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方,一个未完的选题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处理,平台,解决
  • 发布时间:2020-03-13 16:12

  老实说,当初敲定浩方这个选题的时候,没想过这会是一个如此难以处理的问题。即便是和最初的两位身居要职的元老员工——施谦和郭茁聊了几个小时,还是觉得看不到采访的终点。

  可能也很难回答文章里提到的最核心的问题:既然浩方和电竞结缘是偶然的,那么对于电竞而言,浩方到底意味着什么?

  虽然我试着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维系着浩方對战平台和中国电竞之间的纽带是人喜欢竞争,喜欢聚在一起的天性。但实际上这个答案应该有一个前提。我记得我看过一句话,那些伟大的技术都是把自己编织进生活的技术。这句话就是最重要的前提。而整篇稿子里我试着呈现但仍然未完成的部分,实际上也都是在讲这个前提。

  之所以对浩方感兴趣,很简单,因为刚接触电竞的时候,浩方是我唯一能用的对战平台。可以说,在浩方上,我开始体会到电竞游戏里和人对抗的乐趣。在彻底转向VS之前,浩方大概陪伴了我3年的时间。这三年里,不管是在浩方上1V1,还是和同学一起玩RPG,不管是对着大概只有240P的模糊视频学习战术,还是在高三复习的紧张期跑出去看WCG,一定程度上看,对于我这个年纪的电竞爱好者而言,浩方早已不是一个对战平台,而是关于电竞的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当有了职业的便利后,我一直想着真正的了解浩方。甚至浩方的前身是智能小区解决方案一度成了我最想解决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终于在去年年底,我见到了施谦。这是一次好的采访开端,一定程度上看,施谦是明面上,联系浩方和电竞的纽带。

  具体地都在文中,施谦做过赛事,也做过内容,在那个电竞刚刚出现的年代里,他凭借热爱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方法,并带着这套方法进入了浩方。我们后来提及浩方时,总喜欢说浩方有着平台+赛事+媒体的先进模式,而这一模式的由来其实就是施谦促成的。他做了比赛,又把“游点疯狂”对内容的需求带进了比赛,最终在郭茁、杨晨等人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需求。这套需求后来也逐渐演变成了浩方的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采访的深入,到底把浩方当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讲,也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如果当成一般的商业报道,那么首先到底读者对这家十多年前的公司的发展经历是否好奇,能否采访到足够的信息支撑十年的跨度,甚至能不能尽可能多地采访到大部分第一批员工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而且,很多当时的员工现在已经事业有成,有些人可能也不愿意再出来讲述当年的经历。

  于是,最后我们决定只呈现浩方起步的第一年。对于前身是“智能小区解决项目”的浩方和中国电竞而言,都如题目所说,是一个意外的原点。

  在正文里,我试着让读者能够清楚感到3个部分的意义。首先是中国互利网当时的不发达造成的内容贫瘠,这是浩方崛起的大背景。其次是施谦、郭茁等人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浩方。最后则是当平台出现时,人们自愿地聚集在一起。

  然而,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我忽然意识到,浩方是一个未完成的选题。不仅仅指采访操作层面或是信息的量级层面。而是开头提到的那个前提。

  我们都知道,浩方对战平台的员工后来又创建了起凡对战平台、VS对战平台和11对战平台,对战平台四个字也意味着用今天的视角看,这三个平台依然和电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从游戏本身看,穿越火线的出现结束了FPS游戏和平台之间的联系,英雄联盟的出现终结了MOBA类游戏和平台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就像施谦等人从过去总结出的经验一样,平台是一个玩家聚集的地方,也是一个入口。当有些游戏因为互联网化内置了这个平台后,对战平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这种互联网化并不完备,那么平台就仍然有存在的意义,比如5E对战平台。

  因为最终的目的为了把玩家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这个注重体验,用脚投票的世界里,只要玩家不是无所顾忌地连接在一起,那我们就不能说平台已死。

  所以,浩方对战平台是一个仍然需要做下去的题目。未来,我可能会走访更多的浩方老员工,甚至是曾经在其他平台上帮助连接玩家的人们。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并试图找到更多能够证明自己看法的证据。

  就像郭茁说的一样,差不多2010年的时候,他打开浩方,在上面看到了一两万的越南人在玩帝国时代。在他的记忆里,浩方从来没能成功出海,他也不知道这些越南人通过什么途径找到了浩方,找到了帝国时代。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有了可以聚集的地方,人们就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这一点从来没变过,当然也从没被察觉。但当我们考虑对战平台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永远不能接近所谓的真实,起码到目前为止,我都认可这一点。

  杨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