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岁事,唯祀与食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节气,冬日,客家
  • 发布时间:2019-03-05 17:54

  冬天是一个从外部走向内部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诸如冬眠的动物,收割完毕的谷物,以及暂居他乡,规划着何时启程返乡的人。《后汉书》里说:“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作为忙碌的秋收和春节之间的过渡期,冬季实则是一段漫长且寂静的农闲时光,虽然冬日的消遣不多,但是对于那些依旧延续着传统农耕生活的人来说,此刻他们也得以放下劳作,稍作歇息。生活在厦门多年的蔚子,时常回想起儿时在长汀乡村过冬的情景:彼时家家户户的谷仓堆满稻米,为了准备过年的食物,村民会带上大米,到村子的祠堂里排队使用公共的石磨和石臼;为了准备过年时吃的一种用木薯粉蒸的点心,大家还会轮流请村里的一位老师傅来家里做,当点心的香味陆续从每一户人家的窗外飘过,孩子们也不知不觉地期待起了即将到来的热闹的春节。又因为老人家说冬至的水是“新水”,用来酿酒不坏,因此冬至前后,村庄里也会如约飘出酒香,主妇们纷纷为自家过年酿冬酒;到了冬至那一天,妈妈们会用刚收的新米做咸汤圆和其他好吃的米食,一家人也会聚在一起吃一些滋补的食物……

  在传统冬季的六个节气中,冬至无疑是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汉族将冬至称为“冬节”并专门庆贺的风俗,大致始于汉代之后。因“冬至阳气起,君道长”,即过了冬至,阳气开始慢慢回升,作为阴阳交割的节点,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故而人们将冬至视为大吉之日,称之为“长至节”或“亚岁”。自唐宋以来,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天大典,民间也会自发祭拜祖先和神灵,并准备美食与亲友同乐。在《节序同风录》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冬至日的诸多仪式,诸如“煮糯面小团,曰珍珠圆”,“早饮浑酒,曰头脑酒”,“贴九九消寒图”,“赤豆为粥,各食一盏,禳瘟疫”等。而《东京梦华录》则概括了南宋时人们是如何庆贺冬至的:“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将冬至视为小年,敬奉先祖并设筵相庆,是汉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之一。虽然如今传统的农耕生活日渐式微,但在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过“冬节”的风俗,比如因“永嘉之乱”、唐末“黄巢之乱”而大举南迁,并以赣州、汀州及梅州三地为主要基地,最终定居繁衍的汉族民系之一,客家。关于如何定义“客家”,不同人总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客家人会认为,“相较于其他人,更多地保有中原汉文化的才是客家人”,或是“因战乱从中原地区南迁,主要定居在赣闽粤三地,并形成了客家语系的群体才是客家人。”无论如何,作为中原正统文化的继承者,客家人虽然历经数次迁徙,但依然保留了诸多中原的遗风,对冬至的重视也是源于此。客家人对“冬至如过年”的理解,从令人眼花缭乱的珍馐美馔也能察觉到蛛丝马迹,从中原而来的祖先带来了中原的饮食文化与烹饪食法,在与移居地的自然环境和在地饮食相互影响之下,产生了客家人引以为豪的客家食谱。我们在这个冬季寻访了闽西各地区的客家人,他们有的人用新收的稻米制成千变万化的米食,既用来敬告祖先,祈祷来年的丰收,同时也犒赏自己一年的辛劳;有的人在自家的宗祠里年复一年地酿酒,遵循祖先传下来的“冬至添水”的风俗,为宗亲们奉上一壶清冽的米酒;在“客家首府”的长汀,客家主妇们依循旧例,用不同的中药材或草根搭配各种肉类,为回家团聚的家人准备进补的药膳;而在龙岩,我们则遇到了一场热闹的冬日宴席与祭祖,并领受了当地人的待客之道。因此那些在冬至才会出现的“冬至包”“珍珠丸”“炒禾泡”“冬屑”等小食,其实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前的人是如何看重冬至的,对于一年的终结,本就应该以隆重的姿态告别,才能开始新一年的期盼。

  闽西的客家人在冬至时相聚一桌,用新米、冬酒或是一桌以进补消寒为主题的热闹宴席来度过这个节日,其实也是在复习着祖先传下来的种种。众人皆言客家人崇祖重礼,其实除却隆重的春秋两祭,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也展现在日常,连城芷溪的阿吉就记得,从前家里如果做了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会准备一份放到供桌上,请祖先品尝;而每当我们询问关于冬至食物的做法,客家妈妈们总会说“从前的人怎么做,我们就是照着做。”以迁徙为宿命的客家人,分外重视追根溯源,因此客家人的族谱令人惊叹,客家的饮食总带有中原饮食的痕迹,他们带着这些痕迹,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基、发展,其中日常的饮食随着环境而发生变化、改良,既是对原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自身文化形象的重新塑造与确认。从这个角度而言,饮食也是客家人所寻找的一种文化认同,似乎只要抓着饮食这根线,就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依然拥有一个遥远的归宿,在他们这个族群漫长的迁徙历史中,在不断变化着的,日新月异的现实中,这或许是唯一能够确定的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