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革命的力量在哪里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市场,绿洲危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03-28 09:48
今天艺术市场的问题,我喻之为“绿洲危机”。
曾经,这里是一片绿洲,各种丰富的地下水悄悄滋润着这片土地。然而,气候骤变,冻结了冰山融水,季节性河流不再进入,地下水源被彻底切断,看起来得天独厚的绿洲,这时才发现,荒漠中的繁荣,只能是危机四伏,只不过是何时爆发而已。
“绿洲危机”是很严重的,看上去几乎不可逆转,这时候考验绿洲的是它的存量水有多少,能够最大限度支撑多大范围,然后就是萎缩的速度有多快。得不到支撑的那部分怎么办?只有起来革命,要么离开绿洲,要么想办法重新寻找水源,把水接进来。
接水拯救一座绿洲不是一个小的工程,而且新的水源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新洗牌,绿洲不会是原来的样子,几乎大部分地域都将面目全非—艺术市场当下与未来的状貌大致如此。
相信,只要置身艺术市场之中,大家的看法应该相去不远,区别在于,每个人在绿洲中的位置不同。在未来“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变化之后,肯定王广义《大批判—时代》,布面油画,200×300cm有人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之所以说选择,是因为大家还有选择方向的机会。比方说,大家都闻到,空气中水的气息一直都不远,只不过,这种气息比较稀薄,能不能成为暴风雨,变成改变命运的水源,大家掂量着,却拿不准。
这个气息是什么?
比方说大家关注的华为,其进军艺术圈、与艺术相结合的态度非常坚定,所以,它在表达自己今天的境遇时,会使用一张“芭蕾脚”的摄影图片。小米呢?2018年,小米手机一头扎进故宫举办了新品发布会,他们说“一面科技,一面艺术”。与之相比,他们试蹭的故宫早已熟知对接的人群,最新推出的口红在网上被预订一空。你不会对口红热销感到意外,就像你对在各大博物馆艺术展前排队的人群见怪不怪一样。他们不是VIP,甚至不够专业,但是他们可以排很长的队。前两天看一位日本人写的书里说,在日本看展览的人,大多数人就好像看了一场没有声音也没有字幕的外国电影。日本人跟中国人,看展览的状况很像,可是,就这样理解困难的“电影”,他们都会看!一部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电视片热播也是同样的注解。
他们是谁?他们在蹭艺术吗?他们一直被注视,却真的可能被低估了!
回顾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看到,从教会、国王、贵族的庇护过渡到艺术市场,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市民消费的觉醒。教会的时代结束了,国王与贵族的时代结束了,市民时代就会选择市民时代的艺术。就像革命一样,哪里薄弱就在哪里发生。现代艺术市场的变革,发生在荷兰,发生在伦敦,发生在美国。后来现代艺术之所以狂飙突进,也并不是专业人士的倾力扶持,而是艺术的革命者找到了另外的接受人群。我们艺术市场刚刚结束的这波高潮,同样也不是行内的专业藏家,而是一群后来的局外人所发动的。属于这波局外人的时代结束了。
既然走远,何必留恋?
规则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趣味。你不活在南宋,不活在佛罗伦萨,不活在纽约,你就活在当下的中国。由此面向世界,这是你真正革命的力量,也是你的本钱。
文韩涧明 《收藏》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