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游历在诗行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敬亭山,五言绝句,诗行
  • 发布时间:2021-05-25 10:27

  “不爱说话”的敬亭山

  李白早年立志壮游天下,充实阅历,报效国家。然而事不遂愿,艰难曲折的仕途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更乐于纵情山水之间,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李白晚年时曾登上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

  众鸟在寥廓的高空翱翔,最终消失在天际,仅留一片孤独的白云在茫茫长空中渐渐消散。面对孤寂的苍穹,诗人心中顿时生出一缕愁思。鸟群飞远,云起云落,前半生林林总总的过往无法言说,唯有默默无言的敬亭山陪伴着自己。在诗人看来,敬亭山像是一位不爱说话的好友,耐心地倾听着他诉说心事。

  乐不思“蜀”的他

  李白自二十五岁出蜀,一生中曾去过两百多个州县,攀登过八十多座名山,东至齐鲁,西至玉门关,北至幽州,南至苍梧。李白曾在诗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翻越峰峦雄伟、云遮雾罩的庐山,李白写下“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在洞庭湖上泛舟饮酒,醉意中他吟出“刬(chǎn)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游览杭州天竺寺,他寻见了静穆的美——“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在南阳白水的山林溪涧中穿行,他饶有兴致地忆起“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瞧,这位大诗人无论走到哪儿,都要留下或长或短的诗句作为纪念。

  唐朝人这样“出远门”

  或许大家会问,李白去过的地方比现代人都多,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交通不便的唐朝,往返两地之间常需要穿山越岭,想要凭两条腿游遍中国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走水路成为唐朝人长途出行的首选。

  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隋炀帝曾命人造出了一艘“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的龙舟。舟体共四层,仅中间两层就有一百六十个房间。隋炀帝曾乘着这艘龙舟三下江都巡游,气势非凡。到了唐朝,造船水平更加高超,小到在内河航行的平底船,大到可载六七百人的海船都不在话下。李白当年为好友孟浩然送行时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记载的正是孟浩然走长江水路前往广陵的情景。

  水路虽然便捷,但旅人总有坐船到不了的地方,这时旅行者们最青睐的交通工具——毛驴登场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了解到,唐朝的布衣百姓是没有资格骑马的,甚至举人和尚未做官的进士都没有骑马的资格。只有在朝廷拥有一定官职的人才能领到骑马的“驾照”。名气大如杜甫,也只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毛驴性情温驯,售价低廉,因此成了大众旅游的必备之选。

  有时间、有精力遍览美景,又能将不竭的诗兴化为千古名篇,只有李白这些才华横溢的奇才才能做到。回想当年,不再年轻的李白独坐敬亭山磐石之上,凝望着眼前空旷无垠的碧空,或许会怀念自己年少轻狂、豪游四方的热血与雄心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