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托尔斯泰谁伟大?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25 15:07

  我不是“高吹”,也不是“托吹”,但既然来到了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的家乡,那高尔基的故居,焉有不去之理?

  高尔基的故居,谢马什科街19号,问了几次当地人,终于找到了这幢三层的小楼。虽然网上说,高尔基故居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参观,但我们见到的,却是门口罗雀,这个时间段到访的,只有我们五个中国记者。其中一位,之前到过索契,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乡,他也去造访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

  “十个游客,八个是中国人。”

  可能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个体系作家,所以现在只有中学时代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我们这一代人,对他还保留着兴趣。

  那么,高尔基是否也是“体系”作家呢?

  1902年,高尔基回到自己的家乡,搬入到这座三层的小院,注意,是租,不是搬,虽然已经34岁了,但那时候的高尔基成名不久,这是他第6次租房,也是他最后一次。

  在这里,高尔基完成了文学的大丰收,不知道收入这样,但从“最后一次租房”来看,他应该告别了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1902-1904年,高尔基在此居住,后期著名的文学作品,如《母亲》、《在人间》等创作于此。故居里的各个房间完全是按照高尔基当年居住时的模样陈列,有会客室、餐厅、儿童房、卧室、创作室等。在创作室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高尔基当年写作的手稿。

  简朴,相当简朴,这个下诺夫哥罗德木匠的儿子,出生于底层,从小目睹着底层人民的贫寒,听着伏尔加河纤夫的船歌,一步步成为文坛巨匠,最终成为苏联文学的象征和旗手。

  高尔基走过的路,用人民日报上称赞C·罗的话,就是:坚毅自律、自强不息,人们爱慕他的球技,更爱他卓越的精神力量。有天赋更有勤奋,人生场上,你也可以跟他一样。

  和高尔基相比,俄国的另一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简直是长在蜜罐里。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读过喀山大学,后来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老托一生都目睹着农奴的悲惨,一生都致力于找到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从我做起,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托尔斯泰后来做的事情,就是高尔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小时候的“阿廖沙”,未必意识到自己以后会成为革命的旗手,但他一定很羡慕小时候托尔斯泰的生活,毕竟他一顿的口粮,就是一个掰下来的黑面包而已。

  的确,托尔斯泰代表着俄罗斯的良心,他的作品不受时代的影响,而被披上“革命”色彩的高尔基,在经历了时代变迁,风云变幻以后,人们对他的认识突然模糊不清。

  毕竟,曾经的“高尔基”市,也恢复为“下诺夫哥罗德”市了。

  可能苏联时代,高尔基被认为更伟大,可能现在,托尔斯泰被认为更伟大。

  如果有高吹或者托吹的话,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

  托尔斯泰有三部曲,高尔基也有人间三部曲嘛。

  我在快离开高尔基故居的时候,用翻译软件问一下工作人员,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谁伟大?年轻的小姑娘,似乎不敢回答这个问题,而年老的,经验丰富的,见多识广的中年大妈嘟囔了几句,我完全听不懂,但还是听清楚了托尔斯泰的名字。

  一样伟大?托尔斯泰更伟大?托尔斯泰不如高尔基?

  谁知道呢?其实都伟大,就像梅西和C·罗一样,他们都伟大,只是我们的执念,非得让他们分出个高下。所以,这个世界,从此就不清静了。

  特派记者白国华(发自俄罗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