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圈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策略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公共服务设施,邻里中心,布局优化
  • 发布时间:2021-09-22 12:3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居民逐渐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国内的规划普遍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规划与配置,以刚性指标规定各社区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其中以规划人口规模为底线的“千人指标”,满足不了居民实际需求,因各社区情况不同造成了空间单一、资源分散、设施不足、活力丧失、交通堵塞等问题。

  近几年生活圈理念的引入,则注重以人为本的居住社区布局与设计,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目前已经有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提出社区生活圈为主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基于生活圈理论提升和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现阶段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设计也因此发生了转变,逐步考虑到城镇社区居民的多元化与差异性,根据居民的日常行为特征和活动时间范围,确保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高效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1生活圈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1.1生活圈概念

  生活圈最早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日本政府提出了“广域生活圈”概念,将生活圈从城市尺度深入到社区尺度,以居民活动规律为依据形成“定居构想”的发展模式,并成为日本规划管理和建设的基本空间单元。受日本影响,韩国也将生活圈作为住区空间分级与界定的重要依据[1]。近年来生活圈也引起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上海、济南部分城市已经逐渐推出了生活圈的相关政策与导则。

  生活圈的构成基础是个体居民与空间设施在时间、空间上互动形成的活动模式[2]。生活圈其实就是依据居民的出行时间范围和日常行为特征,以居民作为被服务的出发点,从时间范围上划分层级,从需求程度上赋予各层级设施功能,使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在集中共享与均好分布的两种布局模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将资源合理、高效、适宜地匹配居民心理行为需求的一种方法与策略。

  1.2生活圈的划分原则

  2018年12月开始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将居住区划分为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作为居住空间组织的核心理念[3],并且也明确了各级社区生活圈空间单元的定义,从概念上界定了社区生活圈空间单元的边界和规模等地理空间特征,但并未涉及各级生活圈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布局形态的方法。

  2.我国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发展历程

  2.1早期散点状分布

  2.1.1相关背景

  我国早期相对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并不高,住宅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体系尚未成型,直接参照苏联的《城市规划和修建规范》,实施时根据地方具体情况略做调整[4]。而后也依据国情规定了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但设施种类相对单一且都未做出合理量化的标准。

  2.1.2集市型点状布局

  早期公共服务设施多沿着少有的几条主要交通道路布置,周边相对零散布置临街商业。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布局在一定区域内分布极为分散,小型便民设施多以这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周边散落分布,且各大型服务设施之间距离相隔较远,往返通勤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城市内犹如一个个集市一般散落分布,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居民日常多种需求。

  2.2传统型沿街底商

  2.2.1相关背景

  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发展,各地市政府开始关注城市住宅建设,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6.7m2上升到18.7m2,几乎翻了三倍。建设部于1993年详细地规范了公共服务设施种类8大类72子项,将城市居住区分为了三类居住区、小区和组团三级,对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张也提出了千人指标控制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匹配的数量。

  2.2.2沿街分散式布局

  为了快速地满足各居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多以裙房的形式散落分布在住宅社区沿街面,数量和种类上多且繁杂,而这便形成了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传统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下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品质不高,造成了严重的空间浪费与交通拥堵。

  2.3社区型邻里中心

  2.3.1相关背景

  城市建设逐渐进入了高潮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99年的人均住宅面积19.4m2到2016年40.8m2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大量大型住宅小区建设,比如北京的方庄、亦庄、回龙观小区等,千人指标刚性的定量与弹性的缺失逐渐无法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问题。国内便开始邻里中心建设实践,在苏州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建设了二十几个邻里中心,而且运营得都很成功[5]。

  2.3.2复合集中式布局

  邻里中心,又可称为“街坊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概念,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中心[6]。邻里中心按照服务半径划分等级,独立用地并采用单体式或围合式与广场绿地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提升了使用效率。部分邻里中心在建设的时候与行政管理体制结合得并不好,未考虑到实际街道行政管理范围。其次邻里中心大多以商业为主导,存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公共交往空间不足体验感较差的情况。

  2.4生活圈布局模式

  2.4.1相关背景

  城市的扩建逐渐开始趋于饱和状态,住宅居民对现有的生活结构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网络与物流交通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结构,对住宅社区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居民产生对于高效率品质生活的向往。2016年上海最先开始了15分钟生活圈的实行,对于居住、就业、出行、服务、休闲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准则与建设导引。而后济南、武汉等地相继也逐渐开始实施并且探索适合我国社区相适应的生活圈模式。

  2.4.2统筹分类均好布局

  生活圈的布局模式建立在邻里中心的概念基础上,却充分考虑住宅社区居民的个体差异性与实际出行时间,并以街道界限,行政管理区域为基本单位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不同层级生活圈进行分类,相互之间关联和协同的设施集中布局,相互之间功能独立或影响的设施分散布局。布局上尽量保证15分钟生活圈内的邻里中心相对集中布置,保证居民15分钟之内可以快速到达,对于5~10分钟内的街坊级生活圈内设施尽量均好分散布置,保证各设施互不影响,满足居民便利的日常需求。

  3生活圈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策略

  3.1层级划分,按需配置

  现有住宅社区应根据街道行政管理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15分钟(800~1000m)、10分钟(500m)、5分钟(200~300m)生活圈,并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按需进行配置。布局上应尽量满足5~10分钟生活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散的布局一些居民实际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符合原有的生活习惯,提升居民日常的便利度。15分钟的生活圈则应该相对集中地布置相关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依据实际行为需求控制其邻里中心合理的使用面积,整体上满足大层级集中布,小层级分散排。

  3.2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各生活圈之间因为实际居民、社区类型、住宅种类、周边用地不同,所以相互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性。而以往的等量配比关系和均等布局模式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因而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排布上应满足以下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分区建设

  现有社区在建设时间上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于现阶段的社区分为三大类进行布局优化策略。老旧住宅社区多为设施点状分布与传统底商布局,故布局模式上应根据现有居民需求采用小范围微更新,补足缺失设施,在原有基础上尽量均好排布,提升便利度。更新改造社区多为传统沿街布局与集中式邻里中心,布局上应腾退部分底商,增强原有邻里中心功能,将更多公共空间还给居民。新建住宅社区应按照生活圈模式,注重分级建设邻里中心,整体集中布局,小范围分散布局。

  (2)差异分配突出特性

  可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实际需求,综合人群特点、社区类型、周边用地三方面,突出生活圈的特性,形成不同主题类型的生活圈。比如对于以老年人为主的老旧社区的慢生活圈,布局上应多以医养设施、文体设施、市政服务设施为主,辅以其余设施,加强绿地景观比例与适老性空间改造。

  (3)弹性空间配置设施

  生活圈内部居民需求都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布局上应与之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设置弹性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可随时根据需求变化调整设施的类型,布局上应该相对集中布置在邻里中心便于管理与调整。户外也应该保留足够的弹性空间(大型车位与广场),为以后可能出现的便民可移动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场所。

  3.3集约设计,景观共享

  沿街底商给居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居民日常的生活习惯,而过度商业化与单一功能使得邻里中心存在大面积的浪费。结合生活圈理论调整布局与功能对于提升居民整体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1)功能复合资源集中

  对于15分钟生活圈的邻里中心来说,布局上应当尽量独立用地,位于生活圈内部中心的位置以便于到达。相互关联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置,并且依据生活圈内主题合理配比商业来更好地满足居民。功能上集约设计,为居民留出更多可以自由交往的空间,不仅可以提升品质,也可以增强社区活力。

  对于5~10分钟的生活圈来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保持原有传统底商嵌入式的模式,并退让道路留出合适的绿化与驻留空间。复合功能使其多样化,比如社区便利店与快递接收点相互结合,兼顾社区办公与文化体活动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功能上相互独立,品质提升,又可以便捷地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景观共享空间退让

  现阶段生活圈模式下更加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呈现公共服务设施隐形形态,形成新的景观同时也提升了品质。社区公园绿地布局应根据生活圈主题合理布置内部活动空间的形式,辅以相关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丰富度。

  3.4阡陌纵横,便携交通

  生活圈的规划与设计是建立在便捷交通下的一种模式,便捷交通包括步行、骑行和各种代步工具下的慢性系统。应依据生活圈不同等级的布局模式设置多层次的交通,各生活圈之间应该由便利的公共交通站点连接,方便居民在各类生活圈之间相互联系;各生活圈内部应合理地在邻里中心周围布局公共交通停靠区域(包括共享单车、社区公交等),并在各邻里中心之间设置直通车道;小层级的生活圈多以步行为主,加密道路路网,便捷通往各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应尽量开发屋顶与地下空间,释放地面空间以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结语

  生活圈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我国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演变历程与相关背景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的布局特点与利弊;随后以生活圈视角结合我国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布局优化策略。但目前只是根据相关文献提出了基于理论层面的改善意见,每个生活圈内还需要具体实施与社区居民共同实践,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协调,逐步改进形成完善量化的措施与系统,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仍有改进之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