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德:在中西融合的平台上起飞

  • 来源:艺术生活快报
  • 关键字:刘巨德,艺术,中西融合,起飞
  • 发布时间:2010-12-29 08:24
  刘巨德说话很温和,语调不疾不徐,但观点鲜明、铿锵有力。上个世纪80年代,他因其插画《夹子救鹿》广为人所知,如今任教于清华美院绘画系的刘巨德,已不仅仅是一位插画画家,他广泛涉猎中国画、油画等,注重东西方绘画及艺术生命精神比较研究,把中国传统之“道”与现当代艺术之“器”与“技”融为一体,将物象的抽象之美尽显笔端。

  曾经在插画领域卓有成就的刘巨德现在依然保留着一颗天真之眼,这位来自内蒙与河北交界处偏僻山区的艺术家对于自然生命有一种天然敏锐的感知力,他在八九十年代曾画土豆、桃子、鱼、向日葵,结了籽的野花、野草,或者笨重的老山鞋、烟袋锅、大瓦罐、大海碗。这些极尽普通的事物在他眼里生出别样的美,大凡真正的艺术家才会去伪存真。

  刘巨德受业于庞薰、吴冠中两位艺术大师。庞、吴留学法国,并且都主张中西结合。受其影响,刘巨德也在中西结合中探寻适合于自己气质个性的新途。他把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对照,试图在差异中找出其共通性。

  艺报对话

  艺术需要用

  生命体验终极的思考

  艺报:你的艺术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中西

  融合特色,这受你老师影响很大吧?

  刘巨德:庞薰先生的艺术思想,为我的艺术创作可以说奠定了根基和取向。首先他告诉我,老庄思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首先要研究老庄美学;其次,他要求我们把中国传统艺术做纵向比较的同时,与西方艺术做横向断代比较研究。工作量很大,难题很多,这是我多少年来一直做的事。

  吴冠中先生用西洋抽象美的思想,剖析中国传统绘画,深入自然,发现、捕捉形式美,也给了我很大影响,帮助我深化了中西绘画的比较研究。

  尤其是在立足本土、中西绘画融合的艺术思考上,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给了我相同的启示:艺术的永恒与流变,相辅相成,艺术必须逆流而上,回到永恒的源头,才能顺流而下走向新的未来。

  艺报:吴冠中的艺术在整个圈子里都有着很大影响,目前当代艺术家没人能超越他对公众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巨德:吴冠中对中国当代绘画的思考,正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思想禁锢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禁锢对于开放是一种反作用力,中国人民以从未有过的喜悦迎接开放时代的到来,可以说吴冠中是当代中国绘画面向世界的代言人,他的赤子之心和民族文化的情结是他与大众血脉相连的根基,他的创新精神以及绘画、文学的成就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处于这样时代的公众找到了他们在精神文化上值得尊敬和热爱的艺术家,吴冠中不仅带给他们别开生面的美的作品,还有文化的自信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感召力。他也是咱们美术界长期以来期盼以新东方艺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人物。

  艺报: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中西融合好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稍微新派一点的人物也很容易被接受,你如何看?

  刘巨德:实际中国传统一直在进行中西融合,我老师庞薰琹先生就说过:“传统就是边传边统。”中国文化胃口很大,什么外来文化都能消化,没必要竖起来一道墙,艺术本来就像空气一样,属于全世界共有。没有不透风的墙,文化都会相互渗透。

  现在中国绘画越来越多元了,我希望将来再出现更多的艺术高峰,出现更多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中西绘画融合、本土文化重生,将永远吸引众多艺术家不断探索,但永远不会有最终答案,只能增加各种不同新的答案。

  要有一对能够

  飞起来的翅膀

  艺报:你的姿态一直是很开放的,水墨、油画都去尝试。

  刘巨德:艺术是应该开放,包括思想、环境、状态,都应该有开放的、独立而自由的精神。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庞薰、吴冠中两位先生自由开放的思想对我们学生影响很大。

  他们认为,艺术是一座大楼,各专业的界限是门窗,里面是通的。水墨与油画在他们眼中没有界限,只是材料工具的不同,当然也有中西文化的差异。我跟随老师也在教学中倡导中西绘画的比较研究,同时提醒学生思考传统和个性的关系,艺术家都会碰到这些问题。

  艺报:但是我们的传统很容易没有个性。

  刘巨德:我说的传统是广义的,包括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全世界的经典都是我们的传统。我的老师庞薰琹主张从原始的艺术开始学到现代艺术,还有民间艺术等,从中去了解人类艺术演变的历史,艺术变化的动因与脉络。每个艺术家都会受到传统的影响,都是传统文化养育出来的,没有哪一个艺术家与传统艺术是割裂的、没有关系的。但是每个人最后的艺术创造,还取决于个人对生命体验的心性、个性、灵性,以及对文化的思考。这里需要真正走进传统,走进自己的内心。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最后会走成一个圆,让传统艺术的永恒精神与自己内在的真性照面。两个相反方向像一对翅膀一样,要想起飞,只伸向一个方向是不行的,个性和传统都得要。

  艺报:你比喻得很形象。

  刘巨德:每个人的心性都不一样,比如我,画画手重,要手轻就做不到。就像每个人说话一样,有的人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人面孔长得精致,有的人很粗旷。外加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也不一样,储存的信息不一样,接受的文化观念不一样,兴趣不一样,悲喜不一样,这些都是形成个性的因素。

  艺报:那我们现在很多艺术家很容易附着于别人的东西,是不明白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思考过?

  刘巨德:绘画是马拉松长跑,没有终点,需要艺术家用一生的精力去跑,但最后不见得能跑到你想到达的地方,所以,选择跑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有为艺术而献身的思想准备。吴冠中先生青年留学法国求艺时的心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附着于别人是一种想短跑的行为,这样倒是很快会有结果,但不是从自己生命心性里长出来的花果,倒好像是一个塑胶果,模仿他人的蜡果,没有生命力。

  钻进海底听月亮的回声

  艺报:现在艺术圈感觉很繁荣,但是真正投入到艺术的程度,我觉得比以前弱得多,尤其是市场兴起给美术界带来商业化以后,这是不是由艺术提倡多元化后、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的影响?

  刘巨德:当今的时代就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出现艺术商业化的现象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肯定会是暂时的。我希望能够钻在海底,别浮在商业化的海浪上,我喜欢海底的安静。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人把心放在海底,静听月亮的回声,不小心被渔民捞去,渔民惊呆了,‘一只没有鳍的鱼?没有嘴巴、眼睛的鱼?’赶紧放回了大海。”

  诗人、艺术家都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灵体察世界。他们不是把心放在海面上漂浮,而是放在最深、最安静的海底,承受海水的压力,去倾听遥远的宇宙的声音,却不小心被“愚民”捞去,又扔回大海,这是很多诗人和艺术家的境遇。我很佩服诗人的精神,他们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书写,反映了人类最崇高的精神理想,他们没有任何功利的行为,其无用之用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建造最有用、最珍贵。

  艺报:那怎么看待现在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火爆的现象,尤其像吴先生这种大家。

  刘巨德:中国现在的艺术收藏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属于投资阶段。我相信中国会很快渡过这个阶段,将涌现出一批有文化理想,有远见卓识的大收藏家、大企业家,为中国建造艺术博物馆而收藏,为艺术殿堂造福社会而收藏。

  艺报:吴先生为什么没建博物馆?

  刘巨德:他是听林风眠先生的话,一直说不能给自己盖小庙。但吴冠中先生生前为清华出资一千两百多万,面向全国设立了“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奖学金,用以鼓励青年学生。他觉得这比给自己建博物馆更重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