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首先,我们要知道批评二字的含义。“批”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一种评论。“评”是对这种评论的一种点评,批评在教学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学生难免会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的批评是必要的,也是对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种必要手段。没有批评孩子就不会有发展,不会有进步。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让孩子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这就是对老师提出一个很艰难的课题。
既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正确的指导出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这就需要老师讲究方式方法和手段,这也是一门批评的艺术,我做教学工作好多年,对批评上也进行过深刻的总结,在我教学的时候会直接指出孩子们的错。后来我慢慢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孩子因此起了逆反之心。在这种情况下,我做了深刻的总结,下面就我的总结谈谈我的看法。
一、要指出孩子所犯错误的性质,在指出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当着同学的面,一定要把孩子单独的叫出来。认真的细心的和蔼的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让孩子认识自己所犯的错。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的性质是什么。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足够耐心与爱心。同时,不要呵斥和用一些带有挖苦侮辱性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批评孩子,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他不一定知道该如何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老师就需要从根本上把问题剖析透彻。分析准确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目的,进行正确的指导。
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婉转的把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孩子,并进行正确的指导。
二、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举例把班级优秀的孩子的实例讲给孩子们听,这样孩子听到之后,也会以优秀的孩子做一个榜样进行学习。在批评集体的时候,不要指出个人,因为在集体犯错的同时,个人是无辜的,如果只点名儿批评几个个人,这样对他们的自尊心会有很大的刺痛,这样孩子也难免要产生一些抵触情绪,甚至是逆反。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的孩子,批评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恐怖的一件事,认为老师批评我了,我就是犯错啦,我就不是好孩子了,这样在学习上的自尊心和信心上也会受到一些打击。批评的同时一定少不了鼓励,因为孩子们需要鼓励。在孩子们犯错的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是有一种恐惧的感觉的。所以你就不要再过多的责怪孩子,因为事情即然发生了你有再多责怪孩子的语言也于事无补,只要让孩子亲自深刻的体会到他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到错误,还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咱们就以指导为主,千万不要责怪我们。
做教师的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个孩子,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用我们的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把孩子的内心的恐惧和他的抵触情绪化解掉,这样对我们以后教育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同时要树立些孩子做事的信心,判断能力的信心,以后犯错误会越来越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也难免要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将心比心。
批评是要有艺术性的,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的同时,在班级在集体也要开展自我批评的活动,这样同学们在自查自纠自己错误的同时也会锻炼孩子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对孩子将来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批评的目的不是羞辱孩子,也不是为了达到泄私愤的目的,而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将来杜绝孩子走很多弯路,这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有的心理素质,我们在有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孩子们犯错了,可能导致班级集体的荣誉受到损失,老师的脸面无光,这个时候应该把这些都放在一边,这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来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改了,能够彻底的认识到自己错误这是最大的收获,开展自我批评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在将来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分析问题来解决问题,就是培养孩子以后走向社会辨别是非处理问题的一个能力。
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从小培养。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对孩子来说是记忆深刻的。可能对孩子起到一个积极作用也可能对孩子起到一个消极作用,起到积极作用的时候它产生的能量是无限的,如果起了一个消极的作用,那么将对孩子的一生有一个不良的影响,可能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将来做什么事都会提不起精神,经常犯错,甚至导致脾气易怒。
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细心耐心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我们不愧为一个人民的教师,一个心灵的指导师,我们不断教授孩子们知识,更教授孩子们如何处理问题,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批评的过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能力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犯错的孩子,我们的批评。是对孩子的一个肯定和指导,并不是指责,所以我们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来达到更好的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能力的效果,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个初衷,也是我们的宗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