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行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都江堰,江南,古镇
  • 发布时间:2019-01-09 16:03

  “堰”是中国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中国最负盛名的堰当然是都江堰,然而我国五千年以上的农业发展史,成就的不仅仅一座都江堰,至今还有一些古老的水利工程熠熠闪光,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浙江丽水市的通济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排委从2014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其遴选标准较为严格,必须满足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条件。

  通济堰的拦水坝位于瓯江与松阴溪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堰头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子因位于通济堰的首部,故得名堰头。我从丽水市区坐公交车,到达终点堰头村,也是丽水“古堰画乡”景区的一个入口。

  和江南的许多古镇一样,堰头村也被青山绿水所包围。古镇街道的一侧是一条人工河,这就是著名的通济渠。通济渠不到10米宽,两旁是两三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的古樟树,绿荫下是清澈的渠水。古樟群苍劲挺拔,遮天盖地。堰头村的古樟树群是整个华东地区最为壮观的,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就有十棵,分布于渠首至三洞桥主干渠两岸,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它们始终守卫着堰渠,也见证着整个村子的历史。传说这里有个风俗,老乡们怕小孩子养不大,都会让小孩拜樟树为干娘,甚至有人给孩子取名为樟树,以保佑自己的小孩能平平安安长大,像樟树那样长命百岁。我对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喜爱,特别是古樟,高大古朴,胸襟宽广,甚至不少藤类和苔藓植物都寄生在它的身上,就像年迈的老爷爷背负着孙儿一样,矍铄康健。

  穿过古街,走到村头,一座“水库”出现了。它的坝体不高,但坡体相对较长,拱形的坝面相当平坦宽阔,这就是通济堰了,真看不出它是历经1500多年沧桑的伟大水利工程,它是那么优雅,那么现代!通济堰岸边有木制观景台,居高临下,左侧是坝体,前方是碧绿的湖水,右下方是涵闸,水流通过通济渠直奔碧湖平原。

  观景台下的松阴溪旁,立着两位古代官员的石像,他们一人手拿图纸,一人手指前方,一看就是通济堰建造者的模样。果然旁边的牌子上介绍说他们是梁朝的詹司马、南司马,其名佚无考,生卒年、籍贯不详。南朝梁天监四年,詹司马奏请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头村),松阴溪与瓯江大溪汇合处筑堰坝。后,朝廷又遣南司马“共治其事”。塑像不高,连同基座大约2米,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老百姓虽然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更不知道二者的容貌特征,但还是凭着丰富的想象力,虔诚地为他们造像。时光如水,岁月如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接受着村民的礼敬。

  通济堰水利工程是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通济堰拦水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48条,毛渠321条,大小概闸72座,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使整个碧湖平原上的三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通济堰创造了许多历史第一。

  通济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堰。拱形拦水坝能更好地承受大水的冲力,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个普通的常识,但对1500年前的古代人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为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而始创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比它们的历史要早1000多年。

  铁水灌缝和松木填基技术是通济堰的特创,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是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在此之前,大坝为木筱结构,松阴溪上游一发大水,水坝就被冲损,岁岁春节皆需进行一次大修,费工又费时。当时任参知政事的何澹(1146~1219年),为了使大坝千秋永固,奏请朝廷,调兵三千,花了三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重建的大坝用千株大松木作为坝基,松木在水中是永远不会腐烂的,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为使石坝增强整体性,就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熔化的铁水铸到石坝缝内。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

  通济堰工程还首创了水的“立交桥”。离拱形大坝500米处,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水横贯通济堰渠道,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需经常疏通。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让泉坑水从桥面上通过,进入瓯江,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1991年,国际友人、日本的福田先生曾站在“三洞桥”上赞叹说:“当世界上尚无立交桥时,中国人民在这山乡已建造了水的立交桥”。

  五十年后,进士刘嘉易木为石,又熔铁水加以固定,使三洞桥历八百多年风霜仍保留原始风貌。石函引水桥北端,还造有一条跨越山坑的路桥,这座用条石砌就的路桥,正处古代遂昌和松阳通府、通省、通京的古驿道上。路桥行人,石函引水,下流渠水,构成水上三层“立交”工程。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历代处州府官员,均为通济堰的扩建、修缮和管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维护管理方法,保存在通济堰詹南二司马祠(又称龙庙)内。现存的16块碑刻中,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处州太守范成大于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首立的堰规二十条最为珍贵。堰规内容完备、科学,沿用至今,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碑文撰写、书写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通济堰景区内专门辟一区域,立塑像以纪念这些为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站立在范成大的塑像前,这位此前总是作为诗人出现在我头脑中的人物,一下子丰满高大了起来。难怪他的《四时田园杂兴》把农人的田园生活描写得那样细致入微,那样的深刻。

  离开堰头村,乘景区交通船,可以去往瓯江对面的:“画乡”。瓯江,浙江第二大江,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从温州市流入东海温州湾。“古堰画乡”这一段的瓯江实在迷人,江面开阔,江水平静,蓝得那么纯粹,一尘不染;静得那么入神,纹丝不动;向下游望去,江面愈加开阔,直达天际;向上游看去,满目青山,幽碧一片。我真嫌那游船走得太快,再慢一些吧,让我把它看个够。

  “画乡”是开发旅游以后对大港头村的称呼,因这里景色优美,景景入画,许多美术学院将这里作为写生基地,一些画家在这里开了画廊,故而得名。大港头自古是水上交通的枢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商埠重村。码头岸边挺立着一棵1200多年的古樟树,巨大的树冠如同华盖遮蔽着偌大一片土地,号称“浙江第一树”。千年来,古樟树倾听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见证着大港头的历史变迁。古街临江而建,是大港头古镇的主要商业街,青砖黛瓦,木楼飞檐,沿江的一面可以赏日落,观日出。这条街开了不少民宿旅店,是真正的“枕水人家”,站在临瓯江的一面,看江水在脚下静淌,十分惬意。双荫亭是古街的始端,亭前因有两棵大樟树庇护,故称双荫亭,当时是往来船夫靠岸歇息的主要场所。中国到处都有亭子,但是双荫亭却让我看不够,我围着它转了两圈,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亭身支撑为18根红漆亭柱,寓意18罗汉,所以又名罗汉亭。圆鼓素面柱基,双层建筑攒尖顶,四角仿古阁楼式木结构建筑,檐角上翘,横木上有斗拱,风格端方稳重。最难能可贵的是拱卫它的两棵古樟,二者天然合一,天下无双。

  大港头村的繁华热闹远超堰头村,这里是镇政府的所在地,写生的学生也多,幽静与繁华同在。流连于古街,因为上游就是龙泉,所以售卖青瓷和龙泉宝剑的店铺很多。看着店铺里清幽的件件青瓷,我突然明白了青瓷为什么是那种叫人着迷的颜色,不就是那瓯江水在釉面上流淌吗?

  撰文、摄影/史敏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