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MSCI公布了指數成分调整结果,入摩“三步走”完成了第二步。目前MSCI中国系列中包含了240多只指数,MSCI还为中国市场设置了单列栏,其背后反映的是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此外,多只MSCI相关基金相继成立,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尽管基金跟踪指数/业绩基准存在较大区别,但不少都带有“MSCI中国”的字样,外加有些指数改过名称,使基金投资者在选基时容易混淆。本文通过梳理与MSCI指数相关的各类基金产品,希望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被动型:ETF受追捧
截至2019年7月29日,市场上MSCI相关的被动型基金共24只(剔除C类份额,ETF联接基金),绝大部分标的跟踪3类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2018年以来,10只相关ETF陆续成立。目前ETF整体规模占优,超过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整体规模,低费率和流动性优势或是其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见表一)
表一:国内跟踪MSCI指数的ETF基金
其中,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跟踪的标的,不乏SmartBeta指数的产品,相比ETF和LOF来看产品线更加丰富。比如有些基金以MSCI中国A股国际低波、MSCI中国A股国际红利指数为主要跟踪对象,这些指数以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为样本范围,可以获得特定的风险暴露下的超额收益。目前多为比较常见的低波、红利和价值因子,风格和行业指数产品也不算丰富,MSCI相关的smartbeta产品以及风格/行业指数基金仍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混合、灵活配置基金规模306亿
从主动型基金看,主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目前与MSCI有关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有5只,总规模约17亿;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有28只(A/C份额按同一只基金计算),总规模约306亿。
业绩基准构成来看,所涉及的主流MSCI指数居多,比如:MSCI中国A股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多数主动型基金成立时间较早,当时跟踪指数为原MSCI中国A股指数,现在已改名为MSCI中国A股在岸实时指数。由于主动基金在个股权重分配方面比被动型基金更加灵活,可以给优秀基金经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深入研究的个股上增加配置,以获得α收益。
从目前的产品条线看,典型指数已被先发基金占据,后来者开始从主题、风格类指数入手发行新基。当前几只待成立产品中,有2只被动型指数分别跟踪香港价值增强指数和A股国际通ESG通用指数,1只主动基金选择MSCI中国A股指数收益率为业绩基准的主要构成。
业绩:主动型基金略优
从主被动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主动基金业绩差异大,被动基金大部分产品业绩分化不大。此外,主动型基金整体好过被动型基金。具体从3个月、6个月和过去1年涨跌幅看,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涨跌幅分别为:5.69%、15.97%和10.62%;被动型基金的同期业绩分别为:3.46%、11.65%和8.03%。
表二:基准中含MSCI指数且规模前十的混合型、灵活配置基金
数据来源:Wind
按基金业绩基准指数划分基金池,可以看到无论哪个基金池,整体都能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从个基表现看,近期表现较好主动型基金有:景顺长城量化新动力、华泰柏瑞量化明选A、海富通国策导向、建信恒久价值、前海开源价值成长A等。
收益的差异似乎也传导到市场关注上。从过去3个季度的基金总份额变化来看,主动型基金份额出现提升,被动型基金整体缩量。按基金业绩基准所跟踪的指数类型划分,观察近3个月基金总份额变化情况。从趋势来看,跟踪国际通指数的基金产品份额整体持续收缩;跟踪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原MSCI中国A股指数)的基金整体规模上升,其中汇丰晋信龙腾、海富通内需热点、嘉实研究阿尔法三只基金在最近一个季度份额增速靠前,均超过100%。
杨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