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软件新趋势 赋能行业新发展——2021中国软件产业年会圆满召开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赋能,行业,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05 16:33
新时期软件产业新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谢少锋司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潘锋副局长到会并作主旨发言,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出席开幕式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沈昌祥院士、郭桂蓉院士,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陈宇红、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董事长薛向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计算产品线邓泰华总裁、百度集团CTO王海峰、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等知名领军软件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廖湘科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开幕式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卫锋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谢少锋司长在致辞中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20]8号文)的起步之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动能,以产业数字化孕育新动力,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谢司长强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生态培育,把握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务实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关键基础软件,整合产业力量,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操作系统与芯片、数据库、中间件及各类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优化。着力突破CAD、CAE等工业软件,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先试先用推进产业突破,提升中高端软件供给能力。
二是培育产业发展动能。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新兴软件为牵引,加快发展平台软件,集中力量实现创新突破,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完善产业生态。引导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升综合性解决方案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的软件企业。积极培育开源社区,加快构建开源生态,持续丰富应用场景,吸引产业链各方共同参与、密切协作,合力构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软件生态。
四是强化软件价值。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重硬轻软”的惯性思维。尽快完善软件价值评估机制,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软件价值能够得到合理体现。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为鼓励软件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软件产业集聚提供保障。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新国发8号文件,编制并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十四五规划。加快中国软件名园创建步伐,引导产用协同,有力促进关键软件产品应用推广。加强软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推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培育各层次软件人才。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廖湘科院士为大会致辞,并发出“宣贯落实国家政策、完善行业自律体系、推动软件价值评估、提升企业交付能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做好国际发声渠道”七大倡议。
合力加速软件产业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潘锋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北京作为首都,在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担当着创新的引领者、产业的先行者。北京市正在加紧推进“两区”建设,与国际科创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联动发展,形成“叠加、倍增”效应,合力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双轮”发展。希望产业界同仁能够抓住北京“两区”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抓住副中心建设的契机,携手共创面向未来的首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进行大会主旨演讲《开源教育:产教融合新抓手》,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软件教育,尤其是结合开源这一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提出了由高校、产业部门、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共同构建开源平台+教育联盟,推动产教融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新模式,为构建我国开源人才培养生态和服务全球的中国开源群智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实现路径。
本次大会的高峰论坛共分为三个主题,分别为“前瞻重构 共治”、“赋能 变革 机遇”、“产业链 价值链 生态链”,共邀请到了12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大会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在以“聚焦软件项目管理”为主题的2021项目管理高峰论坛上,PMI高级副总裁Mark Lines先生通过网络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发表《寻找个性化的敏捷方法》的演讲,介绍了PMI如何推动敏捷项目管理的发展; PMI(中国)董事总经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永涛先生从国际视野及对我国产业现状的研究,阐述了软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项目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陈信祥博士为大会带来了《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项目管理》主题演讲,对组织如何应对复杂的项目组合,如何有效加快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精彩论述;麦嵩隆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桥辰生先生在大会上做了《PMO——引领项目取得成功》主题分享,并带来了诸多日本同行的实践经验; 成都服务外包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南先生也在大会上做了《软件项目的可视化管理与实践》主题分享,介绍了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改变和价值。嘉宾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项目管理为软件产业发展、数字化时代进步提供的创新环境与创新动力,为项目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圆桌对话以“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高校和知名企业专家就如何把握、用好政策红利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纷纷进言献策。
聚焦开源软件应用价值
本次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发布会、两场平行论坛等活动。
其中,“2021中国软件产业年会开源软件创新发展论坛”以探讨软件开源方向,深化开源软件应用价值为核心,邀请知名开源项目负责人共济一堂,交流如何更高更快更开放地推动开源项目发展。以更先进的开源协作创新模式,加入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杜玉杰发表《开放包容 和而不同》的演讲,通过开源演进的历史分析开源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间的关系,介绍不同开源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在国内外不同法律体系、产业发展阶段和机遇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独特之处。百度资深研发工程师郑旗进行《可信账本内核项目介绍》的演讲,阐述了区块链的核心特点及XuperChain的发展历程,XuperChain具有可扩展、高性能、易使用、多场景等特点,已经在电子签约、广告监播、电子处方流转、商圈积分兑换、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得到应用。
中科院软件所开源治理负责人罗未做了《OpenHarmony开源治理探索》的分享,梳理了OpenHarmony项目由开源捐赠到多个玩家共同组建开源工作组的过程,并介绍了OpenHarmony工作组的组成、职责及和Eclipse基金会合作的探索,让大家了解多个玩家如何共同治理开源项目。OpenEuler技术委员会委员马全一通过《openEuler— 从社区发展到商业闭环的实践》演讲,介绍了openEuler社区如何拓展种子用户、openEuler社区中个人开发者和商业开发者角色如何转变、openEuler将如何开源项目带入高校课堂以及不同开源模式间的比较,让大家了解开源社区的功能以及如何同商业进行闭环。
MindSpore运营总监胡晓曼做了《MindSpore开源元年回顾》,介绍如何将MindSpore开源项目在一年内从零打造为业界主流的人工智能框架,并通过MindSpore项目实践总结了开源运营的定义和核心内容。
最后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技术监督委员会主席堵俊平主持《开源项目发展经验与总结》的panel,对开源运营的价值、专职团队设立以及和商业的结合、海外开源项目的成功经验、社区开发和代码开发的关系等开源项目关键性问题做了讨论。在本次论坛的各个议题和圆桌中,各位嘉宾和与会者热烈参与讨论,为开源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使能软件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我国开启“十四五”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软件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将更加突显,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充分发挥软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推动数字化演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