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奇:画画是件很幸福的事

  • 来源:艺术生活快报
  • 关键字:安奇,画画,幸福,艺术
  • 发布时间:2010-12-29 08:33
  每个人最初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想要实现的梦想,无关金钱,只有意愿和热爱,但大多数人都在时光的侵蚀下渐渐走上另外一条路。只有少数人,不畏艰难守候着最初的梦想,安奇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十年的时光,为了生计,他走了一条跟绘画截然无关的路,但是他始终在心里坚守着他最后的理想阵地,并且用一切可利用的空余时间去灌溉这块地,加强绘画的基础训练。“皇天不负有心人”是句最世俗的话,也最真切,安奇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进入到了绘画状态。

  为不枉我生而学艺术

  艺报:你是从小就学画画的吗?是自己喜欢还是受到家人的影响?

  安奇:小时候,小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我也不例外。我主要受我父亲影响,开始喜欢绘画的。

  艺报:你父亲是学画画的吗?

  安奇:不是,他是老师。但学过绘画和书法,书法比较好。

  艺报:他支持你画画吗?

  安奇:他支持,但后来我要把画画变成赖以生存的职业,辞了工作专门从事画画,他是不支持的。

  艺报:最后这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

  安奇:一开始我妥协了,干了很多与画画无关的事。后来发现自己干别的天资还不如画画的天资。为了不使自己的一生枉过,又回到画画的路上,成了北漂职业画家了,可惜我父亲已经离开人世十多年了。

  艺报:这段时间有多久?

  安奇:大概十年左右。

  艺报:最后是怎么回到绘画上呢?

  安奇:我之前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跟刘大为老师学过。正好从家乡到北京来,正好刘老师在中国画研究班做导师,我考上了这个研修班,就此把绘画的事业续上了。

  艺报:你怎么看待中国当代人物题材的笔墨塑造?

  安奇:用中国笔墨来塑造人物画的历史可早了,可以说自从有了毛笔,国人能用毛笔写字就能用毛笔作人物画了。看看古代墓室里的用朱砂或黑色所作的风俗画就能证明。我之所以不放弃用笔墨来塑造人物画,源自我对生活的热爱。我认为要想在人物画上找突破口,途径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艺报:你怎么看待素描造型和传统笔墨造型之间的关系?

  安奇:素描造型区别于传统造型,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已顺利纳入传统笔墨体系,但我毕竟不是亲历者,眼看百变不如亲手做一遍。在做的过程中,兴许还有新体会、新发现。笔墨不能游离于造型之外,否则就成了涂鸦。我认为笔墨重感性,造型重理性;笔墨重精神,造型重技术。写实造型与传统笔墨技巧完美的结合好才是绝配。

  绘画宁丑勿媚

  艺报:你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对待传承与创新?

  安奇:讲究中国画的笔墨审美当先从书法去考量。书法笔墨的审美很宽泛,傅山主张书法“宁丑勿媚”,病笔成趣,病蚌成珠的例子并不鲜见。传统的好东西很多,穷我一生的光阴也学不完。小时候,祖母做发面饼子,总是拿出先前做饼头来发新面,半缸面能出一缸面,那是一个发酵膨胀的过程。我觉得传统对于当代的意义也是如此,以传统为引,绘我心意。

  艺报:在你的绘画中你怎么处理意韵和造型之间的关系?

  安奇:笔墨可分为笔触和墨像两大块。要做到笔精墨妙不容易。对于我来说,不想也没有能力另起炉灶,去搞新材料、新技法。画,心之迹象,读画如识人。一横如千里阵云,一点如高山坠石。有了如此妙趣横生的联想,有谁还苛求画家去客观地再现呢。笔墨在造型和韵趣之间的两难处境对任何一个当代人物画家来说都一道坎,大凡有成就的画家都越过了这道坎,我正在努力。

  艺报:现在很多人都把绘画当成一种技术,“谈技不谈艺”你怎么看?

  安奇:“谈技不谈艺”和“谈艺不谈技”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技和艺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齐白石的弟子私淑成百上千,但是谁有超过了齐白石呢,就是因为他们全学的是齐白石的技术,像用小勺往笔里注水画虾米这类,那是没用的。李苦禅的成就算高了,高就高在“夺我心也”,激情饱满、意图明确,剩下的就是不择手段了。这也是许多大画家不屑谈技法的原因所在。

  中国画的练习,主要是“练气”,有“气”就能得“势”。这个“势”可了不得;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大势所趋、气势磅礴、气势如虹。世间最柔软的东西是水,水一旦成了势就威力无穷。艺术家得到了得到了 “气” 练成 “势”自成大家。

  艺报:艺术家和市场的关系是纠缠不清的,远则“曲高和寡”,近则容易“不由自主”你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态?

  安奇:许多事情是双刃剑,市场经济也是一样。现在有人提倡艺术市场化,艺术的确也市场化了,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市场化了。艺术商品化,既然是商品,优劣问题也随之出现,艺术品也有优劣之分,市场这只大手确实有力量。它既能把你捧上天,也能把你掀翻在地。市场追着大师走,俗手、庸手追着市场走。没有定力的人跟着转容易晕。我对我自己的市场不做规划,先画好画心里才有底。虚谷曾诗云:“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颇似我现在的状态。“宁做乞丐,不做小偷”,这就是我对市场的态度。

  说市场,等于说钱,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搞艺术的人来书,赤贫与富裕都是克星。往往从艺之人没有钱的时候灵魂是站着的,有了钱之后灵魂却倒下了。这一点我们当警醒。

  生活中的安奇

  艺报:你是刘大为的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安奇:我敬重他的人品,佩服他的艺术。我现在在练习的基本功,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打下的基础了。我1989年的时候上军艺的时候刘大为就是我的老师,等我2000年来北京想再次走近艺术的时候,让刘老师给我看画,他认可了我,还给了我一笔生活费,可以说,没有刘老师的鼓励,我是不可能毅然走上绘画这条艰辛之路的。

  艺报:你平时除了绘画之外还有哪些爱好呢?

  安奇:读书,从中国的古典名著到外国的,很杂很广,书籍反应一个社会在一个时段内的精神面貌。对于画家去观察生活,是一种可借鉴的手段。

  艺报:你看当代的作家的作品吗?

  安奇:也看,莫言、毕淑敏、范小青这些人的作品都读。

  艺报:除了阅读之外有比较生活化的一些爱好吗?

  安奇:没有特别喜欢的,我不会打牌、上网,最开心的就是躲到山里去写生。

  艺报:还是为了画画。

  安奇:(笑)是,还是为了画画。其实能成天画画是件很幸福的事。

  艺报:那你平时是一个很喜欢应酬交朋友的人吗?

  安奇:不是,那是很浪费时间的。

  艺报:这种安静的性格会体现在你的创作上吗?

  安奇:其实我的性格并不属于安静,我时常也会迸发很多情绪,有心潮澎湃的时候,为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我会借助绘画来表达。

  安奇

  原名安建华,1966年生于江苏盐城。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2004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现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创作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5年8月,作品《惠风》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纪念蒲松龄诞辰365周年”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2005年9月,作品《赶集图》《小岞岛的女人》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

  2006年9月,作品《彝寨风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纪念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

  2007年9月,作品《避风塘记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提名展。

  2007年9月,作品《渔家女》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齐白石奖”。

  2007年11月,作品《惠风和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画院、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纪念黄道周”中国画提名展。

  2007年12月,作品《惠风系列之一》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盐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10月,获中国广告业书画艺术大赛金奖。

  2009年11月,作品《赶花街》入选中国美协第五届西部大地情作品展。

  2005年至2007年,两次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直面生活”师生作品联展,以及多次全国巡回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