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为何能坚强地活到76岁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19 14:20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3月14日凌晨在英国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众所周知,霍金是个“渐冻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21岁发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可他坚强地活到76岁,超过了预期值53年,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何患病脑子还那么“神”?

  解放军第101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林伟介绍,“渐冻症”医学上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进展性的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渐冻人”的特征是脑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的进行性退化,因此运动神经支配的肌肉将逐渐萎缩退化,临床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如手部小肌肉无力。最后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直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该病不影响感觉神经,也不影响智力、记忆。也就是说,“渐冻人”的神志清醒、思维清晰。因此,霍金还能在轮椅上提出比如奇点理论、霍金辐射,以及大众耳熟能详的黑洞、宇宙大爆炸等理论。

  为何超过预期值50多年

  “渐冻症”与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绝症。对于渐冻症,迄今缺乏有效治疗方式,目前临床药物仅能轻微改善部分患者的功能与生存率,平均延缓发病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80%~90%的患者在首发症状出现后3—5年因呼吸肌萎缩无力,死于呼吸衰竭。不过,也有一些幸运的“渐冻人”,存活期远远长于此。

  霍金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呼吸肌一直没有瘫痪。专家介绍,这可能与霍金的发病类型有关。研究发现,渐冻症与基因突变有关,不同基因变异导致的渐冻人的临床表型也不一样,有些病人病情发展较快,而有些则发病缓慢。霍金在起病后存活了50多年,可能与所患疾病进展慢有关。

  当然,这也与霍金能获得良好的医疗和护理分不开。“渐冻人”通常是呼吸肌受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等,积极规范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霍金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发挥了作用。

  早期症状不一易误诊

  林伟表示,“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每10万人中大约有1~2人有可能罹患这种疾病。绝大部分患者都是成年以后发病,男患者数量多于女患者。“渐冻症”因为早期发病症状不尽相同,有的患者出现全身无力、腿脚不利索、手抖的早期症状时,往往以为是颈椎病、中风、帕金森等,到骨科等科室就诊,误诊率较高。

  要确诊“渐冻症”,一定要做肌电图,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结合临床症状对疾病作出诊断。

  (毛子灵摘自《江南保健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