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机推动社会改革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相机,社会,改革
  • 发布时间:2021-05-17 13:29

  对刘易斯·海因而言,相机既是拍摄工具,也是社会改革的工具。他一生拍摄了数千万张反映底层劳动者形象的照片,其中展现了童工们在艰苦和危险条件下的生存状况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最终促使美国废除了童工制度。

  1874年,海因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18岁时父亲意外身亡,他开始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赚钱。他曾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社会学,同时在纽约市道德文化学校当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摄影作为教育媒介。在进行社会调查当中,海因便用相机记录下社会当中的种种黑暗和不公正。

  1908年,海因成为美国童工委员会的专业摄影师。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他拍摄了很多有关童工艰苦生活的照片,并以此支援美国童工委员会向政府申诉童工的问题。当时美国资本家为了追求廉价劳动力大量雇佣童工以降低劳动成本,而作为摄影师,他在拍摄时经常会受到工厂保安和工头的暴力甚至死亡威胁。为了躲避工头和警卫干涉,海因只好乔装成卖圣经、卖卡片的小贩,甚至是冒充工业摄影者“混”进工厂。实在无法进入工厂时,他就在这些“血汗工厂”外,拍摄童工出入工厂的情况。1909年,海因出版了第一部反映童工生活的摄影画册,其中的照片展现了童工们在艰苦和危险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最终促使美国国会颁布《童工法》,废除了童工制度。

  1920至1930年间,他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工作写照系列”,收录了很多平常工人工作时的照片,赞扬他们对现代工业的贡献。他的另一个非常知名的摄影项目,就是记录了帝国大厦的建造。在这个系列的拍摄中,他和工人们一起奋战在高空危险的作业环境中。为了获取最佳的拍摄角度,当时已经56岁的海因,为此不惜站在危险位置,为建造帝国大厦的工人拍照。

  1936年,海因一直希望加入农场安全管理局的摄影项目,尽管多次写信,但却始终被拒绝,没有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1940年,他在贫困中去世。海因去世后,他的儿子将照片和底片捐赠给了摄影联盟(该组织1951年停止运营)。目前,美国国家档案局收藏了大约2000张海因的作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