在战国中山国出土的墓里面有非常精美的文物,包括四龙四凤方案、双翼神兽等,都是非常精美,颜值非常高。作为国宝的铜版兆域图其实非常孤独,王的陵墓椁室曾被反复盗窃过,那些盗墓贼都没有看上它,把它遗留了下来。很多媒体人过来宣传文物,都选择了馆里那些颜值更高的文物。其实这件铜版兆域图虽颜值不高,但是它内涵很丰富,是我们中国建筑规划界的鼻祖,是最早的有比例尺的规划图。

  《玉组佩》撰稿 喻江

  我是很偶然的机会要给玉组佩撰稿。导演告诉我有的玉是比这件玉组佩成形更早,几千年前就被雕刻了。我想,人体有206块骨骼,玉应该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人去世后,玉跟随人埋入墓葬,人的身体在很短时间内就腐朽了,但是玉还在。其实,玉中所有物质的组成都是一种随机的结果,有些物质非常机缘巧合地组成了玉,但是玉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会很长很长。所以我想玉组佩的旁白应该是天地的乡音,所有的文物都是这样为了跟大家相见而走了上千年。

  有一句歌词叫做三生为树,五世为鱼,光影万物,同来同去,这也为我的撰稿带来了很多灵感。

  《甲骨文》导演 寇慧文

  我是《甲骨文》这集的导演。甲骨文是我们百件文物中第一件和文字相关的文物。文字记录文明,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文字并不神秘,我们日常生活中听说读写都会用到。所以我希望用一种科普的方式去呈现它,去讲一个故事,或者还原一些当时的场景,用很轻松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最初的文字是怎么回事儿。于是我在拍摄《甲骨文》时,通过一段动画,还原了商人一天的故事。

  在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守永看来,文物中的文字有多种不同的用途。有的文字是记账的、有的文字是祭神的。在《甲骨文》中主要是祭祀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其实不太好懂。今天的人们也只是识别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它离今天的生活似乎有一些距离。

  我希望通过纪录片拉近文物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距离。

  《何尊》导演 孙戈霆

  我是《何尊》这集的导演,为了拍摄《何尊》,我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

  全息数字采集技术、全息存拓技术等新技术给了我们新的视角和呈现方式。在博物馆看何尊,都是隔着玻璃罩在外面观看,基本是平视的视角。我们这次使用3D扫描技术,相当于把何尊从里到外变成数据之后,重新恢复成一个动画的效果,它跟实物是一比一完全一样的。这样基本复原了三千年前金灿灿的样子。尊底122字铭文在博物馆展柜里实际是看不到的,我们通过新的技术,将镜头探到里头把铭文拍了下来,我感觉是更清楚了。

  用高科技展示的这几集都特别有意思。其实它代表了远古时期中国的古代科技,在一定时期的最高水平,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将近4米高,凌家滩的玉龟玉版代表了对天文和宇宙的认识,古署国的太阳神鸟金博士,0.02毫米薄,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时期怎么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现代的文物工作者为了展现这些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用了现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比如青铜神树出来的时候是被砸成碎块的,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现在的展示效果。太阳神鸟的金饰也是团成一团的,也是我们费了很长时间把它展开。

  为了让大家能看到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文物工作者是用现在科技的高水平去展示和诠释它。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