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 红都六十载 创业初心在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张培,红都,创业
  • 发布时间:2018-06-08 14:21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元素得到了世界的尊崇。新时代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北京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北京的老字号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同仁堂的药丸子——货真价实”,但是提起红都的服装,恐怕就是“针针计较”了。红都品牌是由历史凝聚起来的文化瑰宝,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国家领导人制作服装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正因如此,才显得弥足珍贵。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经历过历史考验过的红都,必将为国家和民族取得更大成就。

  过去的人讲,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无非四个字,衣食住行。老北京人一提起服装,嘴边上常挂着的就有红都。“那是专门给国家领导人制装的。”1956年,为解决北京“做衣难”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来自上海的20家服装店被精心选拔到首都北京,这些“红帮”服装店和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合并成立了北京红都时装公司。如今,经历了62年风风雨雨的红都,已经成为北京“元老级”服装品牌。

  红都总经理张培是一位老红都人了。从1978年进入北京市纺织品公司下属的安化楼纺织品公司做业务员,到成为北京红都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培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了40年。

  说起当业务员的那段经历,他说自己是个门外汉,并没有直接接触服装,但却从1978年开始到2000年与面料打交道22年。“这也是和服装有缘吧。”

  张培深有感触地说。

  2012年底,张培任红都集团总经理兼一商红都经理。“这才算是服装的正式入门,自此一直在服装行业干到今天。”张培向记者感叹道。

  对于红都的历史,张培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红都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装服务的任务,曾先后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装,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的毛主席像,毛主席穿的中山装就出自红都高级技师田阿桐之手。在1983年之前,红都公司都不对外营业,来这里定制服装的人必须持有部级以上的介绍信。

  改革开放后,红都开始正式对外营业,为每一个普通人量体裁衣。由于适应不了市场的激烈竞争,出现了库存积压,业绩下滑,账面资金紧缺,甚至有一些老员工选择了离开。张培担任总经理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深化了改革之路。为了缓解库存压力,红都开始实行以销定产,绩效挂钩的措施。

  在张培的主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红都的经济效益开始持续增长。红都品牌还相继获得了“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中国名牌商品”等荣誉。

  为何张培能力挽狂澜让陷入困境的企业转危为安?这和他坚持“阅读”有关。在张培看来,时装与文化息息相关,而文化被封存在书中,静心捧读,与书中智慧对话,方能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魂。

  《时尚北京》对话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培

  《时尚北京》:张总,北京的服装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威可多、依文、五木等一大批男装品牌,红都靠什么与这些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保持红都的市场定位?

  张培:中国的服装市场很大,立足北京、放眼中国、走向世界,一直是红都的发展方向。北京市场上很多成熟的服装品牌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同时也有自信,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服装企业,红都集团的综合竞争力很强。比如,红都集团多年来坚持以红都品牌为龙头,造寸、蓝天、华表、双顺品牌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品牌群组战略,很多服装品牌单一化,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遇到瓶颈,从而导致单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存在天花板效应,因此需要借助多品牌策略来突破。而红都集团旗下的五大品牌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通过差异化经营,实现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比如无可替代、无可复制的品牌文化优势,丰富的制装经历、众多的制装故事,这些体现的是一个老字号企业的深厚底蕴。几十年来积累的众多忠诚客户,是红都视如珍宝的无形财富。突出技术人才优势,红都目前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名、传统技艺技能大师4名、高级服装技师6名、服装技师44名,有的技师曾多次被聘为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过服装网上定制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制定。

  《时尚北京》:如何将老手艺人的技艺在红都品牌中发挥作用?

  张培:我们十分重视大师和技术人才,为他们建立工作室,关心他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师带徒的方法,把一些老手工艺人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下去。例如,红都的中山装和旗袍的非遗传承人都有徒弟,他们手把手地把核心技艺传授给年轻技术骨干,同时企业也将大师和老师傅的独门绝技和好的经验,汇编成书和影像资料珍藏。

  《时尚北京》:您提出红都必须走高档路线,走精品路线,那么红都是怎样留住高端人才的,并发挥他们的作用?

  张培:我们尊重人才,对于高端人才一方面尽己所能给予他们高福利、高待遇,另一方面他们能体会到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获得至高荣誉。红都的高级技师中有全国劳模、有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等。真正做到用人之所长,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地方,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是门学问。我们曾尝试过将高级技师人员提拔到门店做经营管理,发现他们的专长还是在服装制作中游刃有余,所以又请他们回到了制作岗位。现在根据大师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在设计研发、生产制作、门店服务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时尚北京》:红都“高级定制”主流人群是哪几类?具体是如何操作的,怎样为他们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张培:高级定制听着很高大上,其实适用人群很广泛,多年来到红都定制服装的顾客,既有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外交家等各界人士,也有百姓大众,还有表演艺术家、歌唱家、演员等等。因此我们提出“红都因顾客而不同,顾客因红都而出众”的服务口号,力求做到满足顾客需求。

  红都的高级定制要经过量、裁、试、做几个环节。量体是制装的基础,根据不同需求,有时会测量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数据。量体时技师会询问顾客穿着场合、习惯、爱好等,根据顾客年龄、职业、肤色、穿着场合等对设计、面料提供建议,并与顾客沟通细节,最终确认款式面料及初步的制装尺寸。然后通过CAD设计、制版。有些服装企业做到这一步时,是用现有的版型来套,根据顾客体型进行微调,省时省力,但这样往往不能完全符合顾客要求,而红都坚守的是一人一版,虽然程序复杂,但这样的坚持是为了把定制模式做到最好。一件服装,需要手工做一遍、正式做一遍。裁剪后服装技师先用手针缝制出半成品样衣,给客人试穿,并标明需要微调的尺寸,根据顾客不同需要,可能会有二试、三试的过程。试样后将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调整,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制作。制作环节根据不同服装也要经历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个定制客户我们都会建立客户档案,征求顾客同意后定期回访,以及售后服务。顾客体型发生变化的,但又舍不得丢弃服装,所以我们提出红都品牌服装终身免费修改。

  《时尚北京》:您认为红都的“红色基因”是什么?

  张培:“红都”品牌起源于有着百年历史的红帮裁缝,红都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红都”一直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制装服务,最著名的是为毛泽东主席设计制作了被世界称为“毛式服装”的中山装,毛主席就是穿着它拍了至今仍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的伟人像,2007年这款“毛式中山装”被评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套装之首。

  《时尚北京》: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服装企业怎样发挥品牌文化优势来促进文化中心的建设?

  张培:红都自从1956年迁京后就植根于北京这片沃土上,红都的企业发展方向与北京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正是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时尚北京》:您觉得时装对美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能起到什么作用?

  张培:我们提倡为国人制国服,让中国人穿出自尊,穿出自信,让中国名牌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我们的红都梦、中国梦。

  文/本刊记者 赵丛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