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相机在迭代中丢失了灵魂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相机,灵魂,像素
  • 发布时间:2021-05-17 13:33

  2011年,单反相机仍是主流选项,影友们相信更大体积更大重量的设备才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性能。就在这样的风潮背景下,富士却推出了一款紧凑便携的不可换镜头无反X100,它采用复古旁轴造型,拥有1230万像素,独特的光电混合取景器和高品质的23mmF2镜头。现在广受好评的X100V,正是它10年后的第5代产品。

  那个年代无反相机的技术发展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但这并不影响X100在当年就凭借优秀的便携性、操控性和外观,俘获了大量粉丝。连据称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的安妮·莱博维茨也把X100作为便携设备带在身边。后来的这些年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X100也在持续不断地进化迭代。更重要的是,X100 身上那些最初就令人疯狂和迷恋的特质,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相比其他一些在循例更新过程中逐渐舍弃了个性的产品,X100及其爱好者们是幸运的。

  时隔两年之后,X100系列的第二代产品X100S诞生了。如果说X100是序曲,是小众圈层内玩味的珍藏,那么X100S则是真正将知名度打响的出圈顶流。X100S使用富士自研X-Trans CMOS II传感器,取消了低通滤镜结构,带来优秀的分辨率。纯净的信号来自每个方面都最优化的处理器电路,强大的EXR II处理器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图像。得益于全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X100S的自动对焦性能和响应速度均得到巨大提升。高速连拍速度达6.0帧/秒,并带有高性能模式,X100S成为主流单反之外的另一种选择。X100S电子取景器从144万像素提升至236万像素,提供更高清更低延迟的显示效果,通过取景器凝视是一种难以置信的乐趣,光学和电子取景器的出色结合,扩大了创作自由度以及挑战拍摄环境的快感。

  2014年年末,X100系列的第三代X100T正式发布。X100T虽然沿用了前代机型的X-Trans CMOS II传感器和EXR II处理器,但在按键布局、取景器和部分关键参数上又有了显著的提升。X100T搭载全新研发的混合取景器,实现了光学取景器的专业手动对焦,摄影师只需转动对焦环将EVF区域中的拍摄对象清晰对焦,就像使用测距仪对焦一样。此外,还可以选择峰值对焦和数码裂像屏,并更改对焦区域的放大倍率。X100T还可以实时校正视差,无需在对焦后重新构图,X100T还在按键拨盘的功能和布局上进行了显著的改进。X100T 新增了胶片模拟模式“Classic Chrome 经典正片”,复刻胶片风格的经典色彩。有了这些丰富而强大的提升之后,X100T 即使放在今天看也毫不逊色。

  X-Trans CMOS III传感器与全新的X Processor Pro图像处理器是给予X100系列爱好者们最好的礼物,X100F预示着富士胶片对于摄影的无限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谓匠心,即打造一个让摄影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能个性化、轻松地去操控构图和创作的操作系统。2430万像素传感器在提升像素的同时有效控制噪点,使标准感光度范围达到了ISO12800,这在前代的型号里都属于是扩展感光度范围。此外,相位检测区域也扩展至更大面积,从而使相机能够实现比前代机型都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准度。X100F使用新开发的X-Processor Pro作为其图像处理引擎,其处理速度大约是前代型号的4倍。它可以发挥出X-Trans CMOS III传感器的优异性能,缩短了响应时间,开机时间也降低至0.5秒。相位检测AF是X100F的一大特点,其在传感器上加入了相位检测像素。和前代型号相比,传感器上的相位检测区域增加了大约230%。该相机在快速高精准度对焦时可使用91对焦点AF算法本身也得到了改进,从而确保甚至在阴天低对比度场景这样的困难环境中也能实现精准对焦。X100F的镜头内置ND滤镜,该功能在高亮光下采用光圈全开模式拍摄时非常实用。X100F几乎已经成为每个人文摄影爱好者的标准选择。

  经过十年的革新,最新的X100V已融合了富士无反系列的一线核心配置,搭载与X-Pro3、X-T4等旗舰相同的 X-Trans CMOS 4传感器和X-Processor 4处理器,画质、对焦、连拍等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5EV 的弱光自动对焦性能,让X100V在夜晚的街头仍然可以自由创作。11张/秒的机械快门连拍速度,新增人眼/脸部AF检测功能,X100V想你所想,在巴掌大的机身里置入了最前沿的相机技术精华。外形也做到了与时俱进,今天的X100V更加硬朗、棱角分明,也取消了D-Pad十字按键,毕竟有了触摸屏和八向摇杆之后十字按键确实也没有必要了。Classic Neg. 经典负片模式(X-Pro3同款)的出现把X100V的人文气息推到了顶峰。胶片模拟模式配合高光阴影色调等多种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充分个性化的预设风格,无需再导入电脑批量调整。后期前置的设计极大提高了出片效率。当然这也得益于新处理器的运算能力,放在十年前这是无法想象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