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万昌:以苗为重点,探索牛蛙无抗养殖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牛蛙苗种,网箱,投产
  • 发布时间:2020-10-14 20:25

  一直以来,牛蛙苗种的孵化主要受制于气候因素,因此全国的牛蛙种苗生产都集中在福建东山、广东澄海两地,且以传统家庭作坊式为主。广西作为牛蛙的新兴产区,2019 年全省增量接近 8万吨。一家全国规模最大的牛蛙种苗场也在此顺势而生。近期,笔者有幸采访到东万昌牛蛙良种场总经理张海超,了解牛蛙育苗的种种故事。

  6000个网箱,年产6亿尾牛蛙苗FAM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东万昌牛蛙良种场。

  张海超 :东万昌牛蛙良种场是从2018 年底开始建场,当时建了 10 亩地,2019 年底又扩建到 20 亩,一共有 6000个网箱,正常运转的话每天可以出到1000 万尾以上蛙苗。除了 7、8 月份的高温期以外,其它时间都有蛙苗供应。目前我们也在尝试搭建可温控的大棚,争取做到全年都可以有苗供应。

  我们从 2018 年底就开始投产。但去年是第一年育苗,用的是从外省运过来的种蛙,而且也缺乏经验,导致成活率很低。福建东山的气候稳定,冬天不冷,春秋温差又小,非常适合育苗,广西的气候相比之下还是有些差距。

  今年,我们进行改进。第一是种蛙,我们之前的种蛙是从外省抓的,今年的种蛙则是从蝌蚪到成蛙全部都由自己养殖,全程不用抗生素,加强营养保健工作,种蛙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个是最关键的 ;第二是硬件升级,比如温棚的改造等等 ;第三是管理,我们从种蛙的挑选,再到整个操作流程,还有水质的调节,包括孵化后期益生菌的投放等,都进行了改进。所以今年效果还是比较满意,孵化率达到七八成左右,虽然和福建东山相比还有些差距(福建东山的受精率最高可以达到八九成)。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育了 4 亿多尾苗,下半年秋苗预计还将育超 2 亿尾,全年可育苗 6 亿多尾。

  FAM :东万昌为什么选择在广西建场?

  张海超 :福建受环保拆迁影响,基本上都被禁掉,没什么发展机会了。广西的话,第一是气候跟福建比较接近,如果说育苗最好的是在东山,那其次就是广西了。广西尤其是我们选择的玉林,处于北纬 23°以南,气候非常合适。第二是广西为自治区,政策方面比较灵活。还有广西的水源、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我们看好未来几年,广西有可能会变成牛蛙的第一大产区。

  打破牛蛙传统苗种困局

  FAM :当初东万昌成立苗种场的目的是什么?

  张海超 :我们其实最开始是做牛蛙养殖。个人在 2009 年于福建漳州诏安县开始养殖牛蛙,2017 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在福建建设了 4 个养殖场,最大的有五十亩。而我们做牛蛙养殖的初衷是探索新的养殖模式,还有就是培养专业的养殖管理人才。我们的养殖场并不是请那些传统的养殖户来管,而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水产专业的大学生,然后按我们的理念管理,全程不用抗生素。在我们的探索之下,我们发现牛蛙无抗养殖是完全可行的。

  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蝌蚪养殖成活率跟苗种质量的关系非常大。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牛蛙的育苗现状非常传统,跟四大家鱼比也是非常落后,更不要说对虾了。目前牛蛙育苗都是传统的小作坊式,有两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是种蛙质量参差不齐。传统的苗场规模都比较小,大规模的养殖场如果买一批苗比较多的话往往都是很多家苗场拼凑而成的,苗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第二就是由于传统育苗场这几年恶性竞争,新手入行很难选择。去年广西的蝌蚪成活率非常低,从蝌蚪到变态成活率只有一成,今年也差不多,这和苗种质量也有一定关系。

  牛蛙这个行业越来越往规模化、集约化去发展,但苗种相对来说属于比较落后的短板,跟不上这个行业的脚步。所以我们就从苗种入手,自己做一个育苗场,一是自己以后养殖能有可靠的苗种供应 ;第二我们公司化运作,保质保量,也给牛蛙养殖的同行多一些选择。

  FAM: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的通知》,从苗种源头防控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保障水生生物安全。您认为苗种安全对于牛蛙疾病防控方面具有怎么的作用?

  张海超: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情,如果落到实处的话,非常有意义。我们做育苗场之前,就有考虑过上一套PCR 检测设备,通过筛选特定的病原,打造不携带特定病原的品牌苗,现在我们正在筹划这个事情。苗种的安全对蝌蚪健康养殖的影响非常大,当然水质调节、日常管理同样也非常重要,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投苗积极性降低,后市行情看好FAM :上半年广西牛蛙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如何怎么样?

  张海超 :不太高。今年上半年广西投苗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三到四成,减少的以大规模的养殖场居多 , 很多都是合伙的股东,亏钱无法再经营下去,也就散伙了。所以,我估计下半年蛙价一直会高位运行。因为整体的缺口挺大,不光是广西,海南、江西投苗量都有减少,虽然湖南、云南、四川有增加,但这些增加的量并没有减少的多。

  FAM :受“禁野”的影响,泰蛙养殖户暂时无法经营,生产停滞,特别广西地区也是泰蛙的主要产区,今年广西选择转养牛蛙的养殖户多么?会不会影响后期的牛蛙行情?

  张海超 :应该不少。玉林周边的话应该有两三百个泰蛙养殖户,据我了解的应该有一半转养成牛蛙了。但他们都是小规模,只有一两亩,没多少量,对整体的产量影响不大。

  其实,泰蛙跟牛蛙的养殖模式差别还是挺大。养殖泰蛙可能 20 天左右就变态了,而养牛蛙需要三个月 ;养殖泰蛙的话整个周期是 80 天,然后牛蛙至少要半年。很多养殖户比较着急,所以出的问题也就多了。今年广西从泰蛙转养牛蛙的养殖户,他们的苗整体成活率很低,就是因为太着急了。

  打造最专业的牛蛙养殖服务平台FAM :您认为现在东万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海超 :第一是专业。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专业的牛蛙养殖服务平台,我们公司管理层都是水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都经过了几年的养殖一线的实践。

  第二是经验。我们从事牛蛙这行业有 10 多年了,从各个环节包括苗种、养殖、饲料、药品、流通、深加工以及餐饮的需求,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入。

  FAM :今年东万昌将会把重心放在那些市场区域?将如何开拓这些市场?张海超 :今年东万昌主要重心还是放在广西,我们大部分苗也都卖到广西了。广西的市场很大,目前已经供不应求。

  未来东万昌将继续立足广西,以种苗为重点,继续加强硬件还有基础研究这方面的投入,动保方面我们去年也做了近千万,作为一个技术服务项目来继续推动。最后是养殖,我们今年又投了一个 50 亩的养殖场,准备打造一个牛蛙无抗养殖示范基地,在无抗养殖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积累。

  陈晓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