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养殖小镇边上的垃圾场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枫桥,环境污染,公益诉讼
  • 发布时间:2018-06-28 15:05

  枫桥日记之二 5月7日 阵雨 山下湖镇

  堆放垃圾的初衷是为了整治环境污染,但这个行为本身又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好心办了坏事,虽然说不上严重,但是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纠正

  5月7日上午9时许,诸暨市下起了雨,《方圆》记者随着诸暨市检察院枫桥检察室检察官黄启刚驾车穿过枫桥江上的一座石桥,到达山下湖镇新长乐村位于江边的一处被砖墙围起来的荒地。正好有一辆拉着建筑垃圾的小货车从这里经过,黄启刚看见了,立刻从车上下来,对小货车司机喊,这片荒地“现在不能倒垃圾了”。

  小货车开远后,黄启刚告诉记者,虽然这片荒地已经不再作为垃圾场使用,但附近的村民仍有不知情者,偶尔还会来倒垃圾,检察官也会时常过来看看,遇到倒垃圾的村民便会劝说他们倒到别处。

  关于这片荒地,有一个涉及环境污染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故事。

  2017年下半年,新长乐村响应山下湖镇政府环境整治的号召,在枫桥江边上腾出一块地来建成一座垃圾站,专门用于给镇里各村暂时堆放清理出来的建筑垃圾,租金由山下湖镇政府出。说是垃圾站,其实就是一片荒地,面积约三四亩大。因为村里条件有限,只是简单地在垃圾站旁建了一间房屋,让村民在这里值班。

  半年时间过去,附近的村民基本都按照要求,将建筑垃圾拉到垃圾站来倾倒。记者在新长乐村走访时注意到,街道上确实几乎没有什么垃圾,因为珍珠产业发达而遍布池塘的村落经过阵雨的冲刷,更有一种清新的味道。

  但出现一个问题,垃圾倒到垃圾站之后,下一步怎么办?半年来,垃圾站的垃圾已经堆积如山,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镇里并没有对这些垃圾的处理作出明确指示。

  还有一个问题,垃圾站的位置离枫桥江比较近,建筑垃圾中有一些,比如泡沫类的,遇到比较强的风就容易飘到江里去。山下湖镇又是浙江著名的盛产珍珠的地方,有些村民还会倾倒珍珠作坊加工后的河蚌等垃圾,这些垃圾腐败后腥臭难闻,极其污染环境。

  正因如此,有附近村民将垃圾站的情况反映到了“平安浙江”APP上,希望政府解决。“平安浙江”APP是一款浙江省政府发布的便民服务平台,任何浙江省内的居民都可以在上面反映涉及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信息会分流到各自涉及的乡镇,再由乡镇进行具体的处理。

  枫桥检察室在“平安浙江”APP上发现新长乐村垃圾站的线索后,认为可能存在山下湖镇政府环境违法的情况,便启动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2018年3月,负责该案的黄启刚第一次到现场时,被垃圾场的臭气熏得够呛,“肉眼可见的程度,应该是对环境有污染了”。

  经过仔细勘察,以及询问山下湖镇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新长乐村村委,黄启刚发现,堆放垃圾的初衷是为了整治环境污染,但这个行为本身又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好心办了坏事,虽然说不上严重,但是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纠正。办案过程中,枫桥检察室制作了检察建议书,发给山下湖镇政府,山下湖镇政府则承诺在5月或者6月前将垃圾及时处理,计划将垃圾妥善处理后,将垃圾场用围墙围起来不再倾倒垃圾,最后将其复绿。

  新长乐村村党委书记何书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垃圾已经基本处理完毕,荒地也用围墙围了起来,下一步就是环境修复了。

  “山下湖镇的主要产业是珍珠产业,许多村民在自己的池塘里养殖珠蚌,这种产业对水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垃圾太多又不及时清理,污染到附近水源,后果将不堪设想。”何书记说,“一个垃圾场的垃圾没有处理,看上去是小事,但如果影响到本地的珍珠产业就成了大事。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我们非常支持,把小事化解在萌芽阶段,就可以防止出大事。”

  “此前店口镇也发生过一起环境污染的案件,8家金属加工企业涉嫌污染环境,诸暨市检察院在查办该案件后,对环境修复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后来,8家涉嫌环境污染的企业在污染区域建了一座‘山前生态环境修复公园’,占地面积2783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开放一期工程,有空你们可以去参观。”黄启刚介绍。

  “枫桥经验”中耳熟能详的几句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诸暨市办理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中可见一斑。

  文/方圆记者 靖力 通讯员 何若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