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应在创新中追求精彩

  • 来源:家教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4-22 16:03

  古人常用“凤头”来比喻文章开头要精彩亮丽;阅读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第一课时也就是“凤头”。第一课时高效,才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才能为后面的训练蓄积力量。

  然而,我们实际教学中却发现第一课时仍然有很多错位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循规蹈矩式的第一课时

  传统的教学中,第一课时往往是模式化的,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布置自学;检查反馈、集中识字;整体感知、讨论分段。这样长期以往的循规蹈矩,教师失去了激情,学生失去了兴趣。

  南辕北辙式的第一课时

  有的教师尝试变化——用尽各种办法进行启发谈话,展示资料;有学生登台或演或说或画或唱;也有倡导读书的,反复诵读,读了一遍又一遍,但效果如何,教师却不得而知或者无暇过问;更时髦的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七嘴八舌地交流,教师一概表扬,课堂一片和谐,但到底多少学生在受益,究竟对文本解读应该达到哪一高度,教师也不予关注。这样的第一课时,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教学失去了重心,做了很多花架子,只能是是南辕北辙。

  越俎代庖式的第一课时

  有些教师为了展示更精彩的教学,往往在导入课文后即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旨,理解课文。虽然也安排了初读环节,但往往是虚晃一枪,没有落实教学目标。书未读通顺就去做第二课时的事情,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越俎代庖”。

  那么,第一课时该怎样上?笔者认为应当在适度创新中追求精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孔之见。

  一、要在教学目标上创新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上好一节课的保障,第一课时也不例外。很多语文老师觉得第一课时“没上头”。其实都是目标定位出现偏差所致。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其实,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时应达到不同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不同年龄阶段或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所能达到的阅读效果和层次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不可能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而要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1.因学段高低而变。第一课时的目标不是僵化不变的,它应随学生知识水平而变。在第一学段,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有限,字词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而第二、三学段,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渐提升,字词教学的要求更高一些,而花在字词教学上的力气却不一定大。即使在以字词教学为重点的第一学段,处理不同的课文,教学的目标也应有所变化。有些课文生字词不多,我们可以先集中教学;而有的课文生字词很多,我们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办法。

  2.因课文特点而变。同样的学习对象,如果课型不同,我们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不应该相同。比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永远的白衣战士》都是描写人物的文章,前者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后者用生动事例描述人物的品质。作为第一课时,除了字词目标以外,前者我就拟定了“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的目标;后者的教学目标则是“理清文章脉络,了解非典型肺炎,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3.因课堂生成而变。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第一课时应该随着课堂生成状态去调整教学目标,也就是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例如:我在教《祁黄羊》一课时,破题质疑后,学生很快触到了关键性的问题——“祁黄羊是怎样的人”“课文用什么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于是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字词的学习自然放在后面了。

  当然,不论什么课文,第一课时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初次接触,这就决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必须考虑一些具有共性的要素,如生字的解决,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及对文本情感的最初感悟等。因此,在确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基本要素的达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有所侧重地考虑其他要素,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二、要在整体把握上创新

  语文教学总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第一课时也不能停留在整体感知上,必须有一定的局部感悟。倘若总是采用先分段说段意、再逐段深入的方法,学生肯定会产生厌烦心理,且不利于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深究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地选准突破口。

  下面,笔者以自己执教过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找突破口。

  1.沿线行进。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我整理出了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水流的来路,一明一暗,相互映衬。而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去细究水流的来路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在设计时紧紧抓住第一条线,单线行进,避免了内容的纠缠不清,而水流的来路放在质疑存疑环节,留待第二课时研读。

  2.紧扣课题。许多课文,课题很有概括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我抓住课题中的“司马迁”“史记”和“发愤”三个词组织学生读书。①了解一个人——司马迁是怎样的人?逐段把课文读正确,说段意,再总结司马迁的一生。②知道一本书——《史记》是怎样的一本书,浏览课文,读有关语句。③感悟一种精神——比较“发愤”和“发奋”,知道“发愤”是指在某种逆境和打击下振作精神,那么司马迁又遭受了怎样的逆境呢?阅读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司马迁的不屈不挠。

  3.顺藤摸瓜。课文一般有着自己的行文线索,循着线索,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如《水》一文,我在导入后抛出问题:“村子里缺水,但不是没有水,课文写了哪些水呢?”学生初读后很自然地拎出“泉眼里的水、雨天的水、水窖里的水”三个要点。接着我围绕“这三种水分别给我们带来什么”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苦与乐”。这样的设计,学生在读书、学词中整体感知了课文。

  三、要在字词教学上求创新

  第一课时我们要重视并深化字词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的老师认为,第一课时字词教学板块的教学套路就那么几样,没什么好讲的,也没什么好上的,这也是许多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合理采用教学方法。

  1.我经常在第一课时做过三关游戏。第一关,读准词语,解决音的问题;第二关,选词释义(自选词语,交流词义,说说方法,读读文中语句);第三关推荐词语(选择一个词语,把它所在的段落通过朗读推荐给大家)。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朗读文章的兴趣。其次,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突出了重点字词的认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交流获得词义方法,适当地介绍和课文相关的材料,这样的教学过程知识和方法、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第三,每一关紧紧相连,它不是单纯词语认读,也不是单纯课文朗读,以词语教学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认识文本、熟悉文本、贯通文本,可谓一箭多雕。

  2.词串教学。说到词串教学,我不能不想起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例如薛老师《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

  第一环节字词教学,教师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分成三组让学生听写朗读: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这样的设计朴实扎实且独具匠心,因为词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类出现的;词语教学既检查了预习,又训练了学生的听力以及迅速把握信息的能力;听写后及时反馈又能有效巩固词语的识记;更精彩的是这个环节与后面的教学相互辉映,互为支撑。

  最后,借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一句话结尾——“第一课时处于凤头之显,理应光彩照人,出人意料,给人惊喜。凤头一显,惊鸿一瞥,夺人眼球,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期待。作为语文教师,第一课时莫轻视,应做足文章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期待。”

  王妮 王志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中心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