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十四五”的战略抉择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业,战略抉择,“十四五”
  • 发布时间:2021-07-26 10:04

  就其本性而言,会展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它为对象产业提供服务的成效高下。因此,对会展业的评价标准,首先是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编制会展业规划,基本原则是要求会展业面向服务对象、尊重对象特点、服从对象规律,根据对象需要提供针对性服务。无论会展项目、市场主体、基础设施,还是政策扶持、营商环境、数字融合,一切以服务对象为转移。实际上,政治局会议强调的“两个保障”、国务院15号文件为人熟知的“四化方向”,在根本上都要求会展业以自身创新服务三次产业和城市发展创新。这是我们在与义乌市场委共同从事义乌会展业“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过程中,历经深入调研、反复探讨得出的理性认识。这一认识,反过来又指导并深化着我们的规划研究。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因其全球资源配置、创新创意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对外开放枢纽功能,成为现代市场体系的最活跃平台,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工具。作为工具和平台,义乌会展业“十四五”规划,需要聚焦世界“小商品之都”城市发展总目标,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引领数字化潮流,紧紧抓住会展项目体系创新这一关键,以创新服务创新,发力小商品转型升级、新动能快速成长、大市场内外融合、都市化功能飞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创新发展,在义乌的发展中发展自己,分阶段建成世界会展特色城市和全国会展特色龙头。

  为此,规划研究客观总结了义乌会展业“十三五”期间的成就和不足,围绕义乌市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总目标,明确分阶段建成世界会展特色城市和全国会展特色龙头的发展定位,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原则、核心目标和主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义乌会展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特别是依托独特的市场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坚持“展场联动”,导致“四化两力”不断增强,世界会展特色城市地位稳固上升,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百强。主要表现为,义博会、文旅会、森博会等国字头展会持续发力,装博会、进口商品博览会、电商博览会、框业展、文具展、美博会等品牌专业展海内外扬名。特色化专业展项目逐年增长,新增22家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来义办展或参与主办,新增经贸类展览46个。

  为“义乌购”开拓创新,形成了“展览+会议”的品牌化发展格局。以义博会为龙头,用“义乌货”支撑“义新欧”,探索“一带一路”合作,发力健康丝路、绿色丝路、数字丝路。成功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代表来义参会,扩大了义乌市场、义乌展会、义乌商品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知名度。办展环境持续优化,制度体系渐臻完善。各类展会年均吸引客商200万人次,为服务业贡献增加值超过30亿元,带动不含贸易在内的其他产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规划定位来自对客观形势的科学分析。面对国际政经新环境、国内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期间义乌要建成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和窗口城市。这就要求会展业高质量服务于小商品转型升级、新动能快速成长、大市场内外融合、都市化服务攻坚,主动融入发展主流,以会展业创新向所在城市要支持、要作为、要资源、要地位,扩大对外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招商引资和都市化进程。

  当然,义乌城市发展的新定位,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矛盾一,高质量发展面对小商品附加值不足,对义乌会展业服务世界“小商品之都”,促进小商品材料、技术、设计、品牌、市场转型升级提出了创新要求。矛盾二,开放型经济面对新动能开发配套不足,对义乌会展业服务信息光电、绿色动力、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开发配套提出了创新要求。矛盾三,大市场内外融合面对内容结构方式不足,对义乌会展业助力“两市融合、两小服务”1,“三口三贸”2并举,展会引领+市场采购+电子商务模式提出创新要求。矛盾四,都市化发展目标面对县域格局突破不足,对义乌会展业拉动交通运输、物流快递、电力通讯、金融保险、设计搭建、广告公关、海关检验、安保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助力义乌都市化进程提出了创新要求。

  新问题表现为义乌会展业实际发挥的作用与义乌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之间存在差距。根源在于会展服务创新不足,特别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意识不强,主流担当主动服务不够,同时机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具体问题有,场馆设施现代化、规模化创新有待完善,展会项目精准化、系列化创新有待突破,市场主体专业化、品牌化创新有待提升,会展服务数字化、人文化创新有待加强。

  为了针对性化解矛盾与问题,规划研究提出了对会展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即在“八八战略”3统领下,抓牢城市定位,坚持“展场联动”4,发挥会展业创新驱动、创新引领作用,服务义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发展,做实大循环双循环的中心节点与战略链接,大力提升义乌会展业的主流引领力、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义乌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产业创新新引擎、转型升级新支点、区域协同发展新平台,助力高质量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原则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品牌化追求,坚持专业化导向,坚持国际化提升,坚持数字化赋能,坚持生态化办展。

  义乌会展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配套完善、功能完备、业态均衡、特色鲜明的会展业发展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会展业创新创意策源、资源市场优化、产业先导引领、开放枢纽平台作用凸显,初步建成“世界会展特色城市”和“中国会展特色龙头”。

  规划研究在全面对标世界会展特色城市,深入探讨事关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项目优化等八个专题调研报告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义乌会展业的创新引领龙头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服务义乌新一轮创新发展的五大创新举措,即: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高水平项目体系、打造高能级市场主体、谋划高标准基础设施、创新高效能服务模式,着力提高义乌会展业的资源配置、创新集聚、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功能,奋力担当义乌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五大举措的重点,是构建高水平项目体系,助推现有项目提质增效,策划开发新项目新题材新主题,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优质项目,进而以品牌项目为平台,服务高质量发展,引领小商品产业创新突破转型升级,带动小商品产业群由劳动密集走向知识密集、由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业态新产品,发挥会展平台招商引资、招商引智、资源要素全球集聚优化配置功能;推进市场创新发展结构优化,助力“两市融合”“双循环互动”,推动“三口三贸”结构转型,服务全球小商品业和中小企业;推动都市化创新,提升服务能级,完善全球化交往,巩固发展都市化义乌新形象。

  义乌会展业拥有底蕴深厚的先发优势、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特色鲜明的创新优势。“十四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必要在明确主攻方向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发展战略、项目体系、基础设施、市场主体和服务模式等多方面发起轮番攻势,在推动义乌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乃至数字化、生态化发展过程中,以创新服务创新,为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持续提供创新驱动的不竭动能。

  (注:本文基于上海会展研究院与义乌市市场委共同从事的义乌市会展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在此,对两个单位相关人员的宝贵贡献谨致深切谢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