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石到戒刀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头发,区域文化,气候炎热
  • 发布时间:2020-11-13 16:38

  与头发相比,成年男性的胡子生长速度要快得多,一旦两三天不处理便会胡子拉碴,形象不佳,所以剃须刀成为每一个成年男性的日常所需。但受区域文化、宗教戒律以及特定习俗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于胡子的态度迥然不同,这就使剃须刀的旅行变得扑朔迷离,难以追踪。

  如古犹太人可能就不剃胡须,因为在他们的古老经籍《塔纳赫》“利未记”19章27节中就规定说:“剃除左右二处太阳穴边之毛发和胡须,或是在皮肤上割划图案,这些都是异教徒服丧期间的礼仪,像这样的行为是被禁止的。”而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则乐意剃掉胡须,前者是因为所在地区气候炎热,后者则是将光光的下巴作为男性成年的标志。

  浮石与贝壳,旅行早期西方的剃须刀

  早期历史人群的剃须可能简单而粗暴,最初的胡须处理是用手逐一拔出。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大概在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发现可以用蛤蜊壳来割(刮)胡子。随后,黑曜石、浮石都被用于刮胡子。在古埃及的壁画中,人们找到了最早的剃须刀,其材质大都是浮石(Pumice stone)。浮石是一种多空的淡色火山碎屑物,因为气孔间只有极薄的玻璃质相连、可以浮在水面上而得名。浮石打磨后会相对锋利,可满足男人剃须的需要。

  从留存下来的古埃及画像和雕塑来看,不管社会地位高低,大多数男性都没有留胡须和头发,如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和法老图坦卡蒙等。研究者认为这种面部清洁的强烈印记与埃及的天气关系密切,埃及的夏天炎热而漫长,留着较长毛发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生活肯定是不舒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巨著《历史》中就记述说:“所有埃及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社会底层人士还是社会上层的贵族,他们都会从头到脚剃除自己身上的毛发。”对于为什么在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中看不到完全秃顶的人画像,希罗多德的解释是“完全光头在古埃及被认为是一种社交失礼”。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出光头在沙漠的强烈日光下行走的滋味。所以,那时候的埃及人,尤其是赶时髦的人会制造假发甚至假胡子,用于出席某些重要的场合。

  至于如何让自己的剃须或除毛效果更好,古埃及人的方法是先用脱毛膏来清洁自己的皮肤,然后用贝壳或浮石反复摩擦脸部、头部、手臂和腿部等身体部位,直至剃除所有毛发为止。除了浮石刀片之外,考古学家已经在埃及墓穴中发现了金和铜制的剃须刀,其外形与镰刀类似,由此也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对剃须是多么用心。

  古埃及人革新后的剃须刀,很可能是在埃及与罗马的商贸活动或战争中传播到古罗马的。从时间上看,罗马人刮胡子的习俗要比埃及人稍晚一些。随着剃须的流行,理发店一度成为古罗马最热闹的地方。在那里,技艺娴熟的理发师先用按摩油和香水来软化皮肤,然后再用浮石片刮掉胡茬。由于定期前往理发店处理胡须的人很多,人们可以一边刮胡子,一边分享当地的新闻和八卦,因此理发店成为人们聚会和信息集散的地方。当然社会精英和上层人士会拥有自己的家庭理发师,使用来自埃及的金和铜制的剃须刀剃须。在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皇帝之前,罗马人甚至认为下巴越干净,家庭越富有,而且男孩的成人礼就是去刮胡子。

  在早期罗马作家的笔下,来自北方的日耳曼野蛮人总是不修边幅,满脸都是胡子(英语Barbarian的词源是拉丁语Bart,最早的意思正是“胡须”,如理发师Barber也用同一词根)。两军作战时,冲杀过来的野蛮人头发胡须一起飞,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上去着实生猛野蛮。有历史学家指出,罗马人勤于刮胡子的原因,就是他们有意将自己与野蛮人区别开来。

  由此来看,剃须刀的旅行与战争关系密切。我们不妨看看4000年前古希腊的半身像,你会发现那时留胡子的人比比皆是。据说当时古希腊人对自己的胡须不仅很在意,而且非常重视胡须。他们只在丧礼哀悼期才去剪胡子,而羞辱一个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当众剪掉他的胡子。不过,当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的时代到来时,一切都变了。这位征战四方的统帅下令士兵们刮掉胡子,他认为没有胡子,肉搏战中就不会被敌人拽住下巴,就多了生存的概率。受亚历山大大帝“剃须令”的影响,很快剃须就变得时尚起来。人们对剃须刀的需求大量增加,客观上也促进了剃须刀在西方世界的旅行。考古出土文物显示,古希腊剃须刀有的是浮石,有的则由铜或铁制成,看起来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直杆剃须刀。

  僧侣戒刀,伴随佛法东行的剃须刀

  与剃须刀在西方的旅行相比,它的东方之旅似乎要晚一些,这可能与中国人对于发须的态度有关。传说由孔子所作,实际上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过,随着佛教的东传,一种被称为“戒刀”的剃须刀被包裹在行李中,与东行的天竺高僧一并旅行到了中原大地。

  戒刀,是古代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件物品之一,属于僧人们的私人物品。因为是佛教戒律所要求的,所以称为戒刀。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宗教,佛教在向外传播之前就已经制定完备而详细的僧侣戒律,这些戒律复杂而严苛。在关于僧侣的个人形象的规定中,南传佛教经典《巴利律藏》中的《小事犍度》篇说:“诸比丘!不得令留须,不得蓄長须,不得令作如牛毛须,不等令作四角须,不得令(须)垂胸,不得留髯。”这段话很明显是借佛祖的口吻要求信仰者剃须。不仅如此,经文中对僧侣的面部清理也做出了相当细致的要求:不能留长胡子,不能留四角胡,不能留络腮胡等。从流传的早期中国高僧画像来看,不少人留有较长的胡子,但头发是被剃掉的。这可能与中国人对于胡须的宽容有关。

  不过,翻看汉地的佛教戒律经文,我们发现,要求僧侣们剃掉胡须的内容不少。如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年)前后翻译的《萨婆多部十诵律》(简称《十诵律》)第三十九卷,就有佛陀要求僧人使用剃刀或截爪刀的记载。同书第五十六卷中还说:“佛听众僧畜剃刀,一人亦畜,为剃须发故,是名剃刀法。剃刀鞘法者,佛听诸比丘畜剃刀鞘,为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简言之,作为僧人就是要剃须剃发,还应该随身携带戒刀,时刻保持自己鲜明清洁的形象。

  事实上,《十诵律》不仅要求僧人剃须,还留下了一段佛陀与弟子们关于剃须、剪指甲和剪鼻毛与否的正面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幅难得的早期佛教僧团生活的场景,也为我们追溯剃须刀的旅行提供了可能:“佛在舍卫国,时众僧发长。时剃发人大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剃发刀剃僧发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剃刀与僧剃发。佛在舍卫国。时僧指爪长。时剃发人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截爪刀与僧截爪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刀与僧截爪。佛在舍卫国。尔时僧鼻毛长。时剃发人懅。时有剃发人作比丘。是比丘作是念:若佛听我,畜镊拔僧鼻中毛者善。是事白佛。佛言:听畜镊拔僧鼻中毛。”

  不难看出,早期佛教戒律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最早跟随佛陀修行的僧人可能不修边幅,有的留着长发和胡须,有的留着长指甲,还有的鼻毛过长也不去修剪。这些影响僧人仪容的因素逐渐被关注,随后被要求进行统一清理和清除,并列入佛家经典作为戒律流传下来。

  在鸠摩罗什翻译的另一部重要经典《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中,戒刀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僧人们随身携带的十八件物品之一,经文说:“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象。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除了早期佛经的详细规定,汉地史书也对僧侣的形象进行了记录,明确指出他们必须剃掉头发和胡子。记录4世纪末期到6世纪中期中国宗教历史风貌的《魏书·释老志》中说,佛教“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想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

  对于剃须刀,后来的佛经还不忘再做颇为详细的说明。在唐代僧人道宣(596—667年)翻译的《四分律行事钞》的《钵器制听篇》中,戒刀除了剃发、剃须之外,还有另外六种用途,“毗尼母:听畜刀子六种,一用割皮、剪甲、破疮、裁衣、割衣上毛缕,六用净果,乃至食时种种须故”。一刀多用,堪称现代版“瑞士军刀”。

  须髯为美,缓慢的剃须刀中国旅行

  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开始,一代又一代天竺高僧从印度、罽宾或西域出发,千里迢迢来到中原腹地,他们包袱里那个小小的戒刀也跨越千山万水,跨越不同文明的边界旅行到中国,成为中国人剃须的选项之一。

  不过早期中国男性是否接受剃须刀剃掉胡须呢?这还有待考证。因为除了《孝经》对胡须十分重视以外,古代男人以长须为美的记载在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屡见不鲜。如秦始皇兵马俑中大部分人俑都留有胡子,此外汉乐府《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南史·褚彦回传》中的“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 意”,都说明当时的男人是留着胡须的。此外,从《汉书·高帝纪》中说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汉书·霍光传》中对霍光“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描述,到《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中用“须眉”来代表男性,都说明男人以胡须为美。

  胡须在中国古代有不少别名,也显示出人们对于胡须的偏爱。在古汉语中,长在不同地方的胡须,名称也不一样,所谓“口上曰髭,口下曰须,在颐曰胡,在颊曰髯”。鲁迅先生在《说胡须》中就写道:“假如翻一翻《康熙字典》,上唇的,下唇的,颊旁的,下巴上的各种胡须,大约都有特别的名号谥法的罢,然而我没有这样闲情别致。总之是这胡子又长起来了,我又要照例的剪短他,先免得沾汤带水。”

  以胡须为美,同样也意味着需要修整胡须。修整工具除了剃须刀,可以是剪刀(剪),可以是手(拔),也可以是火(燎)。《吕氏春秋·恃君览》篇说“豫让欲杀赵襄子,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相信豫让处理胡须的方式是用火燎。17世纪时英国著名的海盗威廉·丹彼尔记录过中国人用手拔胡须以保持自己的形象:“中国人一般个子高但不魁梧……他们的嘴巴不大、嘴唇很薄。他们皮肤呈灰色;头发黑色。胡须稀而长,因为他们把毛发连根拔掉,只让几根零落的胡须从脸颊长出,但他们却引以为荣,常常梳理,有时还打个结,而且他们的上唇的两边还有两缕类似的毛发往下长。”

  单从字源看,与剃须刀相关的两个动词“剃”和“刮”在中文中很早就出现了,如“剃”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尽及身毛曰剃”。韩非子说过:“婴儿不剃首则腹痛,盖自古小儿剃发。”关于“刮”,《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掊杷也,杷,收麦器,凡掊地如杷麦然。”收割麦子时,镰刀最好要贴地收割,这样后续的耕作才更轻松,所以“刮”后来就引申出“用刀子等紧贴物体表面移动,消去物体表面上的东西”的含义,如“刮骨疗毒”;后也引申出“擦拭”的意思,如“刮目相看”等。

  对于中国古人是否要完全刮掉胡须,沈从文先生在《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古人的胡子问题,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需要留胡子;二、胡子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或美学观影响,的确逐渐被重视起来;三、美须髯在某些时候和英武有关,是可以肯定的,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在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某些人胡子多身份地位反而比较低下;四、晋唐以来,胡子样式有了新的变化,不过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宦大官,也不一定留它,这风气一直延续到晚清。换言之,刮与不刮胡子,其实在古代中国并不那么绝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还是更倾向于刮胡须的。

  有趣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为人修面剃须的场景:河边凉棚下,有两个男子相依而坐,剃面师一手拿着剃刀,一手轻扶着顾客的下巴,正在剃须。那剃刀颜色较暗,大概有拇指长短,应该是金属所制。这可能意味着,那时的人们或已经日常性使用剃须刀来净面,毕竟满脸胡子不卫生。

  出于多种原因,鲜有明代及以前剃须刀出土,博物馆中的剃须刀文物大多为清代至民国之间,如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北京美妆博物馆收藏的剃须刀就是这个时间段的,其中有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进口的铁制手把剃须刀,也有国产木把剃须刀。

  从时间上看,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剃须刀诞生于美国。1902年,金·坎普·吉列批量生產了自己研制的新型剃须刀,这种剃须刀使用简便,价格低廉,还不容易刮伤皮肤,因此很受人们欢迎。伴随着美国实力的崛起,这款吉列剃须刀在短时间内便风靡全世界。

  刘小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