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曾国藩的拙诚精神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清代,思考,政治理念
  • 发布时间:2020-07-13 15:31

  2020年5月26日,知名作家、学者张宏杰走进即墨古城大讲堂,作了题为“曾国藩的拙诚精神”的专题讲座。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成为他人生成功的基础。张宏杰带领听众通过曾国藩的修为事迹,深入思考如何秉承“拙诚”的态度,认识一个“至诚至拙”的曾国藩。

  今天我所讲的,是清代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曾国藩。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比较大,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理学家。

  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

  近代以来,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评价都比較高。毛主席一生曾多次评价曾国藩。青年时代他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就是说近代以来的大人物,我只佩服曾国藩一个人。为什么佩服曾国藩?他后来给出了理由,他说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办事之人,一类是传教之人。所谓传教之人,就是创建理论学派的理论家,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以及宋代的朱熹。传教之人能传教,理论能力很强,但实际操作能力却不强,不能办事。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最后都失败了。所以孔子自己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孟子口才非常好,非常雄辩,也多次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最后也失败了。朱熹创办了包罗万象的理学体系,但活着的时候成就并不大。另一类人是办事之人,这类人在历史上有很多,过去很多帝王将相都是办事之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能把事办成,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理论资源、思想资源。能够兼传教和办事的,在历史上非常少。毛泽东说,他知道的有两位,一位是曾国藩,另一位是宋代的范仲淹。

  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名人在这一点上比较突出,有两位是大家经常提及的古人,一位是明代的王阳明,一位就是清代的曾国藩。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学派,用自己的这套心学理论为指导,做了一些在当时比较重要的事情,像平定藩王叛乱,治理地方。曾国藩本身有理学基础,是重要的理学家,他用自己的这套理念指导自己,平定太平天国、开启洋务运动。第三位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思想,实践操作能力又特别强。所以毛泽东对曾国藩的高度评价,是基于这一点。解放之后,毛泽东提到曾国藩的地方比较少,因为曾国藩已经是对立的地主阶级的人物,但他还是说了一句话:“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这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评价。我们看过去历史上的名人,除了几个农民起义领袖之外,其他名人基本都是地主阶级。所以大家细品毛主席的话,会发现他一生为人行事很多方面受曾国藩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我写曾国藩花的时间比较多,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曾国藩京官时期的经济收入和支出,博士后的论文也与曾国藩有关,前后6年时间。到现在为止,我一共出了6本关于曾国藩的书,长期阅读曾国藩,我最大的感受是,解读曾国藩的角度很多,我认为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中国历史上天分最低的古人,但是在这样低的天分基础上,他取得的成就又最大。也就是说,他的天资和成就反差最大。这在中国古代史和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为什么说曾国藩天赋比较差?一是曾国藩智商平常。曾国藩科举考试的过程非常艰难。过去考试第一步要考秀才,然后要考举人,第三步考进士。只有考中进士,科举之路才算成功,将来才能当官。有人打了个比方,过去考秀才相当于今天考大学本科,考举人相当于考硕士,考进士相当于考博士。意思就是说考秀才的难度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看古人传记,考秀才基本上一两回就考上了,曾国藩却考了7回,相当于今天前后复读6次才考上本科,这个人的智力应该说不是特别突出。

  第二点,曾国藩出身很普通。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于181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生地是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叫白杨坪的小山村,这个地方堪称穷乡僻壤。我最初写曾国藩的时候去过一次,那时候从长沙出发,先是坐长途汽车,再转出租车,后来很长一段没有公路,要再乘“摩的”走一段土路,从长沙出发要折腾一整天才能到他们家。实际直线距离并不长,但在群山之中,交通非常不方便。曾国藩祖上一直是农民,后来曾国藩给家谱写序的时候,说我们曾氏家族在中国的家族当中,是属于非常平常的。为什么呢?因为过去这些大家族,翻开家谱,历史上都能找到几位名人、官员,但是曾氏家族往上翻五六百年,没有一个当官的,甚至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过。一直到了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这一代才开始读书,所以曾麟书是曾氏家族五六百年出的第一个秀才。说实话,曾麟书这个秀才,考得比曾国藩还要艰难很多倍。曾国藩考了7回,曾麟书考了17回,从十几岁一直考到43岁,最后头发都考白了,主考官最后出于怜悯给了他一个秀才。所以曾家祖上没有读书的基因,曾国藩的读书之路能够走通,完全是自己艰苦奋斗出来的。

  第三点,曾国藩的身体条件很差。今天我们一提到年轻人应该奋斗,有的人就说我这辈子可能做不成什么大事,因为身体条件比较差,用功就头疼,可能这辈子没啥成就。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体条件就很差,一用功就头疼。曾国藩日记从29岁那年就经常记载,说用功读半天书,晚上就头痛欲裂,睡不着觉。30岁那年当中,日记里开始频繁出现一个词——耳鸣。曾国藩耳鸣非常严重,这在他的家书中还给父母提到过。曾国藩在北京给父母写信都是报喜不报忧,把耳鸣写到家书中,证明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关于曾国藩有一个传说,传说曾国藩是巨蟒转世,曾国藩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到院子里大槐树上有条蟒蛇爬到他们家卧室里,之后就生下了他。为什么有这个传说呢?是因为曾国藩在35岁得了皮肤病,浑身搔痒,用手一挠就掉白色的皮屑。用今天的医学来判断,是银屑病等皮肤病,但在古代,就被附会到蟒蛇转世,在掉蛇皮。这个皮肤病困扰了曾国藩一生,每年有大半年要犯病,一犯病就要不停搔痒,整宿都睡不着觉,严重的时候挠得出血。曾国藩是理学家,很多人评价他是圣人,按说是不近女色。但是他在51岁的时候却纳了一个小妾,因为皮肤病太严重了,曾国藩在外带兵打仗,夫人年纪大了不能随行,到了晚上痒得整宿睡不着,干脆纳了一个妾,给他挠痒痒。曾国藩46岁又得了严重的失眠,这一年曾国藩在仕途上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开始彻夜失眠,终生没好。每天晚上大概睡两三个小时,如果能睡四个小时,他就说已经睡得非常好了。年纪再大一点,曾国藩的一只眼睛失明了,用今天的医学知识判断,应该是青光眼之类的疾病导致眼睛失明。再接下来,我们看曾国藩的日记,家族当中的高血压、静脉曲张、脚气、肠胃病,大家能想到的各种常见病,曾国藩全有,所以从30岁开始,曾国藩就是一个病人,带着各种常见病奋斗了一生。他就在这样的智力、身体基础上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大成就。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

  第一,做了大官。中国人都有官本位的情结,评价一个人,先看他做了多大的官。曾国藩这个官有多大呢?用今天的位置去套,算是正国级,因为他是一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也就是今天国务院总理级别。在地方上做到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致可以算做是省级,但是比省级还要高。比如两江总督,他一个人要管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曾国藩因为军功被封为一等侯,是清代文官当中因为军功封侯的第一人。

  第二,做了大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第一,平定了太平天国,第二,开启了洋务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大家更熟悉的是他平定太平天国,而曾国藩推動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开放,他在推动中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方面所做的工作,大家了解不是特别多,实际这方面影响也是非常深远。

  第三,善于审时度势,逃脱了功臣定律。什么是功臣定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历史规律,比如我总结过一个清官定律,如果一个人是著名的清官,他就办不成什么大事。而所谓功臣定律,就是你在这个时代立了太大的功劳,功高震主,最后下场往往比较悲惨。曾国藩喜欢读历史,他自己总结过,中国历史上立了大功最后又能善始善终的人,只有唐代的郭子仪一个人。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了很大的功劳,最后获得了很高的爵位,子孙后代都跟着享福。除此之外,大家看中国历史上这些名人,像岳飞等人,只要是有功于社稷,最后下场好的不是很多。有人说唐代魏征、宋代寇准都属于名臣,下场也不错。但是仔细读历史,你会发现,魏征活着的时候跟唐太宗关系很好,但是死后墓碑却被砸了,寇准最后也被流放了。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解除兵权,把手底下这批湘军遣散回老家当了农民,所以慈禧太后恢复了对他的信任。因此有句话,“经商得学胡雪岩,做官得学曾国藩”。

  第四点,他的人生境界达到了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他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至少是圣贤。他的《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全集》到现在影响还很大。

  最后一点,也是一般过去的名人很少做到的,他的家庭教育也很成功,他的两个儿子和孙子都很成才。曾氏家族到了今天仍然人才辈出。过去中国传统家族有一个规律,叫做富不过三代,像曾氏家族这样,一百多年能够持续兴旺发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那样差的天资基础上,曾国藩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之所以这样,曾国藩的一生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点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非常强,通过自我完善修正了自己性格当中一些非常关键的缺陷,把自己从庸才塑造成了人才。第二点是曾国藩非常善于用人,李鸿章在纪念他的文章里说他最大的特点是“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功”,就是我虽然很笨,但是我善于使用聪明的人,我能把天底下最聪明的人都招揽在我的帐下供我使用,这是曾国藩厉害的地方。

  一直到今天,不同身份的人能够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很多企业家也很推崇曾国藩。比如TCL董事长李东生就说:“曾国藩虽然是一个书生,但是他很善于操作一件事情,他在操作事情过程中没有书生气。另外曾国藩很善于创新,善于洞察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所以他也是创新意识很强的人。”

  曾国藩的成人之道

  曾国藩一生的成功,有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叫做“尚拙”,他有一句名言,“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尚拙就是崇尚笨拙,这跟今天大部分人的人生哲学相反。今天社会的潮流是尚巧,我们追求的是四两拨千斤,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得大成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但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相反,他崇尚做笨事、慢事。这样的人生哲学跟他的科举经历有关。

  曾国藩考秀才考了7回,从13岁一直考到23岁,好不容易中了秀才。在考秀才的过程中,他就成了整个湘乡县的名人。因为过去绝大多数笨人读书都有自知之明,考两三次考不上就不再考了,但是曾氏父子很特别,他爸考了17回,他考了7回,并且每次考场开门,他们都是头两个进去的,每次发榜他们也是头两个跑去看榜,每次都是名落孙山,时间长了,大家就感觉这两个人是湘乡县的新闻人物,他们两个跑去看榜,大伙儿都跑去看他们俩。所以曾国藩从小就是非常自卑的小孩,他知道自己比别人笨。

  但是考中秀才之后,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就发生了转机。考完秀才就接着考举人,他的很多朋友劝他别再花这个钱,因为过去科举考试要住店以及来回路费花很多钱。朋友跟他说,你考秀才都考了7回,考举人得考多少回?你这个天资不适合在科举之路上奋斗。但曾国藩还是去了,结果一次中举,接下来又到北京考进士。考进士费了点波折,考了三回,但在当时也算比较顺利的。曾国藩在27周岁那年中了进士。中了进士,曾国藩回头一看,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曾国藩的那些同学,大多数都比曾国藩聪明,很早都中了秀才,然后就在边上看曾国藩的笑话。结果到最后在曾国藩的所有同学当中,只有他自己中了进士,其他人连举人都没中,最高不过是个秀才。最笨的人最后科举成功,那些聪明人最后都失败了。曾国藩就想,为什么会这样?他意识到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笨,自己的科举才能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笨也有笨的好处,首先笨人的基本功特别扎实。曾国藩虽然秀才考了7回,但是这中间十年时间也不是完全浪费,他反复背诵理解四书五经,每个注解背得滚瓜烂熟,理解得比别人要深要透,知识没有盲点。相反,曾国藩的那些同学,因为比曾国藩聪明,所以学习的时候下的苦功就不如曾国藩,很多地方他们是跳过去的,考试的时候凭着看点模范作文、押押题,中了秀才,基本功远远不如曾国藩扎实。曾国藩考秀才考7回,是因为前6回学习上没有开窍,不懂得怎么组织文章的段落结构。到第7次他开窍之后,以后就一顺百顺了。

  第二点,笨人肯于付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笨鸟先飞,别人付出一分努力,他可以付出十分,无怨无悔。

  第三点,笨人的逆商比较高。今天大家越来越重视逆商,所谓逆商,就是当遭遇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如何应对,这个很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很多聪明人从小一帆风顺,从小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毕业之后也到一个好的单位。如果人到中年,在事业上遇到一次重大打击,他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从此就消沉下去了。但是,笨人一般不会这样,因为笨人从小就遭遇各种挫折,从小就被打击得鼻青脸肿,所以在挫折面前,笨人的反应往往是愈挫愈奋,跌倒了马上爬起来继续奋斗。所以曾国藩说,笨人有笨的好处,我科举成功了可能就是因为我笨,所以我就把“尚拙”作为人生哲学。这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第一个基础。

  曾国藩在青年时代,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脱胎换骨,自我完善、自我改造。曾国藩除了天资比较差,性格当中的缺点和毛病也比较多。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远远不是我们后来认识的正襟危坐的圣贤形象。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跟普通人一样,身上有很多缺点和毛病。

  第一点,他的性格很浮躁,是个坐不住的人。青年时代的曾国藩特点是好动,做事三分钟热度。曾国藩28岁中了进士,29岁就到北京做翰林院检讨,相当于在中国社科院做了处级研究员,刚到北京的时候,曾国藩的时间完全浪费掉了,有点像今天的大学生苦读多年,终于进了大学,就管不住自己了,成天上网。曾国藩也是这样,曾国藩在家里因为有爷爷、父亲每天严厉监督自己,所以能够苦学用功。到了北京,没人管了,同时感觉自己辛苦这么多年,终于能放松一下了,每天就是串门、喝酒、聊天、下棋、听戏,在翰林院的时间大把大把都浪费了。

  第二点,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脾气不大好。曾国藩虽然很笨,但是毕竟在同学当中只有他一个人中了进士,所以一度非常傲慢,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到了北京之后,他的很多同事和朋友,都跟他说,你身上有一个毛病,就是“无处不着怠慢之气”,你往那一坐,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傲慢的气息,还有一个毛病是“自恃”,什么事只看到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做得对,别人不对。所以到了北京之后,曾国藩经常跟别人发生冲突。

  除了这两个毛病之外,曾国藩认为自己身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好色”。当然了,曾国藩认为自己好色,倒不是说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行径。他毕竟是一个农家子弟,还是比较老实本分的。他说自己好色,是因为自己爱看美女。在今天,爱看美女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在清代,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因为清代的美女,也就是大家闺秀,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街上看不到美女。想看美女怎么办?得到人家家里去。曾国藩日记当中有好几次这样的记载,专门跑到人家家里面看美女。例如有一天听说一个朋友娶了一个小妾,非常漂亮,曾国藩就找了一个借口,到人家家里借书,坐在那儿不走,非得让人家拉着小妾出来给自己看看,让这个小妾给自己倒茶,自己还要摸一摸人家的手,回来以后就自己批评自己“狎亵大不敬”。还有一次跟朋友吃饭,这个朋友家里有好几个妾,如花似玉,曾国藩就眼勾勾看着人家,回来以后就骂自己“目屡邪视,真不是人”。

  以曾国藩青年时代的脾气秉性,按理说他做官不会成功。他的一个幕僚曾给他相面,说他的面相是“砍头而死”,结果最后曾国藩被封侯了,就是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改变发生在曾国藩30岁这一年,这时候曾国藩已经在北京混了好几年,感觉总这样浪费时间也没有尽头。人到三十,三十而立,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立什么目标呢?想来想去曾国藩立了一个非常宏伟的志向,就是“学做圣人”。这个人生志向定得非常深远,圣人是古代读书人所能想到的最高的人生目标。过去中国传统社会儒释道“三教”,佛教的最高目标是成佛,道教的最高目标是成仙,儒教的最高目标就是成圣。怎么做圣人呢?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三个字“写日记”,通过几十年持之以恒写日记,把自己写成了圣人。有人说我也写日记,我也写了十好几年,为什么我没有成圣人呢?那可能因为你写日记的方式跟曾国藩不一样。

  曾国藩写日记,跟我们是不一样的。第一,用工整的小楷写日记。为什么用小楷写日记呢?因为写小楷需要有非常沉静的心情,得把写日记这个事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曾国藩写日记的时间跟我们不一样,很多人写日记,可能是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写上几句,已经比较累了,所以写得往往比较简短。但曾国藩是每天早晨起来写日记,每天很早起床之后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来,反思自己头一天做的每一件事,符不符合圣人的要求。不符合的,就挑出来把自己批评一通,持之以恒,一直这样做。

  第二,曾国藩在日记当中对自己有要求,给自己立了12条日课,每天有12条行为标准。比如每天要早起,每天要静坐,每隔几天要写一篇文章,多少天要写一首诗,自己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

  第三,曾国藩的日记是公开的。今天写日记,往往都当做非常私密的事,写完之后就藏起来,不会给自己的朋友看。但是曾国藩不是这样,曾国藩写完日记之后,每隔十天半个月,会拿去给自己的朋友们传阅,而且还要求他们在上面写批语,就像今天我们发朋友圈或者微博一样,大家可以随便在下面跟贴,倭仁就写评语说过曾国藩修身在某几点上还需要加强。

  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公开呢?持续写了一段时间日记以后,曾国藩认识到,一个人的自制力是有极限的,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可能坚持半个月、一个月,最多半年,就会失败。一个人,包括一个群体,只有引入外力监督自己,才能持之以恒健康地走下去,所以曾国藩干脆把日记公开,在日记当中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每一天是怎么修身的,让大家看着。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讲,这种方法叫 “师友夹持”,夹着自己往前走,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曾国藩把日记公开的做法坚持了一生,在北京的时候定期给自己的朋友传阅,后来在外领兵打仗时,会每隔半个月把自己的日记寄回湖南老家,一方面是存档,另一方面是让自己几个弟弟、儿子和侄子们监督自己并给他们做一个榜样和楷模。

  曾国藩的日记全年365天无休,包括大年三十当天都有固定的日程,几点到几点练字,几点到几点处理公务,几点到几点读书,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坚持了30多年。30多年的持之以恒每天不停练字、读书,反省自己性格当中的毛病和缺点,渐渐地,曾国藩的气质、性格就发生了变化。

  后来曾国藩给他的儿子和弟弟们讲,一个人修身的时候要有两股劲:第一股劲叫做猛,在修身的起点要有一股刚猛之气。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男人对自己要狠一點,敢于改变自己,敢于对自己刺刀见红。接下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要有恒心,要能把事情坚持下去。曾国藩引用朱熹的话,“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比如你煮鸡汤,开始用大火把水烧开,再改成小火炖几个小时鸡汤才能好喝。修身也是这样,刚猛和持之以恒,这两点都必不可少。

  所以这是第一点,曾国藩在修身上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把自己从一个庸人变成人才,自我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时间利用能力大幅度提高,也修正了自己性格当中的致命缺点,为自己后来做大事打好了基础。

  曾国藩的选人和用人之道

  接下来讲一下曾国藩人生成功的第二点,他善于选人和用人。

  曾国藩做了13年京官,还是比较成功的。他刚到北京时,任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之后是礼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后来又兼任了五个部的副部长,皇帝对他比较重视。第13年时,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他回到湖南老家为母守孝。过去,官员不论官职大小,父母亡故子女都得回老家守孝三年。守孝期是按照上古的纪年,实际上是守孝27个月。曾国藩在湖南老家刚待了半年,咸丰皇帝就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要求他在老家办一支团练,就是练一支民兵,维护湖南的社会治安。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席卷湖南、湖北,湖南社会非常动荡,咸丰皇帝要求所有在乡为父母守孝或者请病假的官员,都要帮地方做点事。也正是因为这道圣旨,曾国藩决定赤手空拳创建一支湘军跟太平军作战。

  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要求是办团练,团练在过去有严格要求,一般人数是一两千人,作战范围不许超过本县。这是为了限制汉人的军权,清代满人对汉人的军权还是比较忌讳的。但是曾国藩以办团练之名,创建了一支1.7万人的湘军,后来十多年间扩充到十多万人,凭借这支军队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为什么要赤手空拳创建湘军呢?应该说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皇帝不希望你有太大兵权,曾国藩本身也是文官,没有领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职责,但是在曾国藩身上,有一种担当精神。既然学做圣人,他就经常站在圣贤的角度思考,圣人面对这种乱世应该怎么做呢?圣人应该挺身而出,承担起这个时代的重任。

  实际上,在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前,清朝是有正规军的。当时的正规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满族为基础的满洲八旗,是清朝立国的根本军事力量。另外一部分是数量庞大的、驻扎在各省的绿营,因为旗帜是绿色所以得名。绿营以汉族为主,全国总共约100多万人。但是曾国藩认为,现有的国家正规军已经不能打仗了,完全没有战斗力,只有创建一支全新的军队,才有可能平定太平天国。事实也是这样,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咸丰皇帝曾先后派出6名将军率领绿营兵前去镇压,几乎都是一触即溃、一打就散。所以曾国藩说,我要创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怎么保证队伍有战斗力呢?首先要选对人。选什么样的人组成这支湘军呢?曾国藩的原则是六个字,即“选士人,领山农”,又可以总结成三个字,叫做“用笨人”。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做笨人”,他的用人原则也是“用笨人”。

  “选士人”,就是选拔湘军军官的时候,多用读书人。曾国藩这个思路跟今天惯常的思路完全相反。今天要创建一支军队,招募军官,肯定选择从事过军事、当过军官、有实战经验的人。但是曾国藩不要军人而要读书人。为什么要用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当军官呢?曾国藩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一个读书人如果书读得比较好,会发自内心信奉儒学,有坚定的信仰。曾国藩认为,绿营兵打不过太平天国是因为太平军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西方基督教思想——当然不是纯正的基督教文化,是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变种——来指导的农民运动。所以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起义的特点,是不管攻到哪儿,首先要把这个地方的所有庙宇破坏掉,不论是佛寺还是道观,都要把塑像砸毁。接着,挨家挨户搜集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律销毁,销毁以后全部用“洪秀全版的圣经”,这个“圣经”跟西方传教士翻译成中文的《圣经》不完全一样。据说,洪秀全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自己升上高天,见到了上帝、耶稣,而且他的梦里还见到了耶稣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后来加上种种机缘,他创建了拜上帝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奇怪的梦呢?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洪秀全跟曾国藩经历相似,他也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也是从小考秀才屡试不第。他第三次到广州考秀才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一个叫梁发的传教士,给他发了一个以粗浅语言编写的小册子,介绍了天主教的原理,洪秀全读完之后感觉很新奇,印象很深。第三次考完秀才,发榜时他看到榜上还没有自己,受刺激晕倒并生了重病,高烧出现幻觉,再加上以前读的小册子,他就梦到了上帝和耶稣,而且还梦到耶稣的妻子和家人,西方《圣经》中并不存在耶稣的妻子和家人,这是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家庭观念。后来洪秀全病好了以后隔了一年又考了一次秀才,第四次他又没有考上,加上当时清朝的腐败统治,他就创立了拜上帝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一直到定都南京之前,洪秀全没有读过《圣经》,定都南京之后,他把《圣经》拿来一读,发现其中很多地方讲的跟他讲的不一样。《圣经》里面说耶稣没有结过婚,但是他却梦到了“天嫂”(耶稣的妻子)和“天侄”(耶稣的儿子)——洪秀全称呼耶稣为 “天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洪秀全把《圣经》中所有跟自己宣讲不一样的地方删改后重新出版,挨家挨户去发。太平天国起义就是计划用西方的“变种”文化彻底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于是,曾国藩后来在湘军练成以后要起兵的时候,发了一个《讨粤匪檄》,这里面讲之所以创建湘军讨伐太平天国,关键是要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在檄文当中说“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这些儒生就没有一个挺身而出维护儒门的脸面吗?曾国藩说要用儒生对抗太平天国,是因为儒生信仰坚定,到战场上不畏生死。相反,如果用绿营、八旗的军官,他们身上有不好的习气,带兵打仗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他选择军官就要“选士人”。

  读书人也有缺点,读书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只善于“吹牛”,不善于做事。曾国藩在读书人当中,又有一个12字的选人原则,叫做“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要有信仰,没有官场上的不良习气,不用做过官的人,用那些考上秀才但是没有考中进士的,他们比较质朴,没有官场不良习气。多条理,头脑比较清楚,逻辑性比较强。少大言,不爱吹牛。同时,曾国藩还很直接地说“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就是要任用心眼少的人,不要用心眼多的人,不要用聪明人,要用笨人,這就是曾国藩的选人原则。今天的企业或单位选人,大多愿意任用口才好的人,但是曾国藩不愿意用。因为口才伶俐的人做别的事可能比较适合,但是在战场上,如果一个人口才太好,什么事都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种人平常头脑灵活,但是在关键的时候、生死关头往往靠不住,往往会带头逃跑。所以曾国藩说他历来不太喜欢用口才伶俐之人。

  曾国藩的选人原则跟我们今天完全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选人原则能不能成功呢?事实证明还是很成功的。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泽南,他是湘军的一员名将。罗泽南跟曾国藩很像,也是湖南乡下的农民,家里比曾国藩家还穷,从小生活很不容易,读书考到30岁才好不容易中了个秀才,没有别的生计来源,就在湖南乡下当了十年私塾老师,日子过得非常苦。后来曾国藩找到他,劝他放下教鞭去当军官、将军,带兵打仗。罗泽南就跟着曾国藩带兵打仗四年,指挥了200场左右的战役,几乎是百战百胜,被人称为“战神”。本来是一位教书先生,为什么一到战场就百战百胜呢?就因为他符合曾国藩的用人标准。

  第一点就是他在理学上信仰非常坚定,理学是孔孟儒学的一种发展,是一门哲学,任何一门哲学首先解决的是生死问题,让人思考“为什么来到世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们走这一遭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所以理学修养致力于看破生死关。罗泽南的理学修养很深厚,所以他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从来不畏生死,不管多么危急的关头,头脑都很冷静。

  第二点是罗泽南善于分析,曾国藩为什么愿意用读书人?就是因为真正的将军是用头脑打仗,不是用身体打仗。真正成功的将军形象不是张飞或者是李逵,而是像林彪或者诸葛亮一样,是用头脑和算计来打仗。打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计算很多变量,计算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对比、人心士气的对比,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后勤保障条件等等,出现不同情况如何应变,就像下围棋一样,能算出之后的几步、十几步才能下定决心打仗。

  第三点,罗泽南善于对士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他是教书先生出身,所以他的军营有点像私塾。曾国藩给罗泽南的墓志铭中写道,这支军队是“朝出鏖兵,暮归讲道”,他每天早上带兵出去打仗,晚上回来还会给士兵们教书,所以每天晚上他的军营会传来朗朗读书声,不知道的還以为是私塾,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理念信仰灌输给士兵。

  这是曾国藩的用人路线在军官层面的成功案例。

  在士兵层面,曾国藩是另外三个字,叫做“领山农”,要选拔农民做士兵,而且要选择山里的农民,而不用水边的农民。曾国藩的原话是“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山僻之民多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朴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尝好用山乡之卒,而不好用城市近水之人。”意思是说,要选择有农夫气的、质朴的人来当兵。那些油头粉面,特别会说话、有市井气、有衙门气的人绝对不能用,而且要用山里的农民,不用水边的农民,为什么?过去因为山里交通不便,人们都很老实、质朴,但是水边的农民不一样,过去水路是交通要道,水边的人每天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往往变得比较圆滑。曾国藩说不能用这样的人,要用“笨人”,所以曾国藩有意识选择湖南丘陵地带山区的农民组成了这支军队。

  曾国藩就用这样一支由“笨人”组成的军队,展开了他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

  湘军的战略选择

  曾国藩第一步是“做笨人”,第二步是“用笨人”,第三步是“干笨事”。

  湘军打仗叫做“结硬寨,打呆仗”。他总结自己带兵打仗十多年,从来没有用过一个妙计,打的都是最笨的仗。“结硬寨”就是在扎营方面多花功夫,每天半天行军、半天扎营,每天上午行军三十多里地,整个下午都用来扎营。“作壕之法,外内重设,外壕广六尺,深八尺,内壕半之。”“作墙如城,其高七尺,其厚六尺,子墙半之。”选择一片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每个湘军身上都带着一把锹,拿出锹来挖深沟,把挖出的土在外面砌一道很高很厚的城墙。湘军不管行军到哪,即使只住一夜,也要修一座“城池”保护自己,防止敌人晚上偷营,这种打仗方式当然是非常笨拙的。所以湘军行军打仗十多年,干的最主要的事不是跟敌军对峙,而是挖沟,不停地挖沟。

  湘军攻城的方式也非常笨拙,湘军攻下的几座重要的城池,像武汉、九江、安庆、南京,不是用天、月来算,是用年来算,往往是两三年才能攻下一座城池。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呢?湘军每到一座城池下,沿着城墙开始挖两道深沟,里面的这道深沟用来防止突围,外面的深沟用来抵御救援。挖好深沟之后,湘军就在两道深沟之间建起坚硬的营盘,接下来什么都不干,等城里的粮食吃完。粮食吃光了,人都饿得半死不活了,湘军发起总攻把城池拿下。这种攻城的方式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笨的。

  曾国藩做事的方式,就是“做笨事”。这种方式看起来效率很低,但是整体来看,成功的几率很高。看起来很笨,实际非常符合《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等着敌人出现破绽,抓住破绽,再把敌人拿下。打仗跟我们考学、创业、工作不一样,这些犯了错误,我们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军事作战不允许犯严重错误,战场上往往不给你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一旦全军覆没,你的生命就没有了。带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看谁坚持到最后。镇压太平天国是漫长的、巨大的事业,中途一城一地的得失、一两次战役的得失不是重要的,关键是笑到最后。

  怎么才能保证坚持到最后呢?首先就是要降低风险,要善于有效控制风险,把抗风险能力提高到比太平天国高几倍的水平,这样就需要你“做笨事”,“结硬寨,打呆仗”就是这样。

  采取非常笨的方式攻城,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攻城战是伤亡最大的。曾国藩喜欢用“请客吃饭”比喻打仗,他说我打仗,我喜欢做主人,不喜欢做客人。就是我做好各种准备,等着你来打我,你是来赴席的“客人”。但是我要攻城的话,我是“客人”,对方是“主人”,人家做好严密的防范,我从底下强攻,伤亡率非常大。湘军的人数,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很少的。一开始是1.7万人,后来扩展到10万多人,但是太平军鼎盛的时候是100多万人,湘军一直是以少胜多,经不起大的人员损失。因此曾国藩说,我不能硬来,要“变客为主”,要把自己变成主人。怎么变成主人呢?我不到城里攻你,我在城边围困你,扎两道营盘,你要想赢我就得来打我,这样我就成了主人,你的伤亡率就会提高。“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用兵者喜为主,不喜作为客。”曾国藩打仗看起来很笨,实际里面还有很多的算计和思考。

  这种作战方式对毛泽东的影响也很深,毛泽东经常讲到“林冲打洪教头”的故事。毛泽东说:“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劈头就使出全部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先等着对方露出破绽,先不着急出手,等发现对方的破绽以后再攻击。毛泽东说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战役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就是因为它可以先退一步,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中国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如此。曾国藩一贯主张以主代客,后发制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取得了镇压太平天国的胜利。

  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拙诚”

  曾国藩的领导力来自于“拙诚”。今天关于曾国藩的书有很多,大部分都把曾国藩描绘成老奸巨滑的老官僚形象,表面上伪装得很老实,内心非常狡诈。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曾国藩的误读,曾国藩的领导力不是来自于“厚黑学”,不是来自于权术,恰恰来自于不用权术。

  第一,曾国藩对待下属不用权术。

  曾国藩在仕途上曾遇到一次很大的挫折,被皇帝罢了官。他在老家给弟弟写信,反思自己做官的经历,说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是因为做官时间太长,在官场学了一些权术。但是作为笨人运用权术往往被人看出破绽,除了让人笑话,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他告诉弟弟,在官场上一定要做一个老实人,“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同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时间长了,路遥知马力,大家知道自己是老实人,就不会来骗我,这样交往的成本就降低了,不用浪费时间耍心眼、使心计,勾心斗角,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湘军领导团队内部还有一个特点,彼此之间说话都很直接,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曾国藩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团队内部,跟部下不妨多说点正話、实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古板的、严肃的话或者比较直接的批评,“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讦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有话说在当面,有什么矛盾早晚都能化解掉,最怕的是面和心不和。领导之间有一分矛盾,到中层就变成三分矛盾,到底下就变成七分矛盾,这个团队就不能持久。曾国藩后期有一个秘书叫赵烈文,说他从绿营兵到了湘军,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支非常质朴的军队,这种军队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第二,曾国藩对待下属永远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国藩说,作为一个领导,对待下属,要有父亲、长辈对待儿子、兄弟的心情,你发自内心盼望他们成长,“成于中而形于外”,你发自内心的想法他们能感觉到。曾国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只要下属有提拔的机会,他马上就会把他们推上去,在他手底下工作,发展的速度都很快。这种做法当然也有缺点,有些用得顺手的人被提拔走了,可能自己就会遇到困难,但好处是自己的势力扩充得很快。后来整个大清的天下,有一半的省长、市长都是从曾国藩的湘军出去的,所以曾国藩办起什么事来就容易得到呼应。

  第三,曾国藩的胸怀非常宽广。这一点在他跟左宗棠的关系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左宗棠跟曾国藩很像,年龄相仿,比曾国藩小一岁,也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这俩人也算老乡,湘阴和湘乡很近。但是他们俩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别是这两个人的智商不一样,左宗棠非常聪明,是个天才。从小自恃也很高,年轻的时候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一般外号是别人送的,左宗棠是自己起的,叫“今亮”,就是“今天的诸葛亮”,他经常说“今亮或胜古亮”,今天的诸葛亮有可能比过去的诸葛亮还厉害。但是他科举上的运气远不如曾国藩。他秀才考了1次,考举人也很顺利,20岁就中了举人,但是考进士连着考了3回都没有考中,如果放在曾国藩身上,3回考不上就接着考,考8回、10回都行。但是左宗棠不行,左宗棠感觉到自己面子上挂不住。所以第三次落榜之后,左宗棠当众发誓,说终生不再跨入考场一步。对他而言,那时候也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回家务农。后来他运气比较好,他最好的朋友、晚清名臣胡林翼,把他推荐给湖南巡抚当师爷、幕僚,这是当时科举没能成功的人做官的另一种途径,做师爷时间久了也可能被提拔起来。

  曾国藩创办湘军的时候,打交道最多的不是湖南巡抚,而是左宗棠。左宗棠是当时湖南巡抚的主要幕僚,实际上湖南省的大事小情基本是左宗棠说了算,因为左宗棠这个人非常有能力,最后巡抚对他差不多是百依百顺。曾国藩和左宗棠就是在湖南省政府认识的。那时候曾国藩已经做到副部长,而且一度身兼五个部的副部长,地位非常高。清代制度,曾国藩的级别与地方巡抚平级,左宗棠是一个巡抚的师爷,在今天就是主任科员,但是这俩人见面,每次都是曾国藩先跟左宗棠打招呼,称呼左宗棠为先生,毕恭毕敬。左宗棠非常瞧不起曾国藩,每次都要对曾国藩冷嘲热讽一番。左宗棠写给他朋友的信上说曾国藩这个人太笨了,“涤公方略本不甚长,而事机亦实不顺利。”“涤公年来意兴索然,于人材罕所罗致,所部杰出者颇少。”然后说曾国藩“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于兵事终鲜悟处,非办贼之人”,说他镇压太平天国是成功不了的。为什么左宗棠对曾国藩评价这么低呢?曾国藩笨是笨点,但是没有笨到这样的程度,或是因为左宗棠有个科举情结,他对因为科举当了大官的人有潜意识的敌对心态,觉得曾国藩这么笨,但是科举运气好,居然做到了正省级,而他只是一个科级,所以他非常生气,因此对曾国藩的态度很不好。

  曾国藩心胸宽大,他知道怎么对付左宗棠这样的人。左宗棠的性格用今天的话叫“顺毛驴”,要善于顺着他走。左宗棠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为人师,喜欢显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曾国藩隔三差五就去找他,虽然左宗棠对他态度不好,但是曾国藩经常去请教左宗棠,左宗棠就很高兴,他最愿意别人来请教他,他指点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而对曾国藩来说,一方面他确实需要左宗棠帮助出主意,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方式讨好左宗棠,时间长了,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印象有所好转,说曾国藩虽然笨,但知道虚心向我请教,这个人还是比较有前途的。左宗棠就帮着曾国藩出了很多很好的主意。

  以恕道待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

  曾国藩善于和不同的人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沟通,善于把本来的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像左宗棠这样的性格,在官场上迟早会出事。后来发生了 “樊燮事件”。有个叫樊燮的人来找湖南巡抚,巡抚让他直接找左宗棠。左宗棠当师爷,什么事都是他决定,时间长了,湖南的官员们见了左宗棠都要给他行礼。但是樊燮第一次来,不知道这个规矩,就没有行礼。左宗棠就问他,“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樊燮也很生气,我堂堂总兵,朝廷二品大员,虽然是武官,但是也没有给一个师爷请安的道理。左宗棠最忌讳的就是别人叫他师爷,抬起一脚就把总兵踢了出去,说“忘(王)八蛋,滚出去”,这些都是史料记载的原话。樊燮出去之后,把事情汇报给咸丰皇帝。皇帝很生气,一个师爷居然敢打二品总兵,命令湖南调查,“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如果证据确凿,就把左宗棠在湖南正法,就是砍头。

  曾国藩在江西听说这件事,他没有幸灾乐祸,他很着急,他认为左宗棠是国家必不可少的人才,生怕他出什么事,赶紧给左宗棠写信,给他出各种主意,又找了自己在朝廷的各个朋友,帮助左宗棠减轻处罚,“得闻樊案又生波折,深恐台端愤悒自伤,适丁果臣一信,道所以处之之法甚精当,想润帅已抄送左右矣。”到最后,左宗棠被免予处分,但是不能在湖南呆下去,被开除了。左宗棠就投奔曾国藩,曾国藩让他回家招募了一支军队,在自己手底下当将军。左宗棠确实是天才,在省政府衙门治理地方很厉害,打仗也很厉害,取得了几次重要胜利。这个时候,朝廷任命曾国藩做两江总督,除了管三个省之外,还要兼管浙江省,曾国藩上了一道奏折,说一个人管四个省管不过来,顺势推荐左宗棠当浙江巡抚。战争时期,很多事情都破格,朝廷果然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

  到了这个阶段,左宗棠对曾国藩就变得非常客气、非常礼貌,什么事都先跟曾国藩请教,两个人的关系就步入到非常和谐的时期。但是这个和谐时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又过了一年多之后,两个人就彻底决裂了。

  首先因为慈禧太后升了左宗棠的官,过了一年多,慈禧太后把左宗棠提拔为闽浙总督,管两个省。这一年多左宗棠并没有立什么大功,为什么从巡抚提拔到总督呢?因为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眼看着势力衰退了,镇压下去花不了多长时间,慈禧太后的重心就放在防范湘军上,要在湘军内部制造分裂。慈禧太后很了解官场,她知道像左宗棠这样的性格,只要提拔到跟曾国藩同级,他们俩很快就会产生矛盾。事实也是这样,到了同治三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拿下南京,镇压太平天国宣告胜利。但是攻下南京之前,洪秀全已经病死,管事的是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拿下南京之后在城里面没有找到“幼天王”的下落,当时城里四处起火,有很多被烧焦的尸体,很多战俘说幼天王已经自焚而死。曾国荃就这样汇报给了曾国藩,曾国藩同样上报给慈禧太后。但是不久之后,左宗棠发现“幼天王”没死,当天从城墙缺口逃了出来,逃到浙江,也就是左宗棠管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按理讲左宗棠应该先跟曾国藩商量如何统一口径,但是左宗棠第一时间用快马600里加急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慈禧太后,说“幼天王”没死,曾国藩跟你撒谎了,“洪福瑱积薪自焚,茫无实据,似已逃出伪宫”。而且这件事很危险,镇压太平天国没有做到斩草除根,虽然在南京拿下了太平天国,但是在各地还有很多残兵败将,如果聚集到“幼天王”身边,还会死灰复燃,所以镇压太平天国这事还没有结束。

  慈禧太后很生气,下了一道上谕,把曾国藩批评了一顿。曾国藩也很生气,从此曾左绝交,两个人终生再也没有见过面,再也没有通过信。

  左宗棠为什么要打曾国藩的小报告呢?是因为左宗棠心里面还有一个“瑜亮情结”,左宗棠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杰出的人才,应该立天下的首功,但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首功是曾国藩,所以他对曾国藩各种看不顺眼。

  左宗棠在这之后每次接见客人,都要大骂曾国藩。曾国藩的朋友郭嵩焘写给曾国藩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件事,说左宗棠每次吃完饭保留节目就是骂你,“退庵(吴士迈)言:在营日两食,与左君同席。未尝一饭忘公,动至狂诟。”曾国藩采取什么对策呢?他要求自己的家人、朋友、部下不要反擊左宗棠,要跟左宗棠搞好团结。他给自己儿子写信说“余于左、沈二公之以怨报德,此中诚不能无芥蒂,然老年笃畏天命,力求克去褊心忮心。尔辈少年,尤不宜妄生意气,着不得丝毫意见。切记!切记!”意思是说,他跟左宗棠的矛盾是老一辈的矛盾,年轻一辈不要介入其中,该怎么尊敬他就怎么尊敬他。另外,当听说左宗棠不停骂他,曾国藩就给郭写了回信,说我也听很多人说左宗棠天天骂我,那你说我怎么办?我跟他对骂?我口才不如他好,骂不过他,而且我年纪大了,正事还干不过来,没有时间处理这件事。所以左宗棠骂我,我就采取“老僧不闻不问之法”,这样就节省很多精力,因此以后再听说他骂我,不用告诉我。

  两个人虽然活着的时候再没有交集,但是同在官场为官,难免有公务往来。左宗棠晚年曾经做过一件大事:西北平叛。左宗棠对这件事比较重视,因为西征由他独立完成,而不是作为曾国藩的副手完成。但是带兵到西北打仗,重要的不是指挥作战,而是后勤的保障供应,西北比较贫瘠,要从内地供应粮草。出兵西北,按惯例应该是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来布置,所以出兵之前,左宗棠就说估计这次出兵十有八九会失败,但是出兵之后,他发现历次打仗,军饷供应从来没有像这次供应得那么好,曾国藩给他的供应非常及时、充足。虽然刚平定太平天国,物资力量没有之前那么充沛,但是曾国藩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左宗棠顺利西征。这件事让左宗棠很感动,他西征回来不久曾国藩去世了,左宗棠给曾国藩写了一副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认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善于发现人才,自己确实不如曾国藩。左宗棠一生没服过软,没有承认别人比他强过,但是在曾国藩死后,他能发自内心的承认“我还是不如曾国藩”。

  曾国藩做人确实达到了圣贤的境界,左宗棠的朋友们评价,左宗棠只是停留在豪杰的层次。曾国藩在做人、用人、待人方面,都有很多独特之处,对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会有一些启发。

  (本刊记者初志伟、崔现香据张宏杰在即墨古城大讲堂上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李香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