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农牧区的发展历程
- 来源:新丝路(下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喀则市,农牧区,发展历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9-11 12:34
摘 要:日喀则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各类资源相当丰富。和平解放以前,日喀则市是封建农奴制,农牧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和平解放以后,农牧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随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中央和兄弟省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援西藏的建设,日喀则市农牧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日喀则市农牧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修炼好“内功”,抓住发展机遇,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实现日喀则市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日喀则市;农牧区;发展历程
日喀则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人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将日喀则分为6个万户。20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把日喀则提升为“基宗”。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临时工委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日喀则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雅鲁藏布江沿岸土地肥沃,是自治区主要产粮区。318国道、中尼公路过境。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有驰名中外的珠穆朗玛峰,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历史悠久的萨迦、白居、夏鲁、乃宁等寺院,十世班禅大师的夏宫“德庆格桑颇章”,江孜县的宗山抗英遗址等。
和平解放以前,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日喀则同样属于封建农牧制,农牧业资源集中在三大领主(寺庙、官府、贵族)和他们的代理人手里,占人口95%的农奴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农奴通过劳役地租等方式获取食物,往往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
同时,领主们控制了卫生和教育资源,农牧民夭折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时的平均寿命为三十六岁左右,文盲率为90%,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像书中所描绘的一样,“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用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1]和平解放以后,西藏的百万农奴摆脱了奴隶主的压迫;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实行分产到户,日喀则市的农牧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民主改革以后,摆在农牧民面前的问题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农业。对农牧民来说,他们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如何处理农牧民与政府的关系?这些都是民主改革后的农牧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民主改革以后,在如何建设农牧区的问题上,中央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截止到1960年10月,日喀则市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全市农牧民的得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饥饿与死亡大幅度减少。1965年,日喀则市农牧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1975年,农牧区完成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造任务,农牧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这也和同期的内地一样,极大的挫伤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日喀则市的农牧业在这十年的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78年以后,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调整,日喀则农牧区的土地资源再次分配到农牧民手中,极大的激活了农牧区的生产力。1980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后,日喀则市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农牧业也在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确定了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关于农牧区若干经济政策的规定》,提出大力发展农牧业,允许农牧业的多种经营方式,社队分配,遵循先个人,后国家,再集体的原则,并鼓励一部分社员先富裕起来,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奠定了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础,直到今天,这依然是西藏农牧区的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在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考虑到西藏基础较为薄弱,中央决定西藏的农牧区不再征收农牧业税,取消一切形势的派购任务,极大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农牧区的压力得到缓解,农牧业的发展也较快。日喀则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了这些重大利好的政策,农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飞跃。
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性的援藏工作的开始,西藏的农牧区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次飞跃。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西藏纸质去党委关于农牧区若干政策规定》,在这个规定里面,自治区提出了“两个长期不变”,即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其后进一步加入:草场公有,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2]同时,大量的援藏资金到位,农牧区中小学实行了“包吃、包住、包穿”的三包政策,广大农牧民的经营热情也被点燃,个体户、专业技工等得到政府的鼓励,被社会所接受。在此期间,日喀则的农牧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三包政策的实施,更极大的促进了农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减少了文盲率。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1994年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15个省市和中央各部委预安排援藏干部支援西藏。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自治区党委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扶贫攻坚计划》,确定了18个国定、确定的贫困县,并对贫困县进行了帮扶,48万贫困农牧民从中受益,到2000年,西藏的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7万左右,18个贫困县人均收入达到1316元,接近全区的平均水平。支援日喀则的兄弟省市,在援藏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日喀则的建设,为日喀则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2001年6月,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对口援藏工作的力度再一次加大,同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在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西藏农牧区实现温饱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一系列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日喀则市的农牧民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2010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2015年,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随着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日喀则市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农牧民的水、电、路、房等条件大幅改善,农牧区的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牧区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近,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随着中央和援藏省市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日喀则的农牧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从和平解放以后的日喀则农牧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喀则农牧区的发展始终与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援藏分不開的,可以说,对农牧区的发展来说,最大的动力是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援助。这是日喀则农牧区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决定的。这样的发展方式,能快速促进农牧区的发展,但也留下来很大的隐患。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发展还需要依靠自身,长期依靠外力来发展,那么,一旦出现意外,或者外力失去,就无法再发展了;其次,多年以来的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往往让政府,老百姓适应了这种依靠外力来发展的方式,从而养成了不思进取的等靠要的思想。人的欲望无限,外力的援助是有限的,在这种常常不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滋生更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后,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对西藏的援助,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这些都为农牧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当前,只要在“内力”上加大修炼,抓住发展的机遇,就能够取得较大进步。如果还是像以往一样等待,依靠,往往会错失发展的机遇,导致农牧区发展的停滞不前。
我们看到,日喀则农牧区起步晚,基础薄弱,但是经过我们的大力的援助,日喀则农牧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中央对西藏的一贯政策,都是让西藏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修炼好“内功”,抓住发展机遇,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注释:
[1]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译林出版社,2001.1
[2]牛治富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19
刘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