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

  千年之前,秦淮河畔,乌衣巷深,青瓦石阶,兴许你能看到撑着油纸伞的少女在小巷里款款走过。星星灯火,波光粼粼,曲调袅袅,兴许还能见到文人墨客在酒楼里觥筹交错。时光荏苒,如今的秦淮河畔虽无歌姬争艳,才子风流,但依然流淌着风花雪月,倒映着往日辉煌。

  南京“文味”

  我在南京读了4年书,走过梧桐树下悠悠长长的路,看过鸡鸣寺簇簇盛开的樱花,也会在为了看日出,在紫金山顶呆上半晚。

  在来南京之前,最先对南京的印象来源于那几部人尽皆知的片子和脍炙人口的几句诗,在我眼里,金陵城既是《金陵十三钗》里玉墨用吴侬软语里唱的《秦淮景》里的繁荣模样,也拥有着杜牧诗句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烟火气。但是我想最贴切的莫过一句“六朝金粉地,秦淮烟雨楼。”

  南京这座城市经历6个朝代——三国时期的吴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她曾经辉煌过,落败过,又重新辉煌,又再次落败。其实相比称它为南京,我更想唤她一声金陵。我曾经见过东南大学校区的六朝松,听闻是六朝时期梁武帝亲手将此树种植于宫苑之中。年代久远,稍显垂垂老态,两侧虽然架着承重的铁杆,貌似老态龙钟的老人,但它的叶冠却显得依然生机勃勃。像极了旧时的金陵,虽然经过很多的磨难与摧残,但是依然生生不息。我想六朝松等待了千年,炮火终熄,生命不止,终于等到了它想要的那一个太平盛世。

  或在某日,你走上明城墙,想象着,那些只在梦里出现过的文人墨客,也许在千年之前,站在此处,引吭高歌,兴许在某次酒后,兴致使然,顺手写下千古名句。走下城墙,恍惚回到了现实世界。回到了那个熙熙攘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了。如今的金陵已然逐渐变成了一个旅游城市,向世人展现着他现在的繁华和曾经的疮痍,历史铭刻在城墙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南京“食味”

  其实很多人提起南京美食只会想到一道菜——鸭血粉丝汤。鸭子在南京人心里的地位不言而喻,我的一个南京朋友总是隔三差五的邀请4、5个好友,不去大酒店,不去网红餐厅,仅仅在街边的小店,就可以享受正宗的盐水鸭、烤鸭、咸板鸭等等各类的鸭类美食,听他说,南京很多街边的店都开了很久,一代传一代的手艺,外人是怎么都模仿不了的。

  走在夫子庙的巷子里,其实倒是可以用“美酒不怕巷子深”来形容。你真的不用担心找不到一家你喜欢的店,各式各样的店家,多种多样的餐点,他们最不怕的就是顾客口味刁钻,难以伺候。一勺小料,两把香菜,原汁原味的鸭骨汤,漏勺里装着粉丝、鸭血、鸭肝,小火慢炖,香味四散开来,坐在那,光闻着味就能让你垂涎欲滴了。其实在南京不仅仅只有“鸭味美食”,其实南京还有名冠天下的“秦淮八绝”。所谓八绝——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没有吃过秦淮八绝,不算真的吃过南京的美食。很多人说,南京的历史使人沉沦,而南京的美食使人留恋。

  你可以把日子过成诗,清晨,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点上一笼鸡鸣汤包,吃上一碗鸭血粉丝汤,和朋友一起聊聊天,时间慢慢的过。下午听一场白局或看一场电影,陶冶身心,晚上走在玄武湖公园里,湖光隐隐,陪着家人,惬意放松,缓解工作的压力。

  南京“韵味”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初次听到这首小调是坐在电影院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女主角玉墨怀抱琵琶,吴侬软语,缓缓地唱进人心,很多人以为这样的演唱方式来自南京,其实不然,电影中的演唱其实来自于苏州评弹,而南京最“地道”的其实是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白局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

  记得第一次听到白局,是在南京博物馆内,走进深深庭院,展现出民国时期的老茶馆,内场里刷着朱红的墙漆,放着旧时的八仙桌,长条板凳,给上30元门票之后,点上一壶铁观音,随意坐下,愿意来听的大部分都是南京老人家,休息的时候,听老人家讲讲过去的老南京,让你在午后的时光里,一边欣赏着台上唱的白局,一边品味着春意绵绵的暖茶,日子好不惬意。其实在历史中,有很多的戏种没有办法流传下来,或是失传了,或是无人继承。但是经过时代的更迭,白局依旧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我想这不仅仅是靠运气,更是这背后的老艺术家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让我们在今天,可以坐下静静地品味其中的韵味。

  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老师曾经说过:百姓的话讲百姓的故事,白局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就因为老百姓喜欢它,它才能流传。它有生命力,就是民间的,越是民间的,越有生命力。而独树一帜的生命力和自愈力,同样让金陵这座古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