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体现在旅游市场上,是一个个不断被刷新的经济数据。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授权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的数据显示: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上半年旅游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基本得到可控的前提下,复苏经济成了下半年乃至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目标。旅游产业也以经济复兴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复苏的活动。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在逐渐恢复活力。
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八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与端午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分别提高了28个和39个百分点。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要负责人对此表示:“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固,全年旅游发展预期有望从谨慎乐观转向相对乐观。”
毫无疑问,未来我国的旅游市场也将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超级大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正逐渐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这体现在旅游市场上表现为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近年来,以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简称:文旅)已经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
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依托数字技术手段,赋予传统文化生命力,强化文化旅游项目竞争力的数字化文旅产业正在逐渐形成。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印发《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出支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意见》指出,到2025年,将着力培育2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大量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打造5个具有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政策导向是作为文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科技影像技术作为其塑造新形态的优质手段也在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为大众带来的光影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从2D平面的光影秀、投影秀延展到极具视觉冲击的3D Mapping投影秀,再到如同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投影……以投影机产品、方案为主导的AV影像技术正在成为各地文旅市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手段。
以科技支撑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物陈设不断创新,文物场馆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愿意到访的新空间。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长假期间85.0%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屹立东方”等20多个精品展,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的时空漫游展”,用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游览体验。
依托影像技术的旅游演艺项目在各大景区、主题公园也深受广大游客追捧和喜爱。武汉的《夜上黄鹤楼》、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唐追梦》、温州的《塘河夜画》、无锡的《运河夜游》、河南建业的《宋城千古情》等沉浸式夜间演艺项目更是一票难求。
在疫情隔离措施期间,科技手段更是助力文旅“登上云端”,“云展览”“云逛展”等层出不穷的创新形式更是丰富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数字化和AV技术也为保护文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数字化扫描、记录,再用投影、声光等AV技术还原的方式解决文物保护的难题,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依托我国的旅游超级市场,以及国家积极导向的政策,未来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依然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数字影像技术也将成为助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AV影像技术为文旅数字化带来更多可能的同时,也要紧跟文化旅游的核心思想——“创意”,切勿盲目跟风同质化,给游客带来视觉疲劳的同时,也失去了文化旅游的魅力。未来可以考虑加强打造数字文化内容,加强原创能力建设,培育和塑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转化。强化文化对旅游的支撑、创意提升和价值挖掘作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