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大石山(节选)

  • 来源:红豆
  • 关键字:地貌,自然村,种植业
  • 发布时间:2019-12-09 21:20

  “漏斗”立屯:开门见山不见路

  天等全县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西南部巍峨的四城岭主峰。

  天等县内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77.4%。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其特征为:地面上凹凸崎岖,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庞大的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其中峰丛峰林与毛笔架相似,底部相连,其上群峰丛立,包围着一些面积大小不等的洼地。

  在文学家的笔下,这些喀斯特地貌被誉为“山如碧玉簪”,十分好看,却未能给天等县带来财富。相反,峰丛洼地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形式叫漏斗,呈闭合状,四周向中心或一侧倾斜,无地表径流。广西著名的漏斗地貌有七百弄等。漏斗所接受的降雨,均通过漏斗底部排入地下或渗透于地下。广西喀斯特山区的地下河系十分发达,深浅不一,浅者常常露出地面,但也有很深的地下河,遇干旱季节,地面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的立屯自然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四面环山,崖高路险,与世隔绝。

  立屯,位于道念村西北部,地处丘陵。根据立屯村老村长赵德备提供的资料,2009年,立屯共有农户113户,496人,壮族村民占多数。耕地面积38公顷,均为旱地。全屯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最常见的作物有黄豆、玉米等。

  立屯就像个大锅,四面群山环伺,这100多户人家,是什么时候从山外进来的?

  据村民赵德备讲述,立屯大部分人家都姓赵。清朝光绪年间,赵氏先祖为躲避战乱,带着族人从驮堪乡迁居立屯。当时立屯杳无人烟,是一片荆棘丛生洼地,生存条件虽恶劣,却是躲避尘世战乱、病疫、纷争的好地方。族长为鼓励全屯居民立志同心,垦荒耕种,故把此地取名立屯。

  赵德备,1940年出生,土生土长的立屯人。1960年初中毕业后,一直在村里任保管员、生产队长、指导员等村委领导职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至1992年,为让村里年轻人接班,赵德备主动申请,不再担任村委领导。

  赵德备回忆说,立屯这地方,与世隔绝太久,当地俗话说:“开门见山不见路。”围挡在立屯周围的这座山,村民称之为布宁山。在新中国成立前,外人进不来,可以躲避战乱,没人知道这里还有个隐蔽的小村庄。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了战乱,立屯却成了孤岛。那些原来保护村庄、可以阻挡战乱的布宁山,成了立屯远离社会、变成特困村屯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立屯的贫困根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路,二是旱,三是涝。

  立屯坐落在大石山洼地的“锅底”,四周群山好像巨大的屏障围成一圈,根本没有路。世世代代的村民,走的是布宁山上的羊肠小道,所有货物运输,全靠肩扛背驮,就连买最基本的油盐针线等生活用品,从屯里翻山越岭,来回几乎要走一天时间。屯里人要卖猪,那是个很大的工程。必须先于晚上准备好猪笼,约定四个壮劳力,第二天早早出发,抬猪笼上山。

  从立屯走到山外,都要翻越布宁山。根据各人身體负重与载荷情况,布宁山上又分出三条主要山道。

  第一条谓之“快道”。这是走出大山最快捷的通道,适合轻装外出者行走,但此道陡峭,危险异常,上山或下山,需双手攀援石道两旁藤萝,稍不留神,就会滚落山坡。行走此道者,基本都是年轻人。

  第二条道,称之为“猪笼道”。呈之字形,山道有一定坡度,适合负重而行,屯里人到镇上去卖猪,通常四人抬着猪笼,即走此道。从镇上买了化肥或其他物资,亦多从此山路而过。

  第三条道称之为“水道”。立屯有个顺口溜“三天无雨地冒烟,连雨三天淹一片”。这是广西许多喀斯特地貌所呈现的一种恶劣的自然状态。其特点是,地下河发达,地面降雨之后,雨水通过如漏斗一样的孔道流入地下河,造成地面上滴水不留,再加上立屯小盆地的地形,太阳一炙烤,热量散不出去,漏斗里干得直冒烟,形成重大旱情。

  无论有无旱情,人畜都要饮水。立屯人日常饮水,都靠天落水,即修建水窖,收集雨水备用。但干旱时间长了,水窖本来就小,里面的雨水很快用完,怎么办?

  首先是到村里的池塘去挑水。立屯有个池塘,大约4亩地,储蓄雨水,供全屯人畜饮用,由于天热,蒸发又多,池塘水很快用完。村中滴水全无,那就得去山外别的村子借水,于是就有了一条专门挑水的水路。这条水路坡度比较平缓,适宜担水,但路途很长,也只通往邻村。

  邻村,是一个同样贫瘠的小山村,因有一座山头特别像麒麟,故称麒麟屯。又因字体笔画太多,遂改成其林屯。其实,其林屯比立屯还要穷,56平方公里,覆盖着42个山弄。其林人出门,也像立屯那样,要翻越高高的山岭。

  但是,其林屯那里有一孔地下河的天窗(喀斯特术语,即地下河露出地面的窗口),这孔天窗水成了周围几个村子的生命之泉。一旦遇到旱情,立屯人都要到翻过山岭,到其林屯的那孔天窗去借水。村中只要有能力挑水的人,都会行走于这条水道。

  立屯人长期去邻村借水,影响了别人家的生活,造成了其林屯人的不愉快。于是他们就想个办法,把天窗围起来,装门上锁。结果造成立屯与其林两地村民之间的矛盾。

  当时,立屯生产队的队长是赵德备。他得知邻村村民把天窗锁起来后,立即前往交涉。两村的队长商量,又考虑到立屯的实际情况,其林屯同意继续用水,但也要立屯人想办法,因为长期这样下去,终究还会出问题。

  立屯村民到其林屯挑水,需要翻过门前的布宁山。挑两桶水,走8里山路,来回一趟要3个小时。可想而知,这两桶水是多么珍贵。除了吃饭,所有的水都是人先用,再给牲畜饮用,总之,立屯人用水就像用油一样珍惜。

  水少了,生活困难,日子难过。可水多了,更加麻烦。

  前面说过,立屯的地貌是喀斯特漏斗,下雨之后,雨水就从漏斗下面的孔道流走了。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通往地下河的孔道全部堵塞或部分堵塞,那会怎样呢?

  这个不难想象,全部堵塞,雨水就会积留在地面,越积越多,最后形成湖泊(忻城县遂意乡沌湖,即由下面的孔道堵塞而成湖泊);下面的孔道只是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或孔道太细太宽,那就决定了地面雨水积留的时间。立屯“连雨三天淹一片”,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一场大雨过后,下水孔道流量太小,大量的雨水积留在地面,形成水涝。

  一旦水涝发生,立屯人家家户户被淹,家里的畜禽无处可藏。等大水退去,最长时间,要等两三个月。屯里320亩粮田基本泡汤。粮食没了,日子就更加难过,立屯村民苦不堪言。

  这些情况,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立屯有70多户人家。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立屯的经济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极为艰难,立屯年人均纯收人不到30元。村中百姓住房,更是破烂不堪,房屋基本都是是木架泥墙结构,上面住人,下面放养猪、鸡、鸭等畜禽,味道难闻,一到夏天,更是异味冲天,很不卫生。

  这样的生存环境,这样的贫困生活,立屯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立屯山窝苦又累,年年大旱又大水。有女莫嫁立屯郎,宁愿树叶挂门扉。”(宁愿在家不嫁的意思。壮族习俗,家里只有女人,或妇女生产,不想让别人进屋,往往在门口挂树枝作标志。)

  老队长赵德备说,路难走,生活又穷,村里姑娘都拼命往外嫁,屯里很多青壮年娶不到媳妇。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20年间,竟没有一个外屯妹肯嫁到立屯来。屯里男女,只好被迫在村中婚嫁。前后有将近10户人家,因不堪承受立屯的困苦生活,咬着牙挑起家当,远走他乡谋生,至今未归。

  决战布宁山:不信我村无出路

  20世纪70年代的立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贫困而被外界遗忘。那个时代的暴风骤雨,已经被布宁山完全屏蔽在外。但是立屯每年的旱涝之灾却又让屯里人坐立不安,他们又迫切想与外界取得联系,迫切需要一个解决的办法。

  赵德备说:“那时,整个村子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状态。一旦水涝,全屯基本颗粒无收。如果与外界再没有沟通与接触,立屯这70多户人家很有可能外出逃荒,整个村庄可能从此消失。立屯当时称为生产队。然而,再怎么贫穷,我们村的党组织还在,当时赵德清任立屯生产队指导员。我是1969年入党,当时任立屯生产队队长。”

  1972年夏天,一场瓢泼大雨下了两天两夜。像以往一样,立屯立即变成了涝屯,几百亩玉米被淹。队长赵德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立屯变成了汪洋湖泊,玉米变成了水中的芦苇。赵德备找到赵德清说:“指导员,你看年年水涝,日子越过越穷,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

  赵德清说:“你是队长,负责生产和水利设施,有什么想法呢?”

  赵德备说:“我一直有个想法,我们立屯是个洼地,一下大雨,积水几个月都排不出去,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打个排水洞,把水排到屯外面去?那样的话,不管下多大的雨,我们都不用担心水涝了。”

  赵德清说:“这当然好。可你看看,这高高的布宁山挡在我们面前,谈何容易。”

  赵德备说:“我虽然是初中毕业,但我知道古代有愚公移山。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吗?我估算了一下,布宁山的宽度大約在一里路左右,也就是1500尺,如果我们一天挖一尺,四年下来,也就差不多了。有了隧道,立屯可以一劳永逸。”

  赵德清听了,陷入了沉思之中。虽说赵德备是队长,可整个立屯的总负责人却是赵德清指导员,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村支书,立屯百姓的日子如此煎熬,他这个指导员脱不了干系。当他听了赵队长这么一说,心里忽然亮堂起来,他下定决心似的,对赵德备说:“你打排水洞的想法,倒是启发了我。我们为什么不打一个隧道,既能排水,又能走路,还能开车?只要屯里有了路通往外面,我们这个一直被困死的小村,就像松开绑绳一样,就一下子活了!”

  赵德备说:“到底是指导员,由我的排水洞,想到了隧道,思想开阔。我们把村里的几个党员召集起来,再一起商量,也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德清说:“事不宜迟。你立即去通知。这也许是我们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件事,所有党员不得请假,必须全部到会。”

  1973年的春天,在立屯生产队指导员赵德清的主持下,立屯党小组的5名党员和4名骨干,还有当时下派到该屯的工作队成员,就开凿布宁山隧道的可行性展开了讨论。

  在那个年代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立屯人并不知道。因为他们忙着在为贫困的立屯寻找出路。通常情况下,无论大小,隧道工程总是需要先请地质专家、工程专家进行先期勘探,但是立屯人请不起专家。他们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一点一点判断、摸索。

  党小组会开得很成功。大家讨论了开凿布宁山隧道的可行性,认为这条隧道对于立屯而言,就是一条大动脉,没有隧道,立屯生产队就会被旱死,或者被淹死。有了隧道,一切皆活,且宜早不宜迟。

  会上,指导员赵德清宣布,布宁山隧道项目成立。整个工程,由立屯生产队队长赵德备任总指挥。

  紧接着,立屯要开挖隧道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立屯的每个角落。在布宁山隧道工程即将开工的全村动员大会上,那些饱受苦难,被布宁山世代阻挡的立屯村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来到生产队的晒场上,听隧道工程总指挥赵德备讲述打通隧道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困难。

  赵德备说:“布宁山是一道密不透风的围墙,它挡住了我们的风水,挡住了我们的财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打破这道坎,我们要在布宁山下凿开一条活路。古代有愚公移山,我们立屯人不是孬种,我们有血性、有干劲,只要隧道打通了,外面的车子就能开进来,我们也就能走出大山,走出贫穷。我就不信,我们立屯就没个出路!我们宁愿苦干,也不愿苦熬!”

  赵德备的话,引起全场掌声雷动。

  紧接着,赵德备宣布:“凿隧道,需要资金。怎么办?第一,由我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不知能否批点补助,但总得试一试;第二,我们不等不靠,全村人先募集一点资金,大家的实际情况我也知道,但积少成多,捐多少是多少;第三,凿隧道所需要的炸药、锤子、钢钎等材料和工具,由我去向公社申请领取;第四,我们村的男女劳力,进行分工,精壮劳力负责开凿,分三班倒,妇女负责运送石料和做饭,老人负责看管儿童。”

  动员大会上,所有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接下来的日子里,捐款的人越来越多。那些贫穷的村民把一些捏得皱巴巴的毛票投入了捐款箱。村中有老年人卖掉了为自己准备的棺木,把钱捐给了生产队;村妇们卖掉了下蛋的母鸡,准备外嫁的的新娘也献出了嫁妆。全屯人从牙缝中抠出1500多公斤粮食换成了工程款。当时,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年收人不到30元,山里的日子常常伴随着贫穷和饥饿,即使如此,村民还是积极捐款。

  晚上,立屯里一片漆黑,屯里人尽量不点灯,为的是省下几个灯油钱,留给工程队使用。

  大家都知道,只有隧道打通了,才能活下去,多捐一点钱,隧道就能早一点打通。

  所有捐款加起来,共计一万多元,这是立屯所有人的血汗钱。赵德备说:“当时拿到这些捐款,觉得滚热发烫。手里的每一分钱,我都会用在刀刃上。”

  撼天动地:千锤万凿 11年

  赵德备在立屯隧道开工之前,按照程序,把工程项目向公社和当时的县革委会进行了汇报,并确定了隧道工程具体的开工日期。在那个时代,已无人顾及一个偏远山村的这项毫不起眼的小工程,无人关心立屯人每年都要遇到的旱灾和水涝。县里的指示很明确,你们要凿洞,没问题啊,只是要钱没有,自己想办法。

  到了驮堪公社,赵德备找到了农明佳、李明贤两位公社领导。毕竟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知道立屯的实际状况,知道立屯百姓的疾苦,两位公社领导对赵德备说:“公社的资金有限,但立屯开凿隧道所需要的炸药、锤子、钢钎等,都由公社去组织货源,你定期来领取就是了。”

  赵德备把全村村民捐出的一万多元钱,当面交给了两位公社领导,由他们去组织炸药和工具。

  就这样,开凿隧道的各项基本工作准备就绪,隧道的选址,自然选在布宁山最窄的地方。

  1973年3月的一天。由赵德备召集,率领全村所有参与开凿隧道的村民,来到布宁山前。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杀了一头猪,祭拜了布宁山,祈祷山神庇佑隧道开挖成功。

  工程总指挥赵德备一声令下:“放炮!”

  “轰!”一声巨响,打破了终日宁静的立屯山谷,整个村子为之震动。布宁山被炸开了一道口子。

  这是立屯人向贫穷宣战的号角,这是山村百姓拒绝向命运低头的宣言!开凿隧道的主力军,是立屯21位身体健壮的村民,他们负责放炮、打锤、扶钎,分成三班,一班7个人,轮班倒。另有妇女组成运石队,凿下来的石头,由运石队负责。

  这是一支真正的农民施工队,他们没有风镐,更没有凿岩机,没有鼓风机,就连一顶像样的安全帽也没有,只有最原始的炸药、铁锤、钢钎、煤油灯和蜡烛,剩下的就是一腔热血和汗水。坚硬的岩石,让他们无处下手,有时一个上午,还凿不出一个炮眼。手掌磨破了,缠上绷带继续干,肚子饿了,啃几口苞谷饼。每班7个人,相互支持,并排前进。

  青壮劳力都去打洞,村里的妇女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白天到地里耕作,把那几百亩玉米地种好,保证施工队的口粮,晚上,大家自觉汇集洞口,帮助运送石渣。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队员的身体,不让他们挨饿,她们把上级拨给的救济粮,都留给了施工队,她们宁愿上山挖野菜充饥,也不叫一声苦。

  炮声隆隆,布宁山下尘烟滚滚,烟雾飘荡。随着一天天过去,布宁山隧道开始一点点往里推进。

  每次放炮之后,洞内的硝烟无法散出,施工队员进入洞内,眼睛睁不开,呛得直咳嗽,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怎么办?一开始,有人拿来芭蕉扇,使劲往外扇,但收效甚微。赵德备觉得,靠小扇子肯定是不行的,他忽然想起,家中有台簸谷用的鼓风机,立即派人取来,一试,果然能行。洞里的硝烟,很快散去,施工队员可立即开工。

  这样,那台鼓风机,就一直留在山洞里。

  赵德备是工程总指挥,他每天都在盯着隧道的进度。施工队员们昼夜不停,隧洞越挖越深,洞内已经渐渐看不见了,洞口也越来越远。这时,就需要点亮煤油灯。但是油灯很耗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加煤油。这样下去,煤油就用不起了。赵德备决定用蜡烛。

  于是,漆黑的山洞里,開始有了烛光。烛光下面,是抡锤和手握钢钎的身影,他们的动作相互协调,铿锵有力。

  为了抢时间,赵德备决定,把铺盖带进山洞,干在洞里,睡在洞里。他说:“这个办法好,干累了,就可以躺着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干。”

  别的施工队员觉得不错,也跟着赵德备学,把铺盖带到了洞里。这样一来,挖洞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有一天,有人兴冲冲地跑到山洞里,告诉赵德备说:“赵队长,你老婆生了,是个女娃。”

  赵德备正在抡锤,听到消息,就停了一下,简单说了句:“我知道了。”

  来人说:“你老婆让你给娃取个名。”

  赵德备想了一下,眼前正在赶进度,大家都在比先进、赶先进。赵德备说:“有了,就叫赵爱先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隧道一天天向前延伸。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

  当隧道挖至一半长度时,有一天,山洞顶部不断有零碎的细石掉下来。施工队员都是村里的农民,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并未意识到危险来临。当班的施工队员赵维记、赵荣姓、农世猛、农世秋等并不避让,而是继续施工。

  随着碎石越落越多,他们才意识到危险将至。终于有人看出要塌方了,大叫一声:“快跑!”

  几个人毕竟年轻,反应很快,立即躲避。瞬间,洞顶塌落。好险啊!几个人跑出洞口,都为刚才塌方的事捏一把汗。

  赵德备拿着手电筒,进入塌方现场观察了一下,碎石堆得满满的,需要先清理,才能继续打洞。他立即让施工队成员先运走碎石,村里再调几个劳动力来帮忙。村里的女党员赵直京,挑运碎石最多,一天少的有60担,多的上百担。当时一天的工分只有两毛钱,可赵直京不计较,她说:“我是党员,怎么会计较这些?早点把隧道打通了,我们立屯人也会过上好日子,这比什么都好。”

  由于没有测量仪,没有任何辅助设备,有一段时间,隧道打偏了都不知道。如果有人参观立屯隧洞,就会发现,隧道内有个小隧道,那就是当年打偏了的山洞。

  打隧道最麻烦的是每年的雨季。一下雨,山洞进水,三四个月都没法干活,到处潮湿,没法点炮。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先停工,等待洞里的积水退去。

  点炮时,由于经验不足,危险也时有发生。有一次,赵荣姓、农世秋负责点炮。他们点火后,立即转身,可他们看到地上有半截蜡烛,就想捡起来,刚弯下腰,轰的一声,地动山摇。洞外的人都以为他俩被炸死,就哭着往里冲。却没想到,两人相互掺扶着走出来,只见一个被飞石击伤背部,一个两耳震出血来。

  点炮经常出现意外,有一个点炮手,叫赵给韦,也是因为安全防护不足,结果左耳被震聋。

  在打通布宁山隧道的过程中,塌方、放炮等各种危险,每天都伴随着隧道里的勇士们。他们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补助,可大家从未叫过一声苦,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子劲,都知道一个朴素简单的道理:隧道不打通,外面的人就瞧不起立屯人,就没有姑娘肯嫁到村里来。哪怕就冲这一点,也要咬着牙把隧道打通。

  立屯人自力更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徒手开凿隧道的消息,引起了天等县各界群众的关注。时间已经到了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天等县各地群众强烈要求政府出面,帮助立屯村民打通布宁山隧道。

  终于在1982年,天等县委、县政府派出水电局的工程队来到立屯,帮助苦战了9年的立屯人。政府出面之后,工程进展明显加速。

  1984年7月12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11年的时间,一条贯穿布宁山长达460米的隧道胜利竣工。

  竣工的鞭炮声足足响了半个小时。祖祖辈辈饱受旱灾洪涝折磨的立屯人,第一次打通了布宁山,也打开了他们的心结,没有人能体会他们那种心情舒畅、气脉畅通的感觉。特别是当山洪暴发,向这个锅样的小山屯倾泄而来时,所有的洪水顺着隧道流出洞外,屯内300多亩庄稼保住了,亩产达到150公斤,这是历史的最高水平。

  那一天,赵德备带着女儿,轻轻松松地走过立屯隧道,他觉得,一条隧道。让整个立屯都变得天地广阔。那一年,女儿赵爱先已满十岁。

  立屯精神放光芒

  460米,不足一里路程,实在不算长,走路5分多种就到了。而立屯人,用了11年的时间。

  尚未跨过温饱线的立屯人,先后勒紧裤带集资12万多元,奋战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投入65万个工日,挖凿、搬走土石3800多立方米,燃尽蜡烛5万根,终于打通了460米的隧道,使一个原本缺地、缺水、缺交通、缺信息、缺文化、缺粮、缺钱、“缺媳妇”——除了石头什么都缺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布宁山隧道凿通之后,与山外的文明有了沟通,高压线从山外延伸进来,沼气池修起来,副业加工、科学养猪、推广地膜玉米等各种新信息、新技术、新企业都陆续来到了立屯。更重要的是,立屯人通过这11年的锤炼,他们原本封闭的心路打通了,在精神上已经挺立起来。如今5吨大卡车可以在横贯山腹的隧道里往来穿梭,把富裕与现代文明带到封闭的立屯。

  立屯人用自己的双手,不但打通了布宁山隧道,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各地的贫困乡村,树立了榜样,并由此诞生了一面旗帜——立屯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立屯人打通了布宁山隧道,但改变立屯贫穷落后面貌的战斗并未结束。从1991年开始,他们又进行农田建设。经过两个冬春的顽强奋战,共投入9000多个工日,砌成平均高1.2米、宽0.4米、总长6000多米的保土石墙,使分散在13个弄场的600多亩耕地,全部改建成梯田。再由于推广良种、良法,全屯的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1993年后的288公斤。

  立屯几乎家家户户栽种果树,有了自己的小林场,推广科学养猪养牛。立屯造林种果共计3480亩,1995年人均纯收入1035元,基本摆脱了贫困,80%以上的农户推倒泥墙房,盖起了砖瓦房和钢筋混凝土楼房。学校重建,村里盖起了文化室和图书阅览室。

  立屯精神已成为天等精神的重要内核。穷则思变,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坚韧顽强,锲而不舍。立屯精神正在散发出巨大的能量,鼓舞着天等人民自强自立、苦干实干。

  立屯人打通隧道之后,名声大振。天等县里有开挖隧道工程的,都慕立屯之名,前来请立屯人前去开挖。那时候,立屯人分成几个小组,分赴上映、福新、把荷等乡镇去开山洞。

  立屯人曾经借水的那个邻居其林屯,看到立屯人打山洞过上了好日子,十分羡慕。他们发誓:“立屯人能做到的,我们其林人也要做到!”

  其林人要出山,得先爬过一座长长的山坡,而这个山坡,就是当年立屯人去其林屯挑水行走的山道。到达立屯后,借道布宁山隧道出山。开通一条通往县城公路的山道,一直是其林人的梦想。现在有了立屯的经验,时任屯长的零世光立即组织发动其林人自筹资金,每人出资70元,共筹集到7.7万元,購买开山凿石的设备。全屯人义务投工投劳,身体强壮的男人开山凿洞,妇女搬石挖土。

  其林人用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加上工具先进,仅用1年时间,就打通了204米长的龙追山隧道。从此其林屯的经济开进了快车道,村容村貌迅速改观,原来全屯都是低矮泥墙瓦房,现在大半人家建起了小洋楼。

  天等米粉闯京城,也是立屯精神的最好体现。桂林米粉是大家熟知的传统食品,但是天等人对桂林米粉做了改良和创新,加进了天等特产指天椒、黄豆、八角、酸笋等做配料,精制卤水,创造了天等版的桂林米粉。如今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都有天等人的身影,他们把天等版桂林米粉推向了全国。

  据统计,外出经营天等米粉店的天等人有2万多人,在全国各地的天等版桂林米粉门店约1500家,仅在北京、上海两地各有近400家。天等人走出大石山,自强不息、不怕吃苦,在大城市竞争十分激烈的餐饮市场闯出了一番天地,不得不说这是立屯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采访后记

  2018年4月16日,我和摄影师来到道念村的立屯,采访了当年开凿立屯隧道的“老愚公”赵德备、赵德朝等老人,听他们讲述当年用原始工具开凿布宁山隧道的故事。

  几位老人都将80高龄,可他们仍然闲不住,做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以补贴家用。

  老队长赵德备手中有好几本原始笔记本和账本,这些都是开凿立屯隧道的重要史料。我有幸翻阅一遍,其中大量的数据与日记,反映了这位生产队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在赵德备女儿赵爱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立屯隧道博物馆。为了让立屯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2013年7月1日,立屯隧道博物馆建成。隧道两侧洞壁上,陈列着当年开凿隧道时使用过的铁锤、钢钎、铁铲、马灯等生产、生活用具。

  赵爱先告诉我,如今的立屯,是个水果园。村里的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有400多亩果园,引进了台湾香水柠檬、西瓜芭乐、金钻凤梨等高端水果,园子里一片丰收喜人的景象。

  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立屯的荒山变成了绿洲,贫瘠土地化身丰收的果园。愚公移山在立屯并非是艺术想象,而立屯人创造的是一个真实的人间传奇。

  这个故事再一次给世人启示:埋头苦干,脱贫美梦就会成真!

朱千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