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财务管理相关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农商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
  • 发布时间:2021-03-30 15:14

  摘 要: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财务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质量,保证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本文在分析农商行财务管理相关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强调全方位优化财务管理,对相关风险实施有效防控。

  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下,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对银行相关经营活动以及资产实施必要的核算,还包括对经营活动实施的风险评估以及分析等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需要从外部环境变化角度出发,加强管理与防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农商行财务管理相关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很多的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掌握当地企业的真实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在企业产品熟悉度和行业发展前景等存在隐患,增加银行财务管理信贷风险。此外,农村商业银行本身缺少财务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导致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发生率。为改善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效率,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率。

  (二)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

  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导致其项目投资工作过程中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分析,而是盲目的进行投资,增加银行财务风险。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对于政绩的追求过高,有时甚至会对招商引资活动产生影响,增加银行的经营压力,导致银行出现违规贷款,出现财务安全隐患。此外,个别人员为谋取利益,侵占国家财产。在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中,存在着行长经济等潜规则现象,主要是指银行的个别资金支出或是贷款行为没有经过集体层面的讨论,而是由少数高层直接决定是否投资或是贷款。

  (三)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规章制度的完善性以及执行力度都会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质量,而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内部缺少完善的控制规章制度,导致银行财务管理风险增加。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主要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对资产实施有效保护、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保证会计资料准确性等工作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中的疏忽或是违规操作等因素,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受到一定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流失。

  (四)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商业银行都采用事后监管的财务管理措施,没有对事前和事中实施科学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导致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系统缺少完整性。这样的防控措施导致监控者长期在银行财务管理范围之外,并且影响银行整体合力效应,导致银行的综合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由此可知,缺少完善的监控预警体系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二、农商行财务管理相关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农村商业银行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风险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处理措施不当,财务风险已经是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各行各业竞争的必然产物。银行想要强化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防控质量,可以从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角度着手,提高银行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进而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防范,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有效防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全面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减少财务安全隐患,有利于银行发展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借助这种方式让风险防范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对于农商行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而言,应对风险治理体系进行建立,并对各股东的经营现状进行动态化调查,包括其贷款情况。并对委托业务、承兑等问题进行风险自查,另外还应在财务和风险管理两个部门联合的情况下,对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以此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制

  需要明确董事会以及相关部门报告财务管理风险的流程,并且结合银行的实际工作情况建立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随着我国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银行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内部建立立体式动态风险管理框架,并且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为银行的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在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需要认识到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从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管理体制,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管理目的。

  对于农商行财务风险管理来说,主要包括流动性、信用、操作、非传统业务领域风险这四大类,因此应精细化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风险防控管理。例如,在信用管理方面,应对具有一定潜在风险的大客户采取台账管理的方式;对于流动性风险较大的风险管控问题,应对重点行的监测机制进行建立,包括存贷比高、风险占比高的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对于操作风险来说,应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对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并强化对印章的管理;对于非传统业务的风险防控来说,应对社会风险的隔离和防范工作按要求做好,并对非法集资等工作进行打击。

  (三)完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其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非常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货币反映真实的情况,并且对银行的相关活动实施有效监督,促使会计核算与银行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升银行财务管理风向防控水平。只有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章制度,才能够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质量,进而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质量和效率,保证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稳定发展,从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具体来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对资本的管理做出相关规定,以及对落实和保障机制做出相关规定,前者需要对利润分配方面出台管理意见,并对次级债的资产补充性规划进行制定实施;而后者是指对风险防范的相关落实管理措施进行制定。

  (四)完善监控预警体系

  由于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呈阶梯式发展,同时利率也呈现出更多的市场化发展态势,同时在市场约束、外部管控、内部风险管理三方面共同作用,以及局势复杂的情况下,为保证资产层面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应制定完善的预警体系。并充分利用该体系强化风险防控质量,有效降低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安全隐患,实现银行经营目标。

  监控预警体系是针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制定的预警健康措施,即对财务风险实施科学监督,一旦出现财务安全隐患立即发出警示,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银行的管理层则可以根据预警的内容和结果展开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并且分析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决策,以便保证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科学性,降低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发生率,有利于保证银行经营质量。

  三、结语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发展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质量是影响其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保证银行能够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稳定且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制等措施,加强风险防控,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推动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霄,王一菲.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13-14.

  [2]生洪宇.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7):8-9.

  [3]姜海宁.利率市场化下基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350-35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