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艾叶忽见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艾叶古镇,西海沱湾,艾叶滩
  • 发布时间:2020-11-13 16:45

  艾叶古镇坐落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西北部,素来就有“千年盐都西场镇,盐运古道第一滩”的称号,更被誉为“川盐东运水路第一堰,巴盐西运陆路启运地”。美誉滤镜下的艾叶古镇似乎有点遥不可及,但当笔者真正踏上艾叶的土地时,才发现这里路路皆通,道道相生。

  西海沱湾,艾叶听滩处

  从贡井平桥瀑布出发,沿旭水河岸逆流而上,行进约4千米,就到达了目的地—艾叶古镇。眼前的艾叶古镇,地处缓丘地带,旭水、中溪两河穿境而过。其中,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的旭水河,蜿蜒过一片大石滩后,陡然出现一个近乎90度的转角,形成了旭水河流域最深、最大的沱湾。

  这个沱湾被命名为艾叶沱湾,大石滩则取名为艾叶滩。那么,“艾叶”从何而来?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归属西海。女娲补天时,在此处遗落了一片艾草叶子。这片艾草叶子的叶柄源于长土,经过寨子岭延伸到沙塘坝,幻化出了山、河、滩,并在滩河两岸长满艾草。宋代末年清明时节,富荣州(富顺县)的一位才子巡游至此,发现这里艾草遍滩,春深似海,便提议将此地取名为艾叶滩。

  名称沿用至今的艾叶滩,在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且极具诗情画意。长200余米、宽50余米的艾叶滩,为出露于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浅黄色砂岩,在水流长期冲刷侵蚀作用下,河滩发育为壶穴景观,河岸发育成溶蚀空洞。作为旭水河—釜溪河上的第一大石滩,艾叶滩水流湍急,滩碛繁多。奔腾的旭水河与艾叶滩相逢,水击石上,如银蛇激跳,声传十里,时而清越,时而深沉。

  在艾叶听滩,是有声的诗,也是立体的画。

  滩坝横街,盐煤转运地

  生活远不止诗和远方,还弥漫着眼前的烟火。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艾叶滩就有土著人依傍而居。北周武帝时期(560—578年),大公井开凿后,乡民在旭水河两岸发现咸水。乡民们将打上来的咸水用草木煎熬后,便可以获取原盐,点亮了艾叶滩的盐业生产技能。

  到了晚唐时期,旭水河两岸相继挖掘出26口大口径浅盐卤井,处于该流域最大沱湾处的艾叶滩开始承担起原盐外输的功能。与此同时,驿站、食肆也应运而生,艾叶滩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集镇。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随着顿钻技术的产生,旭水河畔天车林立,井灶星布。艾叶滩的制盐工艺也从烧柴草煎盐的1.0版本,升级到烧柴草和燃煤制盐的2.0版本。到了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旭水河上游的荣州开始向贡井输送用以制盐的燃煤。从那时候开始,来自荣州的燃煤,就由人挑马驮水运来到艾叶滩,再从这里分运到各大井灶,艾叶滩开始凸显物资集散地的优势。

  迭经元代、明代,贡井地区的盐业发展越发蓬勃,规模也更加宏大,除了原盐和燃煤,竹木油麻、豆粟米炭等生活物资也在此地转运。一时之间,艾叶滩商船浩荡,樯桅如林。

  但由于艾叶滩石碛繁多,船只在此地驳转显得格外费劲,早期人们往往采用“盘滩过坳”的方式来配合石滩的“卖力演出”。所谓盘滩过坳,就是运煤船、运盐船行至艾叶滩坝时,需要将燃煤、原盐卸下,空船过滩后,再把卸下的货物搬到船上继续水运。而这一系列的操作,都需要一条街来完成水路与陆路的交叠。

  这条街,便是古镇的横街子。横街子,是当年艾叶古镇的主街,也是最有盐有味的转运古道。除了晚唐时期拔地而起的食肆、驿站,岁月更迭,横街子两边商铺林立,茶馆、酒馆、豆花店最多。有时候,抬盐工们会在这里等待喊号,喊到的便去抬盐。抬盐是个苦力活,两个人一组,一次大概要抬300斤左右的盐。抬盐工的收入和付出往往不成正比,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横街子的街边才是他们的驻地。没被喊到时,抬盐工会和稍作休整的船工坐在街沿上,咂着小酒,就着焦花生胡吹海扯。据说,当年的横街子上花生壳遍地都是,堆积的厚度都能没过脚踝,走在青石板上还会沙沙作响。

  梯级水利,盐运第一滩

  现在的横街子,喧嚣不在,连滩坝飞过一只鸟的扑棱声,都能在沱湾打好几个旋才肯散去。笔者小心翼翼地走在青石板上,一是怕不慎踩滑,二是怕破坏了这份沉寂。在艾叶听滩,在横街转盐,当年盘滩过坳的场景随风 逝去。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政府对整个旭水河流域的河滩石级进行了清理,沿著旭水河在重滩、艾叶滩、平桥、中桥、五皇洞5个石碛滩上开凿船槽,其中艾叶滩的船槽保存得最为完好,它的由来也最为奇特。

  相传,艾叶滩的船槽是在一夜之间开凿的。在清政府清理河滩前,就有人提出应该开凿船槽,但遭到了当地百姓的强烈反对。百姓认为,艾叶滩是老天赋予的风水宝地,不能开膛破肚。这下当地的船帮着急了,不开船槽,这里的盐运就会一直很艰难,便跑到古佛寺去请求鲁班会石匠们的帮助。谁知,这几百个石匠一鼓作气,在一夜之间就把艾叶船槽造好了。还有一种说法,艾叶的船槽是盐商张怀江与彭石匠打赌的成果。盐商张怀江为了促进盐运发展,找来彭石匠商量开凿船槽之事。张怀江问艾叶滩这样的地形,打槽大概多久能完工,彭石匠带着打赌的口气回答:“如果把修桥剩下的700两银子全部用来打槽,一晚上就可以给你打成。”张怀江以为彭石匠在吹牛,便一口答应了他。怎料,彭石匠聚集了325个石匠,一晚上就将船槽打完。第二天一早,张怀江愿赌服输,将700两银子一并付清。

  就这样,艾叶滩有了一条长180米、宽3米、深2米左右的船槽,刚好可以容一船过身。但因船槽较窄,需要借助船篙之力才能顺利过滩。现在船槽两侧留下的大小不一的石孔,便是当年船工过滩时留下的痕迹。除了撑篙,船工利用船槽过滩的技术难度系数也格外高。尤其是涨水的季节,旭水河的水会漫延到石滩上。船行至此,很难分辨石滩与船槽的界限,再加上水力的作用,格外危险。这时候,就需要有经验的船工来准确判断船槽的位置,借助水力一鼓作气,将船精准地冲到船槽里。在当地,还有专门为船工设立的“飙滩节”,供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中作乐。

  从艾叶滩起,至贡井,其间共有4段船槽。船槽的开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舟的阻碍,但旭水河河畔车马辐辏,盐场绵密,盐运的压力一再攀顶。于是,在此基础上,有人发明了用竹排扎堰。在竹排堰上盖上竹篾来拦蓄河水,提高水位。等到水积船聚,人工拉拽篾绳,拆开竹排堰,借助拦蓄后积攒的水力,将煤船、盐舟冲击过滩。但由于拆堰技术不好把控,常常会落得船翻人亡的后果。

  为了顺畅地转运原盐和燃煤,盐商张三和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独资建成了平康桥,并在桥西开了一条平康路。平康桥为石拱桥,全长56.4米,宽6.4米,高8.92米,桥上有89个石栏,其中右边51个,左边38个,桥拱5个,把旭水河东西两岸的艾叶和长土两个盐业生产重镇连通了起来。平康路则是从桥首直通艾叶场中心,接通自贡西去荣县、犍为与乐山。

  到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富荣场设堰工局,在旭水河贡井段建重滩、艾叶、平桥、中桥、五皇洞5座堰闸,并下延至雷公滩、自流井老新桥处。节节筑堰,层层截流,提高水位,大畅舟行。这一系列盐运堰闸还共同构成了世界上建成最早的梯级盐运水利工程体系。此外,这一系列的盐运堰闸,虽发端于艾叶境内的重滩闸,但因艾叶滩闸最为壮观,两岸风景最佳,后人将其定为盐运枢纽的首端,艾叶滩也因此获得“盐运第一滩”的美誉。

  八里秦淮,水路风光起点

  正是因为建成了梯级盐运水利工程,艾叶滩也愈加繁忙了。天车林立,百橹争摇,艾叶产区的原盐就通过旭水、釜溪两河,入沱江,下长江。这里更是驮马不绝,通过盐运陆路入嘉州,进康藏,下云贵。《荣县志·水道》记载:“(荣溪)东延艾叶滩,滩下小舟上下,夜分不辍,宛然吴会诸港矣。”艾叶滩水道陆路均成为居民、盐商、盐工商业贸易的通道,其繁华程度也被当地百姓比作南京的秦淮河,因艾叶滩到贡井刚好八里左右,故名 “八里秦淮”。

  清光绪年间,盐商黄墩三的儿子黄滨屿在八里秦淮创设花船,供游人泛舟而行,欣赏两岸风光。一时间,仿行者蜂起,作为水路风光起点的艾叶镇,当时就有多达140余只花船。据自贡市作家协会李开杰先生讲述,当年在八里秦淮行驶花船的类型,根据乘船的人数来划定,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大船、中船、小船。大船一般能乘坐二三十人,每日晨昏不绝,在码头招手即停,类似如今的大众交通工具。中船,最多能够承载七八人,大多数为盐商、大户人家使用,提供專船服务。盐商黄墩三一家,就常常下午六七点钟包下一条中船,带着家眷从艾叶滩出发,到长腰滩下船,或是到老街下馆子,或是到南华宫听曲观戏,生活甚是惬意。小船,比较类似如今的商务舱,只能坐二至四人,留下足够的私密空间,供盐商谈买卖。

  坐在花船上,旭水河的两岸在缓缓后退,八里秦淮充盈着移步易景的雅趣。无论是在艾叶听滩,还是横街转盐,总让人在感叹梯级水运智慧的同时,不忘尽享眼前的水路风光。也许,这里绵密不绝的盐场、繁荣昌盛的盐运和号声震天的盐工不会复现,但路转艾叶忽见,所有盐的记忆都会在这里找到归属,拉近我们与艾叶之间的距离。

胡慧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