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开放”展开胶州的山海蓝图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岛,胶州,历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7-13 15:27
作为青岛中心湾区最后一块价值拼图的胶州,是集散半岛、城市群交互、联通亚欧、辐射日韩的重要战略高地。
胶州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因水色如胶而得名,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一桥相连。作为青岛中心湾区最后一块价值拼图的胶州,是集散半岛、城市群交互、联通亚欧、辐射日韩的重要战略高地。近年来,胶州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总量突破千亿,一副高质量发展的山海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金胶州历史悠久
从历史看,胶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海表名邦”。
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孕育了叠加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三里河文化”,留下了蛋壳陶等珍贵的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
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惟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与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并列的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千年来一直以贸易繁盛、商通四海闻名于世,素有“金胶州”的美誉。
1987年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目前,胶州市共有外资企业545家、外贸企业1920家,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12亿元,被誉为长江以北对外开放第一县市。
从当下看,胶州是一座活力迸发的“魅力之城”。
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1147.5亿元,跻身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全国十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4亿元,位居山东省县级市第一位;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小康社会监测指数位居全国前十、青岛第一;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山东半岛别称为“胶东半岛”,青岛的核心海湾名叫“胶州湾”,这些用词都能看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胶州对于青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今天的膠州,紧紧抓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和青岛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四个国家级和一个省级“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建设,以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实体经济强劲发展的新高地。
空港和上合带来新动能
胶州曾经是青岛环胶州湾版图上惟一个没有进入市行政区的县级市。然而,它不但是胶州湾畔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独立区(县市),空间潜力巨大,而且拥有全青岛数量最多的工业企业,名列2020年全国百强县第24名、山东省内第1位。
2020年,胶州将建设航空之城、上合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担当起胶州湾顶部核心增长极。
临空经济是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大方向和世界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临空经济区大量吸纳的是新经济框架内的新型战略产业、现代智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未来,拥有多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以上的胶东国际机场作为京沪沿线中最大的机场,将极大地拉升山东在中国东部的经济价值和地位,胶州也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圈内新崛起的航空枢纽,助力青岛参与全球高端产业分工,提升青岛的国际地位。
对标深圳,胶州未来的大空港地位,将非常类似于深圳的宝安区。宝安同样得益于宝安国际机场的落户,目前已经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片区。胶州也完全有可能由于大型国际机场以及大空港高端产业链的存在而华丽转身为青岛的城市新中心。
建成后的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惟一4F级国际机场,拥有40余条国际航线、110余条国内航线,将实现胶州“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的闭环,成为海内外宾朋走进山东的第一门户。
未来,胶州5个高速公路口可实现全域半小时接入全国高速公路网,主城区距青岛港、前湾港均为30分钟车程,境内贯穿8条国省道和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特别是随着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济青高速、青连铁路、地铁、城轨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实施,以机场为核心布局的高铁、城轨、地铁、高速综合交通体系正加速构建,4F级胶东国际机场将带动形成1小时通达青岛市全域和山东主要城市的便捷交通网,1.5小时飞抵京沪及韩国仁川等东北亚重要城市的密集飞行圈。
胶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向延伸交汇点。随着建设上合示范区的国家战略推进,青岛口岸将依托多式联运,打造成为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日韩和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意味着胶州将成为中亚到东南亚及日韩这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枢纽,历史性机遇之下,成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胶州,未来会被打造成为比肩郑州、重庆、西安的物流枢纽。
不难看出,胶东机场将与上合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共同担当起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为胶州以开放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进而带动青岛市以及胶东一体化发展战略突破。
因此,胶州的目标是,强化发挥临空经济区拉动作用,借鉴“TOD”“XOD”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实施5000亿投入产出计划,集聚壮大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在上合示范区这一国家级战略的助推下,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空港城。
用生产驱动发展
青岛的前100年都是在胶州湾的东海岸延展,改革开放后,青岛又向西发展到黄岛。在“大青岛”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李沧、西海岸(黄岛区)、城阳(红岛)和即墨先后走入人们视野,在战略的加持下,获得发展契机。
而胶州则“隐身”在其后,显得默默无闻。
直到2017年,青岛市提出“三湾三城”大规划格局,拥湾发展战略规划将给“未来青岛100年的发展寻找空间”。
通过环绕胶州湾打造一个开放、蓬勃、生态、高端的国际海湾城市,青岛正进入由“滨海城市”向“海湾城市”跨越发展的全新时代。沿着胶州湾北上,处于胶州湾底部、同时又是西海岸与城阳连接纽带的胶州,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
2018年6月9日到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市举行,习近平主席说:“一次盛会改变一座城市”,并提出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对于胶州的区域价值提升以及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机遇。
胶州充分利用了上合峰会的机遇带来的拉动国际投资的良好条件。以特色竞争开放为方向,探索产创合作新模式。
2020年,胶州正以主要经济指标倍增为引领,围绕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双招双引、城市有机更新、企业培育、创投风投等方面,在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
以满足“创投风投人”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实现为遵循,搭建上合国际金融服务中心、胶州湾创投风投小镇两大创投风投平台。中俄能源合作股权投资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一批国字号基金相继落地。
胶州还积极争取与国家丝路基金、亚投行、国家开放银行等机构合作,共同发起上合组织贸易合作基金。积极鼓励更多商业银行创新方式方法,在上合示范区建立上合支行。争取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来青开展合作,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涉外金融服务集聚区。
以“开放”推进经贸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示范是上合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所在。可以说,上合示范区一直在着力探索以双向投资国际产能合作为主导方向,既支持位于胶州开放区的核心区加快创新发展,也支持推动境内企业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商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双向开放、双向投资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双向互动发展。
同时,胶州还致力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行差异化配置资源政策,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集中要素资源,实施重点培育、招大引强“双线并行”,着力打造现代物流、航空、电力设备和机械装备3个千亿级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居、绿色食品3个百亿级产业板块。
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为胶州抓住重大项目“牛鼻子”,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下了基础。
目前,胶州全市有“专精特新”企业566家、“隐形冠军”企业21家,分别占青岛总量的25.6%、26.6%。有屋科技成功入选2019胡润潜力独角兽榜单、山东省瞪羚企业,少海汇入选全球独角兽500强,初步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的企业发展生态。
赵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