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为何要将特斯拉私有化

  8月7日,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发布推文称:“我正在考虑将特斯拉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资金来源是有保障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华尔街一片哗然,对长期亏损的特斯拉,做空的意见已日渐主流。而马斯克此举无疑搅动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未来的判断。

  马斯克发布推文当日,特斯拉的股价维持在340美元上下,而他给出的收购价是420美元,这意味着如果私有化最终成型,投资者只要继续持有,就有着80美元的利润空间。

  马斯克这次开不了玩笑了

  毛俊(风险评估师)

  4月1日,面对公众和媒体对于特斯拉现金流的担忧,马斯克在推特上一本正经地分享过特斯拉破产了的“假图”。但这次不再是玩笑,如果马斯克无法完成特斯拉私有化,将涉嫌恶意操控股价的违法行为,最坏的结果是公司被罚款,而他本人则有牢狱之灾。

  以马斯克所宣布的收购价格:每股420美元,那么特斯拉目前的市值约为820亿美元。据2017年特斯拉披露的文件计算,马斯克持有特斯拉近22%的股份,要完成特斯拉私有化,马斯克还需筹集超过66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如果成功,这将是史上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将超过2007年私人财团以450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巨头TXU的交易规模。

  根据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特斯拉消耗了近5亿美元现金,目前现金储备已下降至22亿美元,净现金流持续为负。对于长年经营处于亏损状态的特斯拉而言,想要筹集到退市资金,异常困难。

  现在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马斯克回答很肯定,他表示“资金已准备妥当”“投资人已确认支持”。

  唱衰特斯拉的华尔街表露出了嘲讽:《华尔街日报》在消息发布后3小时内连发了5篇次报道,看衰这次私有化收购。其判断依据依然是:特斯拉是一家亏损严重、烧钱不断、现金流短缺、产能不足的公司,同时马斯克过分自负。

  同一时间,华尔街银行界纷纷表示,对于特斯拉私有化没有承诺出资进行杠杆收购。另一大“金主”软银集团在8月12日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参与特斯拉的私有化进程。

  8月8日,外媒报道称,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建仓20亿美元持有特斯拉股票,约占该公司股权的3%到5%。该基金似乎成为特斯拉私有化最有可能的支持者。此后,马斯克在特斯拉官网发布声明:PIF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执行此类交易。他同时预期,三分之二的公共股东将继续成为私有化特斯拉股东。

  特斯拉被上市“拖了后腿”吗

  周游弋(汽车行业研究员)

  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私有化的这一决定,看似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他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写道:最终私有化能够给特斯拉营造最好的运营环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特斯拉的股东和员工都受到了来自股价震荡的严重干扰。同时,受困于上市公司的财报周期,我们迫不得已要作出一些看上去适合当前处境、但并不一定适合长远发展的决策。最后,作为股市历史上被做空最严重的股票,上市意味着会有很多人有动机去攻击公司。

  长时间以来,马斯克对于特斯拉受到投资者和媒体大量的关注而感到不快。早在2015年1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就声称“后悔在2010年6月将特斯拉公开上市”。他认为,一家上市公司周围有很多噪音,人们经常对股价和企业价值发表评论,这些噪音严重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开销。资本市场的季度考核模式(季报),迫使公司不得不注重季度收益,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投资者需要意识到,特斯拉已经成为美股历史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截至目前,市场上还有130亿美元的做空量。根据相关金融分析公司数据,2016年至今,特斯拉被做空的股票数量在所有美股中排名第四。

  长期与空头打拉锯战,让马斯克和特斯拉耗费了很大的精力,他不想被华尔街时时盯着而束缚了手脚。

  私有化消极的方面在于,退市后公司的营运数据将不再透明。而从积极的角度考虑,特斯拉私有化若成功,将给很多需要更长时间去成长的创业公司提供先例,或许会带动一波私有化热潮。私有化后公司可以免除其在现金流、利润等短期问题上的诸多烦恼,对于一个持续成长的创业型公司而言,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特斯拉私有化有四种“结局”

  李娟(理财分析师)

  马斯克的推文如同兴奋剂,当日特斯拉股价大涨10.99%,最终以379.57美元收盘,当天的股票交易量也达到了3064万股,是特斯拉日均交易量的3倍多。8月14日,特斯拉股价已回落至354美元一线,这一现象显示了投资者和市场对特斯拉完成私有化目标并不乐观。

  一般来说,私有化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其中被动私有化又称为“强制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业绩不佳,无法满足上市条件时被迫退市。而主动私有化其实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

  想要推进私有化进程,就得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掏钱收购公众股东手中的股份,马斯克每股开价420美元,明显高于特斯拉现阶段的股价。换句话说:只要现在买进,等特斯拉私有化的时候再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卖出,20%的利润稳赚不赔。

  这也就是为什么消息公布当日特斯拉股价会飙升的原因,而此后几个交易日中的回落,说明市场对“如意算盘”没有信心。

  在设想中特斯拉的股份交易构架将会与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SpaceX有着相似之处:外部股东和员工每6个月有一次交易股份的机会,既可以卖出也可以增持。

  对于投资者而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投资目标。目前特斯拉存在四种可能的结局:一是特斯拉完成420美元价格的私有化,投资者当时卖出获利20%(以目前市场价计算);二则是特斯拉最终未完成收购,华尔街空头幸灾乐祸,而特斯拉股价必有一轮急挫;三是特斯拉完成私有化,投资者继续持有其股票,公司预期发展下,股价存在翻倍的可能;四是在第三种前提条件下,特斯拉发展停滞或不能维持营运,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

  私有化成功案例带来的启示

  赵查理(港股经理人)

  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新退市意见增加了主动退市条款。从此在内地A股,上市公司在股价被低估等情况下,在符合相关条款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主动退市。

  而在港股市场,私有化的资本操作方式早已常见。按照规定,股东大会须有50%以上的股东人数及75%以上的可投票股份投赞成票,上市公司私有化就能通过。

  2006年6月,美国AB啤酒公司发起了对哈尔滨啤酒的私有化收购。当时,美国AB啤酒用每股5.58港元的价格,击退劲敌南非SAB啤酒的每股4.30港元,以哈啤2003年年报每股盈利0.11港元计算,收购价的市盈率约为37.7倍。最终以约56亿港元获得哈啤99.9%的股权,哈啤被私有化退市。

  这次私有化的方式被称为“过度收购”。这种方式对普通投资者极为有利,因为为了获得市场份额或协同效应,收购方就必须抬高股价谋夺全部控制权,投资者手上的筹码就越发值钱了。

  而在股市低迷期,当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幅背离其真实价值,上市公司失去融资功能时,大股东发起私有化收购也是常见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私有化,普通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从私有化中能否获得利益就比较考验个人投资经验了。

  从成功私有化案例分析,首先发起人一般需持有较大股份,相当一部分案例中发起人持股超过了40%;其次在发出私有化收购要约前,发起人一般已获得背后财团的鼎力支持。以马斯克目前境况,以上两个条件都略有欠缺。

  目前看来,特斯拉的私有化依然是前路漫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