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大海的风情万种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洋,博物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10-17 14:50
20世纪初兴建于摩纳哥公国的海洋博物馆,真正标志着海洋馆从动物园和自然史博物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全新类型的科普展馆。100多年过去,建造海洋馆的知识传遍了世界各地,它们也在展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各出“奇谋”致力于为参观者营造新鲜感。
位于挪威极地城市特罗姆瑟的Polaria水族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多米诺骨牌般的外观,到内部的展示设计,这座位于极地“大城市”的海洋馆,致力于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带给极地生态系统的危机。
从“鱼之屋”到海洋馆
将原本生活在江河湖海之中的水生动物“请”上陆地,并且让它们活着供人观赏,这样的构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而让这些动物出现在公众面前,作科学传播之用,则是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以实现。1853年,英国伦敦动物园建成了一座名为“鱼之屋”的展馆。从历史图片来看,这座建筑物更像是今天的植物温室。但正是这种用大量玻璃来建造建筑的技术,使人们在陆地上“全方位观鱼”成为现实。
当时间进入20世纪,位于法国尼斯附近的欧洲袖珍国家摩纳哥公国,在一座高出海面85米的悬崖上,建造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除了收藏有船舶模型、海洋动物骨架、海洋探险工具、祭祀用品等文物的展厅,这座博物馆还拥有一座巨大而且高水平的海洋馆,展示着包括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总共6000余种海洋生命;运用真实珊瑚礁改造而成,容纳了高达45万升海水的热带海洋展区,更是一项格外引人入胜的奇观。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在室内模拟海洋环境的科普展览模式,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遥远的中国。1930年,在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等科技先驱的倡议下,亚洲第一座海洋馆在青岛动工,并于1932年5月8日正式开馆。
当时,这座设在青岛海滨公园(今天称为鲁迅公园)里,靠海而建的“中国风”展馆迎来的第一批“居民”,是与山东半岛临接的黄海与渤海中的各种鱼类。而后,青岛水族馆经过几次扩建,增加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和淡水生物馆等模块,最终成为规模宏大的青岛海底世界的一部分。青岛水族馆的这座最为古老的展馆建筑,其定位发生了几次变迁,先是将展示内容换成鲜亮的珊瑚礁鱼类,直到成为今天专门展示水母的“梦幻水母宫”。
作为中国饲养和展示水母的先驱者,这座80多岁高龄的老建筑内部,却有着历久弥新的气质。水族馆的水母繁殖实验室,对多种水母的繁殖和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让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母同处一室的奇景:除了中国沿海重要的水产品海蜇,还有颜色鲜亮的太平洋金黄水母、娇小的澳洲斑点水母(珍珠水母)和有些像雪花的安朵仙水母。正是得益于水族馆的现代化展示手段,这些难得一见的海洋奇珍,才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
透视“北极之门”的海
但随着海洋馆越来越多,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那就是类似的展示会逐渐趋向大同小异,很难再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和新鲜感。因此,为海洋馆赋予特色鲜明的主题,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比如,一些海洋馆的热带淡水鱼展区会使用很多拉丁美洲印第安文化风格的装饰,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这些鱼类原本生活的环境,比如青岛海底世界2015年改造完成的淡水生物馆即是如此。而在挪威的特罗姆瑟,一座名为Polaria的海洋馆,则成功地将海洋馆的主题与城市的“气场”结合起来,致力于为人们揭示极地海洋的秘密。
“Polaria”是一个挪威人自造的英语单词,可以翻译为“极地乐土”,而这个词其实也是特罗姆瑟的写照。由于有暖流经过,位于北极圈以内300多千米的特罗姆瑟并不太寒冷,因而成为拥有数万居民的北极“大城市”,被誉为“北极之门”。坐落在市中心的Polaria,是这座城市的一处新地标。通体白色的建筑看上去有些像正在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虽然是对浮冰被海浪推上岸的模拟,却既让人联想到正在随着全球变暖消融的冰山,也点出生物圈崩解后人类并不能在劫而逃的事实。
受制于极地城市有限的资源,Polaria的展示面积不算太大,因此它只展示生活在极地海域,特别是特罗姆瑟周围的鱼类和其他一些海洋动物,使参观者了解了极地海洋独特的生物圈。冰冷的海水和暖流带来的些许热量,共同决定了生活在特罗姆瑟附近的动物种类;而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这些海洋动物也适应了极地,以至于只有在低温的海水里方能茁壮成长。
极地海洋生物有时候会带来珍贵的海洋学突破。Polaria里名为“蛤蜊会说话”的展区,就介绍了一项由挪威、法国和美国的海洋学家合作进行的研究。我们知道,北极圆蛤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为长寿的动物,而且终其一生很少移动,这意味着它们贝壳上的生长线可以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录下这只蛤蜊所处的海域在过去4~5个世纪里的气候变迁。虽然这相对于地球历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足以记录下气候变化的周期。对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的事实,北极圆蛤的记录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
“动物表演”别有深意
随着动物福利的观念逐渐普及,海洋馆里类似于马戏的海洋哺乳动物表演,近年来引起了不少关心动物福利的人士的批评。他们认为,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拥有比较高的智力,海洋馆和表演场狭小的空间,以及通过高强度训练强迫它们完成违反天性的动作,会让它们感到沮丧。此外,表演所用的嘈杂音乐和观众们的喝彩声,也有可能会扰乱这些动物的听觉系统,使它们处于强烈的不适之中。因此,海洋馆里的动物表演,往往会引起争议。
但在Polaria,“动物表演”却被巧妙地转化成了减轻动物不适感的手段。为了让参观者了解北极冰海上的食物链,Polaria在2003年和2010年分别引进了2头髯(rán)海豹和2头港海豹。按照当时的海洋学理论,这些海豹属于海洋哺乳动物当中比较能忍受狭小环境的物种。不过,随着它们逐渐长大,室内圈养的环境还是会让它们情绪低落,难以在参观者面前展示出海豹应有的自然行为。于是,Polaria为这4头海豹设计了“训练课程”,以减轻圈养环境带给它们的无聊感觉,并且使它们“表演”出在自然界应有的行为。
不同于大多数海洋馆里强迫海洋动物“速成”并取悦于人的表演,Polaria的海豹训练只使用“正强化”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海豹像自然界里的同伴一样活泼的时候,它们就会得到食物奖励;但如果表现出圈养动物常有的刻板行为,它们就得不到奖励,但也不会受罚。
海豹的智力与训练人员的耐心,最终使圈养的海豹也充满了活力。它们仅有的“非自然”动作,或许是会主动张开嘴,配合兽医进行体检。海豹们每天的“锻炼”与体检时间,便成为Polaria的“动物表演”项目,让参观者能够了解使圈养动物保持活力的秘诀,还有这些工作的价值。
撰文/马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