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扩大开放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电影,市场
  • 发布时间:2018-07-12 14:27

  环顾全球,中国几乎是唯一在迅速持续地市场升级的国家,由于这是一个统一、有序、竞争、开放的市场,世界各国对它的需求不言而喻。电影行业在此可以配合国家战略的地方很多,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中国电影行业可放眼全球,加大开放力度,开辟自己的战场。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远未探底,很多终端资源还在闲置。市场能量的闲置不是说电影数量变少了,更不是说老百姓不爱看电影了,而是这个市场的潜力大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放映能力应该在年度1000部电影。事实证明观众不仅爱看欧美片,也爱看亚洲片,譬如印度片、日本片、泰国片;不仅爱看进口大片,也爱看进口小片,譬如《一条狗的使命》《起跑线》《看不见的客人》等。现在的真实情况是很多影城、影厅资源闲置,档期节目不够多样性,观众到了影城可选择的影片不多。相反,当他们回到家中上网时,则可以看到很多在影城无法看到的影片,无数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影片,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毫无障碍。影城本来的核心价值遭遇到了实实在在的挑战。

  现在是该检讨电影市场资源配置与产业战略的时候了。从国家战略层面也好,从产业自身突围层面也好,加大进口影片发行力度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17年,我国发行进口片102部(含跨年度发行8部),试想如果增加一倍,其实都不到国产片年度发行量的一半(2017年国产片423部,含11部跨年)。

  电影产业不仅是生意和货币的问题,也是各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产业,因此在“一带一路”的旗帜下,扩大进口影片就是对世界各国文化文明的尊重,尤其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尊重他们的文化,比做生意更能够赢得对方的好感。

  此外,增加进口影片还有三大好处,其一是中国加大开放的形象骤然凸显,中国在文化领域对外沟通,增加共同语言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是中国观众的视野打得更开,不会再局限于现在的几部大片,对全世界的了解会空前增加,对于中国青少年的精神进步帮助很大;第三,中国电影生产的对比坐标更多更好,中国电影不仅可以通过和美国电影比较而进步,而且可以和更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交流,在全球视野背景下,更快更好地提升中国电影的创作手法、艺术观,以及共同价值观。

  担心中国电影经受不起进口片冲击没有道理,一方面中国电影的文化习惯有着民族传统积淀,二十多年进口大片发行之路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电影既有的主场优势在于它所表现的中国社会情感和中国人民的当代生活体验,任何国家的电影,包括美国大片都无法抵消,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坚守阵地,矢志不渝做好国产片发行放映的原因。

  第二就是中国电影需要更好的进口影片作为自身进步的参照物,学习之,超越之。有对手才会有提高。中国电影总体上看水准还是不高,真正高水准的国产片仅限于几家大出品公司。知耻而后勇是当下中国电影最该有的态度,否则影片虽多,难进市场;进了市场,没有票房;有了票房,相互埋怨,发行不力?影片质差?各执一词,吵吵嚷嚷。不如退回自家作坊,反思观众评判。

  最近一段时间业内的乱象,从侧面看正是中国电影创作与发行都后继乏力的表现。我们以开放倒逼改革,以进一步开放倒逼制片发行,恰是针对现阶段局面的一剂良药。进口影片不是票房都高,而那些有内涵的影片,更会穿越票房单一的雾霭,给我们带来文明,带来文化,带来世界的新曙光。

  赵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