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升级+竞速,开辟内容竞争新蓝海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纪录片,东方卫视
  • 发布时间:2018-07-12 14:10

  2018年,东方卫视中心启动“大片战略”,特批每周一黄金档固定时段来播放纪录片。“以前我们是新闻、综艺、电视剧三驾马车,现在我们将纪录片也放到了与新闻、电视剧、综艺同等重要的位置。”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告诉记者。

  新闻立台、综艺发力、剧场支柱、纪实添彩,东方卫视“梦想的力量”品牌在内容体系上的均衡布局又有了一次完美呈现。

  把握时代脉搏 深挖纪录大片

  这两年,东方卫视纪录大片奇峰突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纪录片。尤其在以下三类题材上,不仅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一类是民生类纪录大片,比如《生门》《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追眠记》。

  2017年年底开播的《生门》是罕有的以生育为题材的国产纪录片。完整地刻画了人生最初的仪式——出场的不仅有母亲、新生儿,还有产科医生、护士,以及病人家属和病友。

  《生门》没有回避医疗纠纷、早产儿医疗问题等社会痛点,而是立体地表现了人性和现实的复杂面。通过真实的记录,《生门》不仅促进了全社会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和理解,而且以榜样的力量增进了公立医院的公信力。

  在今年“两会”期间播出的《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是国内首部以120急救医生为题材的大型院前医疗急救纪实片。该系列片将镜头对准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三辆120救护车,记录了9位120一线急救人员在救护车接到急救任务后所发生的故事,采用跟踪拍摄,在不影响对病人急救的前提下,多角度多方位真实呈现急救中心及急救人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

  作为一部公益性质的医疗纪实片,《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不仅向观众传递生命的价值与人间的暖意,也给观众带来实用而生动的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将日常相关的医学常识、急救技巧等自然融入纪实片中,让更多民众学习掌握疾病和意外发生时“急救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二类是关注当下和改革开放成果的纪录大片,比如《中国老总》《激荡40年》等。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东方卫视将推出几部与时代命脉息息相关的纪录大片。其中,已经播出的《中国老总》,通过柳传志、刘庆峰、李彦宏、董明珠八位中国老总讲述转型升级时代的梦想、信仰和奋斗,构建对这个时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今年下半年,东方卫视还将重磅推出20集纪录片《激荡四十年》,这也是吴晓波继《激荡三十年》后的新作,观察改革时代和商业社会的变迁。

  第三类是文化类纪录大片,比如《本草中华》《最美公路》《被点亮的星球》等。

  2017年,东方卫视聚焦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本草中华》颇具看点,首季创造了0.94(CSM媒介研究35城数据)的纪录片收视率纪录,豆瓣评分高达9.0。据介绍,在第二季该片将继续带领观众走入神秘而充满活力的本草世界,传达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在自然地理作品方面,东方卫视将围绕“宇宙探索”,以“真人秀+纪录片+硬科幻”的形式,推出重磅纪录片《被点亮的星球》。据介绍,本片将由《黑天鹅》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指导,从宇宙讲述地球的故事,为下一代定义地球。

  强化舆论导向 彰显媒体责任

  众所周知,纪录片行业存在变现模式单一,宣发、营销环节缺失断裂,资金投入匮乏等难题。对一线卫视来说,在“寸土寸金”的黄金档,排播收视力略逊电视剧和综艺的纪录片,确实需要很大魄力。

  在2018年编排中,东方卫视为纪录片在黄金时段设置固定时段,不仅是源于其大情怀的主流媒体责任,也是对文化消费潮流更替和迭代的顺势而为。

  随着城市中产人群和受高等教育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从纯娱乐转向选择更加原创、更有见解、更真实的内容,而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渴求知识,渴求真情实感,渴求更加高品质的内容,这就是文化消费升级的年代,而真实的内容将点亮下一代中国荧屏。

  按照李逸的说法,“观众的品位、认知在不断提高。” 《本草中华》《跟着贝尔去冒险》《急诊室的故事》《我们在行动》等纪实类节目内容,塑造了东方卫视别具一格的清新风格,也完成了目标观众群体的养成和积淀。

  李逸坦言,“纪录片的收视率可能不会太高,但是它有的时候会给我们惊喜,它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应、口碑效应。”

  纵观东方卫视发布的2018年纪录大片名录,可以说为观众呈现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多元横切面。东方卫视不再将自己的位置放得高高在上,而是开始关心用户的需求,关心社会最柔软的地方,关心传播的效果,关心客户价值的体现。

  “我们这几年播的纪实类的节目,尤其关注民生,所以每次播的时候社会反响都非常大。”在东方卫视中心总编辑鲍晓群看来,“无论是《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还是《生门》,都不是简单地展现事件的剧情冲突,而是涉及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某种情感共鸣,这些对社会制度的健全有非常大的价值。”

  令鲍晓群颇感到意外的一点是,这些纪录片不仅收视率相当不错,社会反响非常大,而且带来了一定的利润。

  有观点认为,纪实类内容“不应该商业化”,但还是“应该兑现商业价值”。相比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中国纪录片在产品形态、运营方式上都落后了一大截。在传统的广告收入明显可见天花板的前提下,视频网站的介入,或许会改变纪录片行业的整体生态。

  如今,很多纪录片在节目创作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的框架。现阶段短视频“变现”的商业模式也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更大程度上,纪录片的行业玩家正在达成共识: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之下,人人都坚信这背后潜藏的巨大潜力。

  冯珊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