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十四五”規劃澳門怎麼走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十四五”,澳門,規劃
  • 发布时间:2021-05-18 10:43

  2021 年,是本澳的大事之年,如何擺脫新冠疫情之憂,恢復振興澳門經濟;如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盡快制定並啟動第二個五年規劃;如何貫徹“愛國者治澳”方針,確保完成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可以說,這其中的每一件事都事關本澳的前途命運。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一年多,從全球防控形勢看,除澳門與國內防控總體情況穩定之外,國外尤其是一些發達和發展中大國,即便是疫苗開打也沒能阻止各種變異病毒的橫行與肆虐,疫情呈現不容樂觀,且加劇蔓延之勢。國外疫情形勢的複雜多變,只能讓本澳將恢復旅遊的著力點及希望,繼續瞄準和放在國內這一傳統遊客大市場的互動挖掘上,冀隨著兩地疫苗的普及,疫苗注射的互認、核酸審核的簡化、電子簽注的恢復、旅遊團的放開、本澳旅遊的大力度對外宣傳推廣及旅遊內循環的拉動,給久旱的澳門帶來雨露的滋潤。

  三月份結束的全國兩會,公佈和通過了國家“十四五”規劃及 2035 年遠景目標規劃,給包括澳門、香港在內的全國各省市區制定出臺各自銜接性的地方五年規劃及長遠目標規劃指明了大方向。從今年算起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個五年規劃,據稱正在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澳門的定位和要求,還在緊張醞釀起草之中。4 月13 日,特首賀一誠在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時透露,本澳第一個五年規劃主要是指標性內容,本次制定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將不請外援,完全由本澳團隊自行謀劃制定,且明確表示必須是本屆政府能實際完成達到之具體事項和目標任務。

  由此可看出,本屆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更加崇尚理性務實之風,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引領特區政府努力做出實事,完成些切實可行的任務,以經得起社會的檢驗和市民的關注。這種不以追求光鮮亮麗、貪大求全的執政行事作風和態度,值得我們肯定和期待。

  歷史已告誡人們,講大話、說空話、放空炮,糊弄的是百姓,喪失的是信任,打臉的是自己!

  本屆特區政府一上任,就遭遇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謂是一場毫無先兆可言的歷史性大考,大考面前,以賀一誠為首的特區政府的果斷決策、沉著應對、有條不紊的工作,出人預料地給出了全澳近400 天以上無本土感染病例、無死亡病例的優異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突發逆境下的優秀表現,令本屆特區政府獲得了上到中央政府,下到本澳市民的一致肯定。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只能代表過去和現在,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開啟的特區第二個五年規劃之路,是本澳面對回歸22 年來從未有過的經濟斷崖式下滑的現實境況,管控好疫情、照顧好民生、維護好穩定、恢復起經濟、解決財政赤字、引領可持續發展……這些都將進一步檢驗和考核本屆特區政府在特殊時期、關鍵階段的綜合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將其過程形容成是一場應對危機扭轉澳門乾坤的艱難歷程毫不為過。

  遇困難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出動力。本屆澳門特區政府就任兩個月就遭遇百年不遇之大疫情,經濟一落千丈,可謂是困難前所未有。而此次困難給本澳所帶來的中小企業困境、失業問題、民生處境,也是這20 年來所沒有的。澳門特區政府靈活掌控財政儲備,連續兩年連續提前發放現金分享、推出三次消費卡發放補貼計劃、減免企業和市民稅費、水電等費用,推行帶津培訓等計劃,全澳市民上下一心齊心抗疫、共克時艱,取得社會總體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經濟逐步恢復的良好勢頭。但產業單一、遊客量不足、企業運營依然困難,財政入不敷出的現實壓力持續長達一年多,且一時難以扭轉。這一情況下,特區政府必須永擔責任,團結帶領全澳市民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變壓力為動力,在危機中尋商機,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第二個五年規劃如果剔除前幾個月制定期,剩餘執行的時間也就四年多,時間不等人,本澳政府要增強緊迫感,盡快拿出一份切合澳門自身實際,且具時代性、創新性、可操作性的第二個五年規劃,肩負起全澳市民和中央人民政府賦予的歷史重任,力爭讓澳門踏上國家“十四五”的發展快車,共同向現代化社會努力奔跑。

  本期“焦點直擊”專題,我們特邀本澳及廣東省相關專家,就澳門如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制定第二個五年規劃,發表看法和意見,與政府及相關部門開展溝通與交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