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目前中国银幕数全球第一的现实,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体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并非多大的惊喜,两三年前我们就知道这一天终将到来。但过去几年,这四五万块银幕对中国观影人口的渗透,确实创造了一些令人兴奋的市场红利。
比如艺术电影的市场空间正在显著扩展。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资料馆之外的放映空间,越来越多艺术片走入商业院线,走进shopping mall里的主流影院,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机构正在用市场的方式组织艺术片的内容资源和发行资源,并很有信心把这门生意长期运行下去。
回看201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令人难忘的是张杨的《冈仁波齐》以1亿元票房和超过300万的观影人次创造的奇迹。然而不止于此,当年还有纪录片《二十二》票房1.7亿元,低成本剧情片《七十七天》票房1亿元、《相爱相亲》票房1800多万元,艺术片《嘉年华》票房2000多万元……这些冷门、小众的广义上的艺术电影所收获的市场,绝对令人振奋。
延续去年的市场热情,2018年奥斯卡大热的艺术电影《三块广告牌》在中国市场收获票房近6500万元,忻钰坤新作《暴裂无声》票房5424万元,刚在戛纳折桂的是枝裕和新片《小偷家族》很快就有了中国买家,将被择期引入国内市场;另外,一些处女作惊艳业界的新导演,例如毕赣和张大磊等,都在继续着各自艺术片的创作路线,他们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和《蓝色列车》都受到资本青睐——艺术片背后的分线发行实践令产业链上下游有信心施展拳脚,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拓普电影数据库的统计,除上影节、北影节两项本土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展映活动外,2017年成规模的国内电影展映活动在数量上远远多于2016年,其中第十届欧盟电影节(2017)票房超过100万元,比上一届多了40万元;2017年,上海的“巨匠经典-日本电影周”和“日本新片展”票房均近100万元,后者成绩同比上一年翻了一倍;百老汇2017香港主题电影展映票房近85万元,比2016年增加了近40万元。在数量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高的各类电影展映活动里,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正在不断增加,追随百老汇、卢米埃在商业院线做艺术电影展映的院线也在不断增多,比如保利、红星美凯龙等。
不仅是艺术片,更多现象显示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多样性正迎面而来。比如,尽管视效大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以近乎压倒性的优势在上映前两周统治市场,但很快国产片和其他进口片就有效压缩了其第三周的放映空间。再比如,近两年来,好莱坞之外的非美进口片开始成批量地被观众们发现和追捧。
自1994年开始,众多中国电影观众被好莱坞大片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观影审美“洗脑”,尽管这在当时挽救了正在凋敝的中国电影市场,但也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年轻观众几乎把好莱坞的叙事节奏、视听语言等同于唯一的电影模式。可喜的是,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背后的力量来自于市场自身的进化。50000块银幕的市场容量,超过80%的线上购票率,以及上影节、北影节和电影资料馆长期地“孵化”,让一部分中国电影观众在享受观影便利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观影频率,产生了对多元类型电影的兴趣和需求,他们正在帮助中国电影市场完成多样性的自我生长。
我们相信市场的自我进化能力,尽管市场经济并不完美,但供需之间永远在发生的互动调整总会在一段时间之后纠正一些缺陷,激发一些创新。
陈昌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