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尚青”打造在地指标品牌
「有青才敢大声」,二十年前摇滚歌手伍佰手持电吉他拍广告,以充满爆发力的快节奏音乐,搭配金黄色台啤冒出纯白泡沫的画面,令人热血沸腾,是消费者眼中的台啤经典广告之冠。这支广告不仅抓住年轻消费族群的注意力,成功扭转台啤老化的品牌形象,最重要的是凸显了品牌特色「新鲜」,新鲜是啤酒美味的精髓,也是台啤的最大优势。
「尚青」意指最棒、最对味、最新鲜,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彦哲指出,台啤身为深耕在地的品牌,大量采用包括蓬莱米、水果、茶叶……等台湾农产原料进行在地化生产,才能产出最新鲜的风味啤酒,加上前身为国营事业,也是台湾人从小看到大的老品牌,深获国人信赖支持,是台啤屹立不摇的最大关键。
董事长认为,早期台湾人崇洋媚外,「在地」并非讨喜的元素,这几年人们慢慢发觉到在地才是我们的根,「越在地越国际」成为主流特色,台啤产品拥有良好质量,但也要强调「在地价值」,确实与台湾这块土地做连结,以长期培养的感情让消费者认同台啤形象,强化品牌力进而带动消费力,让大家觉得台湾拥有台啤这个品牌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市场考验一波波 台啤转守为攻
在地老品牌面临的第一波冲击,是1987年政府开放洋烟酒进口,打破烟酒公卖局独大垄断的模式,市场自此进入百家争鸣的高度竞争状态。 1995年开放进口啤酒后,台湾麒麟找来导演吴念真,为日本进口的「一番榨啤酒」拍摄「乎干啦」广告,搭配旋律琅琅上口的「流浪到淡水」歌曲,一举冲高麒麟啤酒的知名度与销售量,台湾啤酒市占率顿时从九成下滑至七成,台啤痛定思痛,开始思考产品定位与广告营销的重要性,决定拍摄形象广告反攻市场。
靠着成功的广告衬托产品优势,台啤好不容易挽回八成市占率,但在2002年台湾加入WTO后,台啤遭遇成立以来最大的困境,当时政府决议废除烟酒专卖制度,竞争品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销售量再度下跌,同年烟酒公卖局也改制为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内外皆面临全新挑战,逼得台啤不得不重新检讨,正视品牌的未来发展,当时的台啤品牌形象老旧、产品特色不鲜明、员工年龄层老化,每一项都是棘手难题。
尽管有许多问题待克服,台啤仍大刀阔斧推出多项商品转型项目,以最早期的经典台湾啤酒为基础,陆续研发金牌台湾啤酒、水果风味啤酒、爽啤及结合台湾茶的深叶啤酒,甚至跨足小众的精酿啤酒市场,推出多元化商品,就是希望能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董事长坦言:「大卖场看到的啤酒不下百种,如何让大家选择台啤,需要高技术的操作方式。」转型过程中难免有成效不佳、经不起市场考验的产品,检讨之后就要退场,实时设下停损点才能避免损失扩大。
固本创新 百年风味再进化
董事长认真地说:「台啤目前市占率大约是60%,以在地品牌而言稍嫌不足,可以再提高。」他指出台啤的原料配比及生产流程,一向遵循优良的传统制造方式,也随着台湾人口味的改变推陈出新,这种掌握原有消费族群,跟随市场脉动调整经营模式的「固本创新」作法,就是台啤转型的致胜秘诀。
董事长以台啤代表之作「经典台湾啤酒」为例,它拥有许多从年轻喝到中老年的死忠爱好者,经典台啤必须保留原有风味才能巩固这些族群。但在风味不变的前提下,依旧可以从包装玩出新花样,2015 年台啤特别为经典台啤打造新包装,以金属消光水波纹塑造「复古时尚」的氛围,加上周边文创商品,成功带起话题与销量。
若说经典台湾啤酒是「固本」,2003年推出的「金牌台湾啤酒」就是「创新」的最佳案例,以清新爽口,香醇不苦涩的风味席卷市场,创下连续十六年销售成长的纪录。2012年台啤推出「在地鲜酿系列」,将葡萄、芒果、菠萝等水果加入啤酒,香甜滋味吸引不少女性及年轻族群,开拓不同以往的消费市场,此系列该年销售突破390万打,创下10.15 亿销售额,成效十分惊人。
创新不仅应用在产品,也反映在媒体营销上,董事长指出结合阿萨姆红茶的深叶啤酒广告不在电视上播,只透过网络放送,竟然也创造不错的销量,证明多元化的「创新」策略的确为老品牌走出一条活路。
平价亲民 多管齐下控成本
实惠的价格也是台啤吸引众多爱好者的原因之一,身为在地品牌,没有关税限制与进口货运费用的包袱,更可以从价格上回馈消费者。台啤除了采用在地原料来降低生产成本,在制造过程中积极规划质量管理及资源管理,也是成本管控的关键。
台湾烟酒公司全台共有四座啤酒厂,全面采用生产包装线自动化及多入装机台,藉由生产制程排程优化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员工加班需求,充分善用人力成本,将资源分派于最适当的位置,同时透过「师徒制」发展团队,快速培养新进员工的技能,藉由逐步完善持续精进生产效能。
董事长表示,另一项管控成本的重点在于针对市场需求推出新品,台啤的研发与生产力都很强,足以制造出各种商品,但每款产品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营收才会有收益,推出商品前绝对要从长计议。董事长说:「以前是酿完酒完成工作,但我认为卖得好才是完成工作,这是台啤现今的经营重点。」
稳扎稳打 放眼国际慢慢来
身为台湾啤酒领导品牌,台啤近年开始跨足国际市场,与美国、中国、东南亚地区的经销商合作,但因为知名度不够高,目前都是在华人较多的区域进行少量贩卖,慢慢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印象,才有立足点与在地啤酒品牌竞争。
董事长说:「啤酒具有『在地生产』特性,做国内市场与做国际市场成本差异大,后者的目标就是要有盈余,所以不能削价竞争,这对台啤来说挑战更为艰巨。」要克服「新鲜度」与「高成本」两大难题,台啤正在思考仿效其他国际啤酒大厂,与东南亚啤酒厂合作代工销售,适时适地在地化调整,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冲击。
进军国际市场,稳扎稳打不躁进,就是台啤秉持的经营策略,要将这一股坚持尚青的台湾味,一步一脚印推向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