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来最长的“五一”假期画上了句号,尽管不太 “圆”:全国共有1.15 亿人次出门“浪”,花了475.6 亿元; 四川共有688.96 万人次到景区耍, 门票花了 8556.40 万元——与往年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都是疫情惹的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人们是该好好思考,疫后的旅游该何去何从。
旅游最近10 年左右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旅游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所谓“旅”就是旅行、外出, “游”就是游览、观光、娱乐等。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指出,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后的结果,也是经济繁荣的标志。道理很简单:有钱有闲,才会去旅游。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旅行社的小旗翩翩起舞,导游小姐姐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这是经济好的表现;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经济不太妙的景象。
旅游包括的范围广,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还是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但旅游业具有派生性、依附性等特点,稳定性较差,脆弱而敏感。外部的丁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它波浪滔天。新冠肺炎疫情,就一度让旅游业休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憋了很久的人们要放松,压抑了很久的需求要释放,人们渴望那熟悉的烟火气和喧嚣味。这既是经济开始回暖的象征,更给人们增添信心。因此,各色人等迫不及待准备在“五一”期间大干一场,满脑子里都是报复性、爆发式、井喷等字眼,胃口早已被吊得老高。
但现实很残酷!旅游业不仅没有报复性增长,反而被以往的高增长所“报复”,元气远未恢复。四川游客总人数和景区门票收入只有去年“五一”期间的50.0% 和 45.9%。
实际上,旅游业的爆发式、报复性增长只会形成“三输”局面。从社会角度看,会加大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各类疫情的传播风险;从旅游供给角度看,会加剧 “淡季惨淡,旺季忙乱”式的错配和失衡;从旅游需求角度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式的旅游也会降低幸福体验。因此,后疫情时代,应做好四个统筹,使旅游需求堰塞湖细水长流、逐步释放,才能可持续发展。
统筹好集中假期和弹性作息。早在2015 年8 月,国务院就提出通过优化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等来激发旅游消费需求,遗憾的是这些鼓励措施基本沦为“纸上福利”。疫情期间的弹性工作制,以及部分地方出台的2.5 天休息制,就是落实福利的再试水。要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契机,统筹好集中和弹性假期,为旅游需求的释放提供便利。
统筹好供给与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不再是单纯的看风景式的“到此一游”。要围绕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旅游和休闲需求,建立有效的旅游供给体系,从以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康养游转变,大力解决旅游供需错配等问题。
统筹好出境游和国内游。出境游是客源国经济实力的表现,入境游(国内游) 则是对目的国文化的认同。
从经济角度看,提升国内游和入境游的吸引力更具战略意义。当前国际疫情蔓延,我们应借机提升国内旅游产品质量,促使出境游需求回流,实施诸如“国民旅游振兴计划”“旅游下乡”等政策,促进国内游的发展。统筹好近郊游与远程游。旅游需要空间流动,而疫情防控需要减少流动。这就需要在距离上进行统筹兼顾,在远程游受限的当下,周末近郊游已经成为都市上班族假日里首选的放松方式。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等低密度生态旅游方式,不仅可以减少风险,还可助力乡村振兴。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非爆发不扎堆、低密度个性游、无预约不旅游才是后疫情时代旅游的正确姿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