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新浪微革命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曹国伟,新浪,微博,革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5 08:27
2010年11月16日,新浪微博主办的“2010年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召开,一贯对媒体若即若离的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一改低调,在会上宣称:新浪将因微博而变。
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达5000万,平均每天发布微博内容超过2500万条,其中38%来自于移动终端。从8月28日到10月底,新浪微博平均每月增加1000万新用户,呈爆发增长态势。同时,截至10月份,新浪平台上已经有800多款应用,推荐到频道的应用有285款——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巨大的用户量和社会影响力,让新浪微博成为2010年中国互联网最“给力”的媒体创新。明星和草根,官方和民间,意见和趣味,现实和观点,参与和围观,一道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媒体平台,也成就了新浪从海量新闻资讯门户到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转型。
先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起先,不少人在眼红Twitter的时候,对微博在中国应用持有很大疑虑,因为最早的微博网站饭否、叽歪等出于各种原因曾一度消失或彻底消失。但继之而起的新浪微博告诉我们,在国内推广微博带有中国特色“是必须的”。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开始对外公测,新浪成为国内最早涉足微博的门户网站。此前,新浪的业绩虽然一直不错,但在风起云涌的web2.0时代,其仍然按门户思路走着传统媒体道路,缺乏亮点和冲劲。微博的推出,让新浪有了品牌爆发式增长的新支点。
新浪2010年第三季度主要业务营收状况:不计已分拆的房地产业务,广告营收为8100万美元,非广告营收总计2730万美元,其中包括2010年第三季度的移动增值业务营收为2070万美元。
“这个点是一个巧合。”曹国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新浪微博推出的来龙去脉。在此之前很早,新浪就把发展和投入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视频和社交网络两个产品上,期间投入巨资开发了SNS产品“朋友”。这个产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成熟的社交网站的所有应用,比如博客、相册、播客、私聊、群聊等。但这个产品全而不精,过于复杂,难以令新浪掌门人曹国伟满意。曹国伟去年某日碰到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张问“朋友”发展得怎么样,曹国伟回答:“发展不起来,关了。”
曹国伟认为,互联网产品只有满足明确、简单而直接的需求,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传播能力强且具发展空间的商品。所以他要求新浪的产品部门把这个复杂的SNS产品简化为纯粹而直接的微博。化繁为简的微博保留了发布功能、一键转发功能、关注功能、评论功能等。
果不其然,新浪微博一经推出即引发了用户和业内的极大关注,影响力和平台价值急遽放大。成功推出微博,让新浪实现了从一个传统门户网站向一个互联网平台过渡的巨大转变。“我们的规划是将新浪微博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社区、平台。”
新浪微博最初以信息传播为主,有很强的媒体特征。2010年8月之前,新浪微博团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快速提升微博用户规模。“只有将微博用户量做到中国网民总体规模的一半以上,其影响力才会真正无法抵御。”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表示。“用户是新浪微博制胜的法宝。”
在这一阶段,新浪微博的运作沿袭了新浪博客的成功路径:一方面利用明星、名人聚拢人气——博客时代,老徐博客点击率的居高不下把徐静蕾打造成了新浪博客的代言人。微博时代,之前游走二线的演员姚晨摇身一变成为粉丝众多的人气明星,微博的招牌也因她而打响;另一方面发挥新浪的媒体功能,充实资讯内容,增强品牌传播效应。明星效应和媒体实力使得新浪微博构筑了无可取代的先发优势。
第二阶段,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以及用户的增加,今年8月新浪微博一周年之际,重点对社区属性做了提升,即充分发挥各种应用和功能特性来黏住用户。“开放共赢的理念以及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是新浪微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相较于其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诞生之日起,新浪微博就内置了博客同步功能,支持包括新浪博客、QQ空间、百度空间、搜狐博客、天涯博客、MSNSpace、网易博客在内的知名博客站点,关联博客发表新日志时,新浪微博会自动发表一条同步微博。
微博的传播效应是裂变式的。“每一条微博都是信息载体,当它在互联网上流动的时候,所有的网站应用服务都会在微博的信息流中呈现,通过用户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传播与扩散。”彭少彬表示。
新浪微播的传播路径主要有两条:“粉丝路径”和“转发路径”。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一对一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一对多的网络传播,而是一对多,多对多的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也是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的一个实践。
开放平台
“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和规模效应已经形成,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众多开发者参与我们的开发。”——新浪主导的“微博开发者大会”野心勃勃,新浪希望借此吸引海量“民间智慧”参与微博应用的开发,进而构筑平台技术方面的竞争壁垒——“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期。”
第三阶段新浪的目标是开放平台和分成模式。新浪微博对于新浪而言最重要的使命是推动新浪实现战略转型,从内容平台转型为用户平台,通过丰富应用和功能进一步吸引用户使用微博,甚至产生付费,形成正向循环。
“微博实现了对于信息流和人际关系的高度整合,我们会把基于微博的信息,用户及关系这三个基本要素整合在一起,以API的方式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这就是我们的微博开放平台。”曹国伟表示。
在twitte的技术基础上,新浪微博的技术创新一直在持续,不断针对用户需求推出新功能,如微博同城会、微聚点、投票功能和已开始公测的微群产品等。“聆听用户的声音,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才会让用户最终选择落户新浪微博而非只成为看客。”
曹国伟认为,微博和平台是互联网媒体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用户不仅产生内容还进行主动传播。社交网络和移动平台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两大动力。社交网络和移动平台的结合正在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正在改变企业接触消费者的方式。而微博正是实现这两者完美结合的理想平台。
目前,通过移动终端登陆微博的用户比例已超过40%。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目前还不到PC互联网用户数的一半。有人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到2015年将超过PC互联网用户数。秉承平台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新浪微博平台被赋予了无限的可拓展性。
作为国内首个公布开放平台计划的门户微博,新浪微博将与开发者以3:7的比例分成,“我们坚信唯有开放和创新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才能实现与开发者的共赢。”
新浪在“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启动中国微博开发者创新基金,一期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微博应用开发的基金。未来,新浪还将在技术交流、商业激励、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支持开发者。此外,新浪微博平台未来的商业化还会有广告自助和应用增值服务等方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