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全球态势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制造业,转型升级,热度
  • 发布时间:2020-07-13 15:20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具有持续热度的话题。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关系主导主体的差异,产生了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工业两种相关形态。随着商业模式、制造业升级模式与路径关注的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开始受到了更为高强度的关注。放眼全球,不论是工业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工业,已成为全球热议多年的世界性话题。探究工业互联网的全球态势,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审视这一当下的火热领域,有利于看清世界、看明竞争、看准自我。

  工业互联网的国家竞争:战略重视、超前布局

  全球发达国家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视体现在超前布局和积极抢占之上。美国是全球最早开始在这一领域布局的国家,在2012年就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随后,美国在2013年和2016年连续出台《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年度报告和战略规划》,强调要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和制造业的基础与创新优势转化为美国本土制造能力和产品,开始了工业互联网对美国制造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速的进程。

  法国在2013年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的战略,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新式高铁等34个优先项目,力图全面发力新工业的目的十分明显。随后,2015年法國提出了“新工业法国”战略的升级版——新工业法国2.0,系统优化自身新工业化总体布局,并从战略取向上开始全面学习德国工业4.0。

  全球有名的两大制造强国、工匠精神之国——德国和日本,其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同样值得期待。德国工业互联网的探索是从“工业4.0”项目开始的,德国认为工业的发展在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后将进入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即工业4.0时代)。随后基于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的目的,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在2014年将其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德国联邦教育局与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给予2亿欧元进行国家层面的支持。德国工业4.0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加速了战略对德国工业的全面改造。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工业4.0概念引入其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进行专业化、深入化的研究应用,以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将概念引入到具体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启了影响德国、影响世界的高端智慧工厂大量建设的新时代。

  亚洲最早开始真正意义上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政府在2012年就发布《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3)》,提出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和再生医学。随后在2016年,再次发布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明确日本制造业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原有的制造业转型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

  而“中国制造2025”则体现出了与德国“工业4.0”较强的合作特点。2014年10月,有关工业4.0中德合作的4条内容被写入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当中 。随后,由德国“工业4.0”、中国相关院所和中德优秀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于2015年2月在青岛中德生态园成立。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过三个阶段、十大领域明确了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路径。在201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后,国内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共识、应用价值、参与意愿等方面达成一致,陆续在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工业互联网也开启了服务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传统制造业的探索进程。

  工业互联网的企业竞争:企业主导,需求引领

  工业互联网竞争在解决了战略地位、战略方向后,其竞争更多体现为企业的竞争。工业互联网全球化影响力较为突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法国和瑞士等国家。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采取头部企业参与、行业组织协同的方式来实现全球竞争。美国基于其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优势,以头部企业为主导、以大企业需求为引领,不断巩固其工业互联网的领先地位。美国通用集团成立全资控股的独立公司,基于Predix平台向英国石油、俄罗斯石油、美国爱克斯龙电力等大订单用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应用服务。美国微软公司不断丰富AzureIoT平台功能,立足数据的动态化采集和系统化分析为企业提供远程运营和维护的解决方案。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聚集自动化企业、通信企业、信息企业、制造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同时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作,着力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与顶层设计、技术标准与路线图、生产线搭建与产业链安全等方面的全面掌控和有效布局。

  德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则以优势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行业标准来参与全球竞争。如西门子集团基于自身软硬件产品,通过MindSphere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本土工厂客户提供全套数字化升级方案,通过MindSphereWorld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球化、生态化的解决方案创新。博世集团则是与优势信息技术企业深度合作,给制造业打造从数字孪生到编程嵌入的开放性、开源型创新生态体系。德国知名的工业软件企业SAP则基于既有工业软件优势,形成了面向制造业企业数字挖掘、数字处理应用下的Leonardo数字化升级平台。此外,德国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企业,一方面联合通过工业4.0平台实现自我抱团来掌控工业4.0的技术路线图和标准架构和数字商业模式的方法论,另一方面通过联合欧洲其他优势企业组建“工业互联与自动化5G联盟”(5G-ACIA),力争最新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和赋能。

  日本工业互联网企业以技术领先优势确立最优工业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参与全球竞争。与美国和德国不同,日本企业更加注重过往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再利用和再发掘。如日立、东芝等企业立足企业历史上积累的解决方案并将其相关能力实现通用化形成Lumada、SPINEX平台。世界工业机器人的领先企业发那科,就是将企业自身累积形成的领先优势模式化、技术化和平台化为FIELD平台,进而让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继承基础上表现出更强的创新竞争力。此外,日本工业互联企业比较注重产业组织、产业生态建设,通过机器人革命促进会、工业价值链促进会等载体力争为日本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制定形成有力的保障和有效的支撑,进而支撑日本在全球工业互联网竞争中走在前列。

  相比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瑞士和法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立足自身优势与需求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如瑞士的ABB集团借力IBM的技术优势来提升公司ABBAbility平台的运行计算和信息分析能力,以服务自身企业升级需求。世界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商的法国达索公司是法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商,利用其在具独立研制军用和民用飞机时积累的研发设计软件优势,借力ABB公司合作,以服务全球客户提供数字化协同研发设计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3DEXPERIENCE平台来构建工业互联网高度完备的供给能力。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法国施耐德集团则是将自身世界领先的能源技术、自动化技术、软件及服务优势与EcoStruxure平台结合,为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提供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的赋能服务。

  全球视野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考

  与表现最优的德国、美国相比,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工业基础、工业know-how和设备数字化基础较弱。德国受益于德国大众、戴姆勒、西门子、宝马集团、巴斯夫、莱茵、博世、拜耳、蒂森克虏伯等众多全球老牌名企和隐形冠军企业,从而在装备和自动化系统、工业控制和工艺流程等领域站在世界第一梯队。美国受益于IBM、微软、甲骨文等全球软件服务寡头,工业知识经验的软件化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对于中国工业互联网而言,受益于互联网生态基础最好的优势,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中国企业虽然与美国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等在技术、产品和市场规模方面差距依然不小,但三家企业已经成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主流服务商,中美这几家企业一起锁定了全球IaaS的主要市场,且阿里和腾讯的综合实力已位于全球前10名。此外,受益于产业体系最为完整的优势,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应用需求,再加上中国已经建成的全球最大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最终将实现海量终端接入和应用场景无限拓展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产生应用潜力最大的SaaS(软件即服务)。

  此外,目前全球各国工业互联网平台PaaS核心架构多是依托美國Cloud Foundry和Docker等开源技术加以构建,中国工业PaaS(平台即服务)上中国在核心经验知识固化封装为模块化的微服务组件以及具体工具开发能力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国家认可的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COSMOPlat、东方国信Cloudiip、用友网络用友精智、树根互联根云、航天云网INDICS、浪潮云In-Cloud、华为Fusion Paint、富士康工业富联、阿里云阿里supET、徐工信息汉云,都面临着这样类似的问题,并要着力解决如何平台在专业性基础上向提供通用能力方向发展的问题。

  从上述工业互联网十大平台总部的城市分布看,北京3家(东方国信Cloudiip、用友网络用友精智、航天云网INDICS)、深圳2家(华为Fusion Paint、富士康工业富联)广州1家(树根互联根云)、杭州1家(阿里云阿里supET)、青岛1家(海尔COSMOPlat)、济南1家(浪潮云In-Cloud)、徐州1家(徐工信息汉云),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头部企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和山东。与美德以大企业为主客户不同的是,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的定位使得中国互联网平台必然要走上不同的道路,青岛即墨区全国首个“互联网+中小企业”示范区的建设应该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酷特智能的“C2M个性化定制”、即发“柔性化制造模式”、红领一汽青岛“汽配行业协同制造模式”、浩尔服饰“中小企业数据应用模式”、红妮“内衣个性化定制模式”、森麒麟的“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新模式”(诞生了我国首家达到工业4.0水平轮胎工厂)、三迪时空的3D智造云服务模式等发展模式的密集出现也间接证明了创新和示范的价值,也成为青岛建设世界互联网之都的有力支撑。

  李光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