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中的父亲许世友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父亲,许世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28 10:09
在华山的眼中,父亲是无私的,虽然他是我党的高级将领、国家的高级干部,但是却一直保有着与普通战士、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感情。“这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共性。”
东太平街,北京西城一处僻静的胡同,离北京繁华的西单商业街、金融街相距不远。这里多历史文化建筑,多罗克勤郡王府、中华圣公会教堂、李大钊故居都离之不远。就在东太平街10号院,记者见到了许世友将军的女儿华山,这一居所,也是华山的母亲田普生前居住的地方。
华山曾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有一次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副总裁迈克尔·维特克邀请她去家中做客,“那天有很多美国朋友一起聚会,很多人的父辈都是军人,都参加过‘二战’。”于是,父辈的故事,自然成了那晚的核心话题。
“我也讲起了我的父亲。”华山讲述的父亲许世友,令当晚在座的人颇为动容,他们都放下刀叉,静静地听着她的讲述。“我从他们的眼里看见了深思与感动,看见了对历史与传奇的热望。”华山说,那时他们很难听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军人的故事。那天,华山开始有了强烈的愿望,将父亲的故事写出来,告诉更多的人。
“这是让我和父亲心灵相聚的最好方式。”每当华山重读那些新中国缔造者、创造者的故事时,总是被前辈们的精神世界所深深感动。“他们饱经磨难、百折不挠,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们的人格魅力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许世友是传奇,即使在开国将帅一众传奇当中,他也显得极为特别。“父亲有太多传说,有些神乎其神。我希望能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从现在起,我是一个兵。”
在华山的眼中,父亲虽然是我党的高级将领、国家的高级干部,但是却一直保有与普通战士、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感情。“这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共性。”
对子女的教育尤其如此,华山记忆中,她很少用过父亲的专车,出门都是骑自行车和搭乘公交,“我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绝不能公器私用”。令华山记忆深刻的是,还有一次,她对父亲的工作人员说话大声了一点,许世友马上就呵斥她:“你没有这个权利。”
年轻时的华山也是一名军人,她记得在去军校临行前,父亲郑重交代给她两件事:“第一,要服从命令;第二,要完成学业,当好士兵。”在军校学习过程中,华山也曾遇到种种困难,当她写信告诉父亲时,收到的回信却是:“既然到了军校,就要坚持到底。如果你觉得活不到毕业那天,那你就要准备死,争取活!”
这话的态度虽然是冷的,但是华山明白,这包含着一个父亲给孩子最热诚、最温暖的爱和力量。“这也包含着父亲对军人、对国防事业无尽的爱。”
1958年9月21日,南京军人俱乐部礼堂内举行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会议主持人突然宣布:“毛主席马上要来接见会议代表。”会场立刻沸腾了。
不一会儿,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军委领导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在热烈的掌声中,毛主席握着许世友的手说:“现在中央规定了,地方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一段时间进工厂当工人、下乡当农民的任务。你们当将军的,可不可以也下连当当兵啊?可不可以搞个决议啊?”
许世友当时就坚决回答:“完全可以,我马上就向军委打报告,要求下连当兵。”
第二天下午,南京军区召开常委会议,批准许世友上将、肖望东中将、龙潜少将等30位将军,首批下连当兵。
华山记得那天父亲回到家中,脱掉他穿惯的“布草鞋”,换上战士穿的解放鞋和军装,戴上船形帽,肩背背包,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还问母亲:“你看我像不像士兵?”母亲说:“像还是挺像,就是老了点儿。”
父亲对着镜子,自我欣赏了一会儿,对母亲说:“等到了部队,战士们说像才是真的像。”
许世友的这次当兵,可不是简单的体验生活,或是什么作秀,而是实打实地重新作为一名普通战士来到连队。
下连第一天,他就告诉战士们:“从现在起,我是一个兵。”对于战士们对他的特殊照顾,他都一律拒绝:“对我不要太客气了,要帮助我拿下官架子。”
数月时间,许世友作为上等兵,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一同站岗。无论是组织劳动、渡海登岛演习,还是攀登绝壁训练,许世友勇挑重担、身先士卒。他还利用空暇时间和战士们谈心,给战士们表演少林功夫。当时的许世友,已是53岁的人了。
开始战士们比较拘束,称他为“首长”、“许同志”,后来索性就叫“老许”了,他和战士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从战士们对他的这种转变,他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回归成了一名士兵。”
许世友当时被分在二排七班,“后来,七班的战士们经常来我家里做客,有一次一位战士家乡的亲戚还找到我家里。”华山回忆道
那是一位断了一只手的老伯,在家乡向政府反映一些情况,无人理睬,便找到了军区司令员的家里。“我父亲当时不在家,母亲就把老伯安排在部队招待所,老伯临走时我母亲按照父亲的交代,拿出了家里仅有的200元钱给了老伯。老伯拿到钱当时就跪下了。”许世友回来后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将老伯反映的情况让秘书转达给了地方政府,据说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王近山和周志坚,他们两人我都要!”
许世友脾气直,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也造成了很多谣言。
流传最广的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不服粟裕的指挥。华山非常肯定地说:“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我父亲十分尊敬粟裕将军,与他的关系也非常好。”
其实,谣言源自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员许世友曾在孟良崮战役前对粟裕耍过脾气。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重点进攻,集中三个兵团由江苏北上,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寻歼华东野战军主力。根据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统一部署,各纵队避敌锋芒,大胆插进沂蒙山区。这一带方圆几十里,山连山,峰连峰,山势险峻,各部队在崇山峻岭中回旋。结果,敌人不仅始终摸不到华野主力的踪影,而且自己也在“回旋”中转来转去转出不少思想问题。因为天天爬山,转山头,忽南忽北,时东时西。大仗没有打,小仗打不上,加上贫瘠的沂蒙山区骤然集中了华野十几万兵马,部队没吃没喝,肚子饿得贴到背上了,时间越长,生活的困难越大。许多指挥员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些人渐渐对“上头”的意图产生了怀疑。
一天,九纵刚走了几十里路,就接到华野司令部电话,命令部队原地返回。
许世友一听就火了,夺过参谋手中的话筒,顾不得问对方是谁,大吼了一声:“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是两条腿!”
吼完了,话筒也被他扔掉了。
打电话的就是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负责整个战役行动的具体指挥和协调。据华野司令部在场的人回忆,当时粟裕的脸气得通红,没有说一句话,直瞅着手中的话筒,愣了好一会儿神。
其实,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及解放济南等重大作战中,许世友一直都是粟裕信赖和倚仗的战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每到南京或广州,担任南京或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必定恭敬接待;“文革”期间,粟裕的老母亲因行动不便,又不适应北京气候,只得留在南京养老。许世友知悉后常予以照顾,一如既往不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
“达则兼济天下。”对上级如此,对老部下许世友也不曾忘记曾经的患难战友情。
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
20世纪60年代,王近山因为“作风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和降职处分,被下放到农场工作,但是他一心都想再度成为军人,重上战场,为国立功。与王近山的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开国中将周志坚。华山讲道:“这两位将军都是父亲的老部下,父亲了解到情况后一直记挂着他们。”
1969年,许世友赴北京开会,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到了准备打仗,还谈起老同志犯错误的问题。许世友借机说道:“主席啊,有几个战争年代很能打仗的人,现在日子很不好过,请主席过问一下。”
毛主席笑着问:“这几个人是谁啊?”许世友马上报上王近山、周志坚二人的名字,说:“他们虽然有错误,但处理太重,应该恢复职务,给予工作机会。”
毛主席又问:“让他们到哪里工作呢?”
许世友赶紧说:“他们两人我都要!”
在座的康生说:“他们两个都被开除党籍了,不是党员怎么回部队当领导嘛。”
许世友话接得很快:“江苏、安徽两省都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先到生产建设兵团过渡一下,恢复党籍后,再调军区机关,视情况安排相应工作。”
三个月后,王近山和周志坚就接到了到南京军区报到的通知。
“毛主席的话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
许世友是中央唯一“默许”实行土葬的高级干部。“也正是因此,很多友人都曾私下里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毛主席那么信任你父亲?”华山笑着说,“坦率地说,这是实情。至于原因,我也不能尽知。”每每提及于此,华山总是笑答:“因为毛主席给我爸的名字改了一个字啊!”
1935年8月,许世友任红四方面军军长。一天,毛主席来到红四军军部。“所谓军部,也就是长征途中的一块大草甸子。”华山解释说。
毛主席和许世友亲切握手后,招呼父亲席地而坐。
毛主席笑着说:“许军长啊,我常听人提起你的大名,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啊?”
许世友答:“言午许,士兵的士,朋友的友。老爹给我起的是‘许仕友’。”说着,许世友在地上还写起来,“参加红军后,我发现那个‘仕’是做官的意思,我觉得有问题啊,干革命光想着做官怎么行,我就改成了‘士友’。”
毛主席听了很高兴:“改得好,共产党人干革命,的确不是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不过,我跟你商量一下,可否再改一个字?”
许世友连声说:“主席改吧!”
毛主席在草地上画字:“把‘士’改成世界的‘世’,好不好?一是,我们红军干部不仅是士兵的朋友,也要做世界人民的朋友。二是,一生一世的意思。做朋友就要做个一生一世。”
华山感慨道:“也许就从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一位领袖和一个战将之间终生的友谊。”
1937年初春,黄土高原上的延安窑洞。挂着大铁锁的窑洞门突然打开了,毛主席走了进来,看望在批判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事件中被关押的许世友。
“当时个别人想借批判张国焘来全盘否定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功绩。父亲对此想不通,苦闷至极。”
毛主席说:“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到红四方面军工作的,他的错误应当由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
听到这里,许世友的眼泪夺眶而出,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他经常提起:“毛主席的话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我感到非常舒畅,非常温暖。毛主席多么了解我们工农干部啊!我郁结在内心深处的苦闷情绪,给毛主席的温暖话语一扫而光。”
之后,毛主席亲自安排许世友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多次聆听毛主席授课。“父亲跟我说过,他对主席的敬佩源自于此。毛主席讲课从军事到政治,从形势到哲学,令他十分震惊与叹服。”华山说,父亲一听到毛主席讲课,每每越听越精神,越兴奋。
“从那时起,父亲铁了心跟随毛主席,跟随我们党。这一跟随,就如同他改的名字:一生一世。”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