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养融入康复辅助技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创新素养,康复辅助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 发布时间:2019-12-28 11:29

  摘 要:目前职业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在中职康复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创新,重教学成绩轻人文素养。针对这类现象,应把创新素养教育融入康复辅助技术的教学中,结合康复专业的特点,不断更新教书育人理念,以培养出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关键词:创新素养 康复辅助技术 教学实践研究

  创新按其要素分为创新基础、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投入、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八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一个拥有良好创新人格品质的人具有在实施创新构想上的敢为性,追求创新目标上的有恒性,在克服困难上的灵活性,在控制创新行为上的自律性。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创新素养离不开良好品德品质的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其专业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辅助技术概述

  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

  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于2013年12月被列为桐乡市第三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创新基地,于2016年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康复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成为建校以来获得的首个国家级的示范性专业。康复医院作为校附属医院,为学生见习、实习、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2.辅助技术简介

  学生所学辅助技术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作业疗法》第十章内容。辅助技术(AT)是指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功能代偿以促进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总而言之,通过研发、购买、使用和改造辅助器具,如矫形器、手杖、轮椅、穿衣钩、鞋拔等,通过合适的姿势、正确的活动方法和使用方法,辅助器具的学习、改造、研发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帮助残疾人减少体能消耗,以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的目的。

  二、中职康复生创新素养现状

  1.问卷呈现

  参考《大学生创新人格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调查表》和网络版《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品质量表》,查阅已有文献,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反映学生创新素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创造力、谨慎、感恩、希望、灵性、洞察力、毅力等,制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名为《中职康复生创新素养调查表》。本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调查结果仅用于中职康复生创新素养的研究,问卷共设13道题,与相应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应,每道题对应的回答设非常符合、符合、不确定、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五个级别。将量表发放给100名康复专业学生填写,将填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非常符合占12.4%,符合占17.3%,不确定占48.8%,不符合占26.1%,完全不符合占6.3%,得出不确定选项所占比例最高,不符合选项所占比例较高,可见中职康复生创新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2.问题呈现

  (1)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当代中职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习惯于索取而缺乏奉献精神。在处理事情和人的相处中换位思考的能力较差,很少为他人着想。面对新鲜事物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不高,同学相处中缺乏互帮互助,对于服务大众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薄弱。

  (2)教学方式不当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教师满堂讲授,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等,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没有提高。时间一长,所學知识便淡化模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很容易遭到淘汰,更别提拥有创造力去实现自身价值。学校的考试,虽说是检验知识的一个标准,但无论学生、家长、教师都会以分数去衡量学生学习的用功程度和成绩的好坏。康复治疗技术这个专业是一个技能性的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3)思维固定化导致创新能力欠缺。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方式让学生对很多事物缺乏兴趣,不去接触新事物,没有产生新想法,学生也没有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和成就感,自然也生不出创新的动力。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实际操作平台稀少,以至于学生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抹掉了学生本就不足的创新体验。

  (4)洞察力不足导致长远规划混乱。学生选择康复专业之初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详细,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只因父母说这个专业好才填的志愿,本身对康复专业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以至于在学校学习时兴趣不足,动力不足,没有设定专业目标,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创新素养融入辅助技术教学策略

  1.善与仁,扎根基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功能障碍者,善与仁爱是对学生基本的素养要求。一个具有创新品质的中职康复生,首先应该是一个仁爱之人,很难想象一个对残疾人冷酷无情、对生命漠不关心的人,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救死扶伤是天职,医者仁心是根本,这样的观念应时时传递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见义勇为的真实事迹、电影,通过对仁爱事件的讲解宣传,大可到历史英雄,小可至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仁爱之心。

  2.学知识,修技能

  要求学生要有自制的意志,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在修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拥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成为一个富有内涵的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知识死板地灌输给学生,将学生作为盛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应该是产生知识的源泉。学生没有学会举一反三,对所学知识也没有进行结构性的归纳总结。因此,要让学生改变,首先教师得做出改变。应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例如,在《辅助技术应用程序》这一节的学习中,就可采取引导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先让课代表按座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再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应用程序视频动画,此时学生对视频动画比对教师纯粹的讲解更感兴趣。课中,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按小组进行讨论,并制定出辅助技术应用流程图,教师对流程图进行把关,鼓励并表扬学生,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此例中,通过小组协作,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学生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

  3.出谋策,创新思

  在《常用的辅助器具》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要将不同功能障碍的辅助器具进行分门别类,但书本多文字少图片,很多器具学生只闻其名不见其形,而实验室和附属医院的实物品种也较少,这时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寻求解决办法。有学生说咨询在综合医院实习的学长,有老师说可以联系到往届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将辅助器具照片和视频共享到群里,这样既可见其形,又可知它们的功能及如何操作使用。这为此节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于学生本身,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认知新事物,以发散性的思维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从中受益,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于教师和学校,应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让学生学有所用,如:学校和附属医院协作成立指导团队,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推广学长制,多接触新事物,多临床实践交流;举办辅助器具制作大赛,邀请家长来当观众,让学生规划组织比赛,教师对于参赛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学校和附属医院帮助学生进行专利申请。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完善。

  4.抓机遇,促发展

  學生有坚忍毅力的同时,应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学校以寝室和教室7S来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长期保持整齐、整洁的自律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深化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职业生涯比赛,用以树立目标,规划职业人生。康复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现实中的康复专业领军人物,讲述他们出色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正确宏伟的职业观,在漫漫职业生涯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四、效果分析

  经过后期积极心理的培养,教学理念的转变,信息化设备的运用,创新平台的搭建等,学生在量化的创新素养统计数据上,非常符合和符合两个级别的百分比由原来的12.4%和17.3增加到25.7%和41.5%,在高一辅助技术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是80.2,明显优于上一届平均分71.4。在技能节,康复技能大赛的开展也变得更为热闹。但本次研究仍有其不足之处: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不够详细,对实习和工作的学生缺少长期跟踪调研。

  五、结语

  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在中职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更应重视谨慎。在对辅助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新素养作为基础导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残疾人和社会医疗服务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罗文广,蓝红莉,文家燕等.以创新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体系建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8).

  [2]刘伟.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3]朱图陵、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11).

  钱裕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